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气候风险提供富有智慧的产品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552 浏览:156472

日前,国际权威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2007年全球范围气候变化报告.报告指出,由于气温升高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如中国北方的干旱以及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的洪水,正在变得日益严重.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给保险业带来怎样的挑战和机会.请看本刊对慕尼黑再保险集团董事会成员――陆德森博士的专访.

《保险家》:就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全球范围所完成的气候变化报告,您有何看法?

陆德森博士:在20世纪中期以后所观察到的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中,其中的大多数很可能(可能性超过90%)归咎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室气体聚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 C C)的报告涉及了很多已观察到的地球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平均气温、降水模式以及其他极端天气现象.

《保险家》:就大中华地区而言,是否观察到一些特殊现象呢?

陆德森博士:在中国所观察到的气候变化,基本与全球的气候变化一致.年平均气温升高的状况与全球气温的升高状况相似,在过去的100年间气温大约升高了0.5-0.8°C,其中中国的西部、东部和北部地区的升温情况相比略高. 特别是在冬季,这种升温情况更加明显. 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如中国北方的干旱以及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的洪水,也变得日益严重.


《保险家》:对于全球以及大中华地区来说,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作出了什么预计?

陆德森博士:在全球范围,预计未来20年内每十年的温度会提高0.2°C. 进一步的发展趋势要依据如下情景检测设:一、经济和人口以后会如何发展?二、新兴的低碳技术未来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三、我们如何能够应对能源和交通问题?在预测21世纪末的温度变化时,这些不确定性导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给出一个变化的幅度. 根据最乐观的检测设,气温会升高1.1°C,而根据最悲观的检测设,气温会升高6.4°C.但最可能发生的是,恐怕很难控制在3°C这一门槛之下.这种全球变暖的趋势在中国也会加剧.长期来说,中亚、南亚和东亚的一个大问题是高山冰川会进一步加速后退,从而对中国的供水系统产生巨大的负担.

《保险家》:对于保险业来说,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风险何在?

陆德森博士: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保险业来说要求在不断变动.很多天气风险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正在变化.这会整体影响我们的风险管理.靠观察后视镜来定价风险,并对天气相关巨灾引起的可能最大损失进行评估的方式,不应该继续得到推崇.因此,保险业需要开发巨灾模型,从而让我们在风险评估中将天气变化模型考虑在内.最后,我们管理资产的方式也将受到影响.

《保险家》:到底哪些险种受到的影响最大?

陆德森博士:短期内,财产险巨灾业务受到的影响最大. 如上所述,我们必须要面对不断提升的年平均损失,以及极端损失情况.长期来看,责任险、寿险和健康险、水险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保险家》:气候变化是否只对保险业带来风险,是否也存在一些机遇呢?

陆德森博士:我们当然需要同时面对这两者:机遇和挑战.就新的挑战和机遇而言,对巨灾保障和巨灾新型风险转移产品(例如巨灾债券和风险掉期)的需求会在未来明显增加,我们对此持乐观态度.另外,在新技术领域例如可再生能源、碳收集封存(CCS)、氢燃料系统等方面,新型保险产品也有不少机会.

《保险家》:慕尼黑再保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陆德森博士:气候变化对慕尼黑再保来说是个战略话题,是集团董事会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我们已经采取了整体性的策略,以面对这种新型风险的挑战.同时,气候变化目前也是一个商业机会.此外,我们也参与了一系列新设的商界和政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课题.例如慕尼黑再保已经推出了慕尼黑气候保险项目,以开发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保险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在很多其他气候相关项目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也在可再生能源保险上起到领导者作用.例如,我们首家为地热钻井的开发风险提供了保险保障.最后,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地球风险研究部积累了30多年的经验. 这些经验非常独特.自1973年发表第一篇以气候变化导致的风险变化与自然灾害所引起的损失增加之间关系为主题的研究开始,我们就将这方面的研究作为重点领域.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