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省和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893 浏览:44596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怎样建设好和谐、繁荣、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各级政府面前首要的一个不容忽视,也不易绕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牵扯到家家户户人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样建设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使广大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幼有所教、老有所依、病有所医、危有所扶、困有所济、难有所救.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优点、先进性之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28日发布的2D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指出,尽管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一、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状

随着农村的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变弱,部分村被分光、吃光、卖光,农村集体组织软弱散涣,再加上国家福利政策偏重于城镇,对农村投入较少,原有的福利项目和福利设施难以为继;国家对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少,使得福利企业举步维艰,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农村社会福利事业逐渐萎缩.农村医疗保障也有同样的遭遇.原有的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在农村改革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农村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的比重较大.农民生病后是“小病扛,大病拖,听天由命”.由于这些原因,农村得到保障的人数所占比重相当低.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很大,坝上、丘陵、山区、老区和贫困地区较多,许多的地区交通极为不便,这些人口的社会保障始终是摆在我省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是关系到建设和谐河北的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和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内容.

二、建立和改善我省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改革深入的一个关键问题.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以农村全体农民为保障对象: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集体和国家保障为主干,家庭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保障水平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保障资金由个人、集体、国家共同负担,三者比例可因不同地区而有所变化;物质保障、货币保障、怎么写作保障三者相结合,保障生活与扶持生产相配套;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根据调查,农民对社会保障内容的需求前五项分别是:医疗保障、生活救济、教育费用减免、养老保险和帮助发展生产.这应成为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又有很多,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实现生(存)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其重点.

(一)建立实施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并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以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为目标的社会救济制度.这不仅是改革与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举措,而且也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既要能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又要防止保障标;隹过高而形成养懒汉的倾向.其主要考虑因素是:①维持农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③地方财政和村集体的承受能力.④物价上涨指数.

保障资金可由省、市、县、乡各级财政和村集体合理分担,社会捐赠和社会互助等再补充一点.至于各级财政及村集体的分担比例应根据各地实际确定.一般来说,乡村经济条件好的主要由乡镇与村集体负担:乡村经济条件差的主要由省及地、县、乡负担,其负担比例可为2:4:4;乡村经济条件一般的主要由县、乡、村负担,负担比例可各为1/3或3:3:4.各级政府应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二)建立实施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实行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形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形式很多,按投保人的情况不同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普遍保险,即由个人直接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投保而形成的保险,其保险费主要是由保险对象或其亲属缴纳;一类是职业保险,即与某种职业有关的保险,如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村干部养老保险、农村义务兵养老保险、民办教师养老保险、蚕农养老保险等,其保险费有的是保险对象与有关单位按一定比例缴纳,有的则完全是由有关单位代保险对象缴纳.第二类养老保险形式应大力倡导.

2.实行正确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办法.针对目前集体补助比重过小、国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应适当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般说来,在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乡村,集体补助所占比重以25%~40%为宜;集体经济实力一般的乡村应以20%~35%为宜:.集体经济实力较弱的乡村应以15%-30%为宜.对于政府方面,除继续给予政策扶持外,可按集体补助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助.对于农民个人方面,可动员较富裕家庭的农民提高投保档次.

3.实行科学的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方法.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已积累近百亿元,我省在人口上位列全国前列,且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将加速,养老保险基金如何保值增值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要认真研究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办法与措施,逐步使基金运营走向市场,实现基金的合理组合和最大增值.

4.实行有效手段加强养老保险的管理.针对当前存在的管理工作薄弱和管理水平不高的状况,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逐步实行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一要建立健全适合当地实际工作需要的业务、财务、基金和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要严格监督和检查,及时向各方面公布有关情况,增加透明度:三要健全实务规程,大力推行和普及规范化操作,逐步推广和运用计算机个人帐户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四要加强对保险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培训,争取在2-3年时间内将在岗人员轮训一遍,努力提高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建立实施我省农村科学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1.建立正确的合作医疗形式.从目前我省农村合作医疗四种形式来看,都有其合理性、适宜性,在乡镇范围内开展”互助互济”会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能进行更有效的监督管理并可以逐步提高社会化程度.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有合医合药、合医不合药、合药不合医等三种形式,这是可以并存发展的,而且应当以合医合药为主,更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要.

2.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要解决“一部分农民因贫困而看不起病,一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从资金筹集上看,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存在着筹资额太少、集体与政府补助不足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发生.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一般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支持的办法.集体补助部分要根据当地集体经济状况而定,一般应占筹集资金总额的20%;各级政府(主要是县乡二级)也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合作医疗的启动、扶持资金,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集体与政府的投入比例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提高.农民个人缴纳合作医疗资金的具体数额,一是年人均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金额:二是农民愿意每年缴纳合作医疗资金的数额.根据调查,如果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控制在30%~80%的范围内,农民个人应缴纳的合作医疗资金以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左右为宜.


3.建立合理的报销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应由各地合作医疗管理组织根据筹资数额与以往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情况,按照.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自主确定,一般可控制在30%~80%的范围内.在合作医疗的初建阶段,报销比例可低一点,但不可低于30%(因为低于30%就达不到医疗保险的目的);以后随着农民个人交纳、集体及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但一般不要超过80%,控制在70%左右为宜.

4.建立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机制.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要管好用好合作医疗资金,实行专人管理,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要加强审计与监督.要成立由有关部门和农民代表参加的监督组织,定期对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医疗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要进行严格审计,并向农民张榜公布.各级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应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汇报工作并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我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是困扰已久、迫切需要的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立并完善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城乡二元制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状况,维护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稳定,转变农民养老、生育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