关于北京市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76 浏览:106994

摘 要 :将公费医疗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是公费医疗改革的信号,也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迈出的关键一步.近年来,北京市公费医疗制度开始实行改革,公职人员也像普通职工一样,缴纳医保费,持社保卡就医.这一举措,将使公费医疗制度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接轨.虽然北京市公费医疗试点步伐晚于全国,但北京市的公费医疗制度并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将会成为消除中国公费医疗改革的最后“堡垒”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关 键 词 :公费医疗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必然性 改革

北京市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发布,2012年1月1日起,北京市级公费医疗人员全部并入职工医保,公费医疗待遇相应取消.这一政策涉及市属公务员、事业单位、公立医院、高校教职工22万人.2009年5月,北京市平谷区启动财政拨款单位进行公费医疗并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试点.此项改革在首都启动,标志着国家决策层开始考虑将公费医疗制度改革进一步全面推进的决心.

一、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一)过渡到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公费医疗制度是对国家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保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国家公职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一些经费不足的基层单位可能存在财政困难,这是公费医疗制度所面临的一大局限性.

要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人员的医疗待遇得到必要的保证,公费医疗就需要采取社会保险的形式,通过筹集医疗保险基金来实现社会化管理.

(二)整合“碎片化”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取消“双轨制”

公费医疗制度是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而实行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自1952年开始,政务院,国家卫生、财政等先后颁布一系列政策,规定,公费医疗制度在全国建立并不断完善.

公费医疗制度除了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局限性外,在怎么写作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目前,公费医疗只能到指定的一两家医院看,看病难问题突出;保险审批周期长,环节多;公费医疗资源的浪费都引起了社会的强大反响.从试点看,公费医疗和基本医疗保险并轨,有利于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方便就医.

二、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阻力

(一)缴费待遇差异

缴费待遇问题是公费医疗改革推进的阻力之一.北京市平谷区在试点时,这种阻力就已初步显现.

在平谷区,以一名70岁的退休人员为例:并轨前,门诊报销采用包干制,他能享受到的全部门诊报销为600元;并轨后,每月只需缴纳3元“大额医疗互助金”,便可享受每月门诊补贴110元,同时门诊费用在1300元起付线以上部分可报销90%,待遇明显提高.此外,住院医院的选择范围由原来的1家定点医院,增加到平谷区内4家定点医院和1家社区卫生怎么写作站,并能够直接到北京市19家三甲医院、52家中医院和111家专科定点医院看病就医.另据了解,在待遇问题上,北京计划由财政出资,各区县通过建立公费医疗补助等措施,保障待遇暂不降低.

(二)利益之间的协调

很多施行公费医疗的单位,每月也会从工资中扣除医疗费用部分.但是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涵盖了多种缴费标准且各自的基金偿付能力也不尽相同.容易形成医疗保险待遇差距过大,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但是“公费医疗并入医疗保险体系后,公务员可以有补充保险,确保看病报销水平不下降.”这就容易引发普通职工的不公平感,如何保持制度的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市构建新机制,就可以选择像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实施的原则——新老制度分离,改革之前的旧公费医疗制度下的人员不纳入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继续享受公费医疗.

总之,全面推进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可能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因此,需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消除误解,为实现覆盖全国的公费医疗全面并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打好思想基础.

三、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方向

2012年元旦开始,北京市22万市级公费医疗人员被正式纳入医保.2011年12月22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根据这一规划,5年内,城镇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将达到70%.

(一)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对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实施真正的竞争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大力推进医疗保险化进程;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机制,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公平、公正、透明化使用.

(二)建立多元的医疗保险体系,构建配套的支持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覆盖多种人群,采用多种方式,以保障基本需求为主、兼顾多层次需求,形成制度覆盖广泛、保障方式规范灵活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轨多种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确保公平性和保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