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的优化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34 浏览:15166

摘 要: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现状分析,本文提出如何优化课程设置和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 键 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能力;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密不可缺的一部分.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各专业对大学生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中的问题要求越来越高,拥有完善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以此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对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基本应用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现状分析

早在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就发布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强调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并建设性地提出了建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意见.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到2001年,全国高中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此外,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颁布,对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标准和依据.该《要求》提出大学本科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可大致分为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课相结合的计算机教学.这些意见的出台对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了依据和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尽管目前在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但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在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和定位上还相对模糊.除了各校新生已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差异显著、教学组织困难外,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由于大多数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定位相对较低,主要放在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层面上,一般只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等计算机基础课程,而没有开设针对性强的应用软件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课程,也没有开设与专业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使得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阶段相关课程内容的机械重复,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不能使学生提高计算机的实际使用能力,不能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研究专业知识的工具.

二是实验室资源没有充分合理地应用.由于计算机实践课程设置较少,直接导致了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课程实践课的现实需求间的矛盾.在教学中,一般只是对等级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内容进行了实践,而与专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应用软件的教学、上机实践等却没有给予一定的保证.实验室设备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开放,使得学生的自主实验受到了时间和设备的局限.

三是能力评价缺乏特色.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要目标是等级考试,完成学分.而大部分高校都只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便完成了能力考核,这样使得学生偏离了学习的方向.因此,缺乏具有专业特性的能力评价体系就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2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的优化构建

2.1分类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水平因生源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是否拥有计算机等密切相关.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应用中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不同,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为了有效地与专业应用相结合,采取分类分层次培养的原则,灵活多样多变的设置课程体系.然而,目前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未能根据差异分班教学,不仅给老师教学带来了困难,也使得同学们对计算机课程兴趣递减,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学习敷衍了事.为此,我校针对大一新生进行摸底考试,对各校生源差异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差异,分类分层进行计算机教学.另外再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学校采取测试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形式,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免修”、“免听”、“必修”三种类型选择性地来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2.2自编优秀主教材和实验教材.教材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优秀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我校根据教学需要,每年组织大学计算机教研室的老师外出学习和考察,并充分结合专业应用要求对教材进行改革,突出培养适合专业领域的应用能力,并将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新技术吸收进教材中.根据在实验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成果,优化实验教学方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编写相对应的优秀实验教材.大学计算机教研室已自编出版4本教材,已经用于我校2012和2013级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2.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驱动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常以下三种方式教学:(1)案例驱动:以专业领域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的,以一系列贴近实际应用的案例为主线引出相关的概念、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与技巧.(2)问题驱动:在程序设计课程中,改革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3)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任务驱动下,探究式的完成任务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新的应用技能和技巧,提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2.4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营造创新氛围.我校组织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应用设计竞赛和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制作CAI课件、动画短片、网页等,使他们在活动中展现并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如此,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素养的展现中,又加强了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其参与、钻研的兴趣.针对学生参加的各种比赛,实验室给每个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并有相应的老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充分的利用实验资源,自主的进行研发和创新,从而使得实验设备得到高效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以达到实验室资源完全开放.

2.5构建完善的能力评价体系.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检验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映,是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适时调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具备完善的能力评价体系,才能优化培养过程,使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因此从权威性、层次性和动态性三个方面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完善评价体系,不能局限于等级考试,使学生能正确地处理“能力培养”与“应试”的关系.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课程报告、作品展示、竞赛评比、论文等形式.

3小结

我校已从各专业和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的实际出发,改革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达到完全开放的效果;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9.

[2]龚沛曾,杨志强,袁科萍.实施“12字”培养目标,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1,11.

[3]梁武.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05.

[4]肖彦昌,何灵敏,沈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初探[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9,06.

[5]刘清.通过探究式教学策略提高中职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04.

作者简介:唐雅媛(1982-),女,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湖南永州425199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