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277 浏览:83393

【摘 要 】关于我国养老金入市的问题最近在网上及各大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虽然社保局和部分基金公司都认为养老金入市是大势所趋,但是仍有不少持有人对此怀疑甚至是否定态度.本文就养老金入市客观探讨以下三个问题:我国养老金面临的问题;国外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情况;国外经验给我国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提供的借鉴.

【关 键 词 】养老金;股市;资本市场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一、我国养老金面临的困境

我国养老金正面临资产价值缩水和缺口放大风险,其保值增值问题已上升为保障民生的紧迫课题.目前有关部门应研究如何加快推进养老金多渠道投资运营,鼓励满足条件的试点省份养老金入市并适时扩大范围.同时,应尽快做好制度安排和准备,未来可继续委托社保基金或设立类似架构的专门机构来投资运营.

1.中国养老金资产缩水的状况令人担忧.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截至2010年底,近半省份(14省)社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当年财政补贴1954亿元才填补上缺口并实现结余.1997年,国务院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和写国债,这15年前的规定目前仍在沿用.社会保险基金(核心是养老金)目前90%左右资产为银行存款,其中不乏活期存款,仅10%投资国债.十几年来,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获得的收益率平均每年不到2%,而2001~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14%,社保基金资产实际处于不断缩水中.

2.未来中国养老金体系还将面临更大考验.中国养老保险框架从上世纪90年始搭建,覆盖面尚未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处于“窗口期”,期间收入大于支出是常态,但“窗口期”结束后,养老金大规模集中支取的压力将陡增,缺口开始凸显.相关机构和专家对这一缺口的预测从6~13万亿元不等.再加上近几年政府连续上调养老金标准,未来财政补贴养老金的压力将十分巨大,必须防范重蹈部分国家养老金引发财政危机的覆辙.

当前中国已进入生活生产成本上升、资源品改革的时期,中长期通货膨胀将面临上升压力,养老金继续存银行可能长期承担“负利率”.此外,养老金2%左右的低收益率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资、收入增长的速度.如果不尽快改变,20年后等待退休者的将是大幅缩水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家当.

二、国外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状况

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无论是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是企业私营保险基金,都有相当比例都投放到资本市场中去.

1.国外养老金入市比例.1993年美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有52.13%投资于股票;英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有79.02%投资于股票;日本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有29.19%投资于股票;加拿大这一比例则为35.46%.既然如此,中国的养老保险金凭啥就不能享受资本市场的收益,而只能在负利率中“缩水”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养老金入市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单从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本身来看,的确并无问题.

2.操作方法.在澳大利亚,每个人都会有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自由选择养老金公司来管理养老金投资.很多不愿自己操心也不太懂投资理财,雇主就会使用公司选的养老金公司替员工管理养老金.而养老金资本渗透到澳大利亚各个行业,掌控着大量上市与非上市公司、房产项目、基础设施资产等.无论澳大利亚哪一个行业蓬勃发展,都会以提高养老金公司投资收益的方式,将相当一部分经济利益回馈到普通民众手里,以保证财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循环.而在加拿大,养老金则是最重要的老人福利,一半以上的加拿大老年人靠养老金为主要收入来源.这部分养老金实际上属于养老者本人,政府是“代为保管”,不得擅自动用,“投资理财”仅限于最普通的定存,任何用途变更都要经过复杂的报批和立法程序,而购写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则更是大忌.即便是可以“入市”的由专门基金负责运作、投资的私人养老金计划,是否“入市”的选择权不在政府,也不在基金的经营者,而在养老者本人.

从国外情况来看,养老金入市完全可以实施,但是养老金入市如何防范风险,防止保值不成功,显然需要有必要的监管机制,而养老金账户的持有者,更应对自身账户的投资情况拥有知情权.在这方面,尽管国外养老金入市的确也是惯例,但在相应的机制建设上,却也同样相当完善.

三、我国养老金如何进入资本市场

养老金和资本市场是高度契合的.一方面,资本市场贵在长期持有,而不是暂时投机.在发达的、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养老金投资的占比很大.实践证明,养老金符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另一方面,未来我国养老金入市,一定能极大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反过来看,发达的国内资本市场,又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长期来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资本市场是必然趋势.借鉴国外经验要做好如下工作.

1.提高统筹层次,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式进行改革.就现实而言,我国现有2000多个社保统筹单位,很难集中管理运营.对此,社会保险基金要投资资本市场,就必须有全新的制度设计,且要考虑道德风险.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应分清近期和远期目标,区分轻重缓急,逐步解决.

2.大力发展更加健全的虚拟市场.包括债市、股市,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社会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养老金不应该停留在银行体系,因为银行体系的一致性太高,将来它的系统性风险、贷款量等都会对养老金体系造成长期风险,而债市的风险能从上体现出来,这跟养老金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结构是一致的.

3.我国养老金应走英美模式.世界各国的养老金运营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管理运营模式,一类是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以信托方式为主导的管理运营模式.就现实情况和可行性来说,我国养老金应走英美模式,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做大做活我国的养老金.在养老金业务方面,商业银行也应该发挥作用,但不宜成为主导.

四、结语

种种迹象可以预见,养老金入市运营,只要没有大的全球金融危机或全国性系统危机,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即使产生了一定风险,其影响也是暂时性的,可能是当期的账面浮亏,并不是长期难以挽回的损失.未来经济恢复了,收益又可以收回来.这么多年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整体投资运营情况良好,是养老金应该入市运营的很好证明,也为其他养老金入市提供了示范样本.进入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应对贬值风险;另一方面,摆脱了行政控制和管理,避免了某些利益输送的情况,最大程度地实现管理的阳光化和市场化,保障了其安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