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六年大势未变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16 浏览:13405

90%以上的市场份额让竞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中资保险公司手中.尽管外资公司来者不善,但在占据先发优势的本土公司的打压下处于下风.尽管如此,他们对于自己在中国保险市场的未来仍普遍感到乐观.

国外保险公司在中国的扩张步伐遇到了跟银行业同样的麻烦.

时间已经过去近六年,当初的承诺已经如期兑现.但中国的保险业并未像刚刚“入世”时大多数人担心的那样,在洋保险的冲击下溃不成军.中国保险业大势未变.仅就市场份额而言,外资保险公司还只是个参与者.对本土保险公司来说,一切尽在掌握.尽管如此,外资保险公司依然高度看好中国市场,他们将目光放在了几年后.普华永道一份针对外资保险公司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受访公司相信,2010年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将会达到两位数,他们同时认为,未来5年,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仍然是中资保险公司.

外资公司中国路线图

首家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牌照在华经营寿险及非寿险业务的外资保险机构是美国国际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早在1992年就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而国外保险公司开始成规模地看好中国市场并有所行动则是在10年后,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第一年.2001年11月22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加入WTO中国保险对外承诺”.保险业成为入世后国内第一个公布入世承诺的行业.中国在市场准入、地域限制、业务范围和营业许可四方面做出了具体承诺.

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国承诺在入世的当年,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外资股比可以达到51%.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合资公司,外资股比不超过50%,外方可以自由选择合资伙伴.入世两年内,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设立独资子公司.入世当年,允许设立合资保险经纪公司,外资股比可以达到50%,中国加入后3年内,外资股比不超过51%,加入后5年内,允许设立全资外资子公司;地域限制方面,允许外国寿险公司、非寿险公司在中国入世当年在上海、广州、大连、深圳、佛山提供怎么写作.中国加入后两年内,允许外国寿险公司、非寿险公司在北京、成都、重庆、福州、苏州、厦门、宁波、沈阳、武汉和天津提供怎么写作.中国加入后3年内,取消地域限制;业务范围方面,在入世当年,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从事没有地域限制的“统括保单”和大型商业险保险.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提供境外企业的非寿险怎么写作、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财产险、与之相关的责任险和信用险怎么写作.入后两年内,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向中国和外国客户提供全面的非寿险怎么写作.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向外国公民和中国公民提供个人(非团体)寿险怎么写作;入世后3年内,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向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怎么写作.

在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资格上,中国设立了三个条件:投资者应为在世贸组织成员国有超过30年经营历史的外国保险公司;必须在中国设立代表处连续2年;在提出申请前一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50亿美元.

在中国入世承诺的背景下,外资保险公司在2002年前后出现了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轮,并出现了多个第一:2002年1月,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合资寿险公司在广州开业,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家开业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5月,荷兰全球人寿保险公司宣布和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合资组建寿险公司,公司设在上海;7月,英国商联保险有限公司和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合作,双方共投资5亿元人民币,在广州组建合资寿险公司;7月,瑞士再保险公司获得营业许可,成为中国保险市场第一家外资再保险公司;2003年2月初,外资保险迎来了中国第一张保险经纪牌照和第一张保险公估牌照.美国怡安保险集团获准与中国粮油食品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保险经纪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而英国GAB罗便士国际保险公估集团公司则成了首家获准在华筹建独资子公司的外资公估公司.保监会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末,已经有49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132家总分支机构.

六年徘徊

据统计, 今年上半年, 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是1. 15%,低于去年同期的1.24%,甚至比2005年的1.17%低.外资寿险公司的情况好一些.今年上半年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79%,高于去年同期的4.82%.平均下来,外资保险占全国市场的份额为3.8%.这个数字比起中国入世前的外资保险市场份额高不了多少,更与入世时人们的预期相差甚远.入世6年来,外资保险公司签的唯一一个大单发生在2005年上半年,中意人寿的200亿元人民币大单,让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12.77%.中意人寿为中石油39万员工提供退休年金.当年,外资保险公司的总保费收入达到了324亿元人民币,但此后外资公司再没有签发类似的大单.

尽管外资公司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外资公司密集的地方市场份额分别已达13.17%、18.69%和10.13%.但总体而言,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外资保险公司遇到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面临的同样的问题:规模扩张受阻,人才短板以及市场份额的瓶颈.

外资保险企业将他们缓慢的增长部分归因于当前监管方面的障碍.中国市场已经正式开放,但外资企业发现,每进入一个地方市场,他们必须去适应当地市场不同的监管规则,这个过程费时、不透明,很多外资保险企业私下抱怨中国没有遵守WTO国民待遇原则.据了解,中国保监会于2002年2月颁布《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当时对外资保险机构投资比例、地域发展等仍有诸多设限,令外资保险公司无法立即全速发展,也给了本土保险公司赢得了宝贵的先发优势.

但业内人士认为,外资保险公司在发展中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先天的缺陷是外资保险公司陷入被动的更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外资保险公司的网点布局远不如中资保险公司密集,这使外资保险短期内很难与本土公司抗衡.由于网点数量的限制,外资公司过分倚重发达城市中的高端人群.外资公司在设计产品时,针对性很强,但产品昂贵.另外,中资公司的人脉资源远比外资公司丰厚.中国普通消费者对于外资保险尚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但有业内专家对外资公司的这种发展模式持肯定态度.财经大学保险学系主任郝演苏认为,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展业模式值得关注,其在切分市场蛋糕时,拿走了蛋糕当中的奶油部分,即只发展收益较高的业务品种,而留下的蛋糕,可能只是面粉等,看上去很大,但实际营养价值很低.

肉搏即将发生

业内专家认为,尽管外资保险公司目前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威胁,但必须要注意到,外资保险公司发展理念、展业区域、业务考核制度等都值得中资保险公司借鉴,从长远看,外资公司的发展更具有后续竞争力.从中国保险业市场开放的程度来看,入世保护期已过,今后中外资保险公司将在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中贴身拼杀,中国保险业的竞争格局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变.

外资保险公司同样对未来抱乐观态度.普华永道对海康人寿、美国友邦保险、中德安联、中银保险、法国安盟、美国利宝互助保险等在内24家有代表性的外资保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级行政主管的一项调查表明,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华外资保险份额在未来三年内将从目前的5%左右迅速提升到10%,有7家外资保险公司认为,这一数字甚至可达20%.

“外资保险公司目前主战场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具备了相应竞争力.下一步,在扩张到其它城市过程中,无疑将直面更多本土保险公司压力.”普华永道保险业务合伙人林同文说.而更多的外资公司预测,到2010年,外资公司总量将从现在40多家提升到55家甚至更多.调查同时显示,消费者认为外资保险在怎么写作、人员素质、产品、赔付、资本规模、信誉等方面均优于本土保险公司.

业内专家认为,面对未来中外资保险公司在竞争上的激烈冲突,中国开放市场要坚持“为我所用”原则.针对外资保险公司将全面进入的实际,保监会要加快保险监管体系,转变监管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各有侧重、协调行动、高效运转的保险监管体系,在现阶段以市场行为监管为主的基础上逐步把监管工作重心转移到偿付能力监管上来,并将从社会和境外引进一批学历较高、懂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的优秀人才.

专家同时建议,为应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冲击,当前要重点加快推动中资保险公司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转变.要逐步取消对国内保险公司经营地域的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改善经营和竞争环境,真正实现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