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体会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83 浏览:31289

【摘 要】本文从作者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作者在近几年的教改中,对教学改革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 键 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事业规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体现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我院作为全国近千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如何走上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快车道,着力打造和创建优秀高职学院,已是摆在我院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艰巨并必须为之全力奋斗的任务.

目前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高职高专的“双师型”教师极少,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沿袭注入式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教学有点脱离实际,有的任然采用灌注、填鸭式教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不但不能真正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反而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下面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等方面简单谈谈本人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体会.

一、教学思想改革

更新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教师必须重新认识目前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征,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为目标,它培养的是走向生产和怎么写作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人才具有以下特性:一是明确的职业取向性,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从某个职业岗位群出发,进行职业分析,明确支撑起该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确定教学改革的课程;二是明确的岗位操作应用性,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构建与企业紧密联系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培养的高投入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在师资、场所、设备、仪器、手段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同时还必须注意某些设备的及时更新,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我校在省级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新购和增添更新了大批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实践能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高职高专院校能否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校,主要取决于教学团队教师素质的高低.高职院校教师应逐步发展成为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超、师德高尚的“双师型”人才.“双师型”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是真正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原来的专业理论教师要快速地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我校在最近几年,抽派了多位年轻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同时,学校也积极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直接到企业顶岗实践,从教师和学生顶岗后,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实践这方面效果显著.

三、教学改革内容

(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几年的调查和实践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生产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重点从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进行改革,更新教学课程内容.

1.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具有应用性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在培养模式上必须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念,根据社会对应用性人才岗位群的需要,培养一线专业人才,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

2.课程设置突出高职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特点

课程设置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计划,突出职业技能的核心内容,与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体系改革体现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培养.

(二)灵活选用教材

适合完善的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保障,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高职教育教材近年出版虽然不少,但是精品教材却不多,主要原因是教材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自身教学实践优势,编写实用性强的高职教材.我院部分专业已经在使用适合本院学生的校本教材,许多专业也在逐步编写专业校本教材.教材编写主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培养目标,注重知识点和技能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技巧,以实现职业技能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方法改革

现代高职教育不仅要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要完成职业技能训练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教学法,通过灌输方式,强化知识记忆.但是在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这种传统方法必须加以改革.经过我们教学团队多年的探索,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先进的行之有效教学方法,我院高职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已成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有了跳跃式的提高.

1.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启发性教学方式,在课堂和学生的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我”要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实现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跨越.另一方面,也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课堂中双向互动式的讨论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讨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我们专门为对专业兴趣高的学生开设了特色实验室,配有专门老师指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亲自动手,从身边的小电器入手,彻底搞懂,逐步深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激发了学生钻研的的能力,在多次省、市的各类大赛中都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四)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形成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育.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院逐步建立模块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教师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实训内容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三大模块;其次,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门课程的实训教学标准、计划,并编写了相应的实训指导书;最后,根据每门课程的实训要求,将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都对应一个项目.实践教学一定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实现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方面通过“教、学、做”强化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更深刻地认识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其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得以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分析能力,使其职业技能得以全面提升.

2.模拟案例教学

首先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具有典型性的各种代表案例,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课堂上进行模拟解决.之后,任课教师再进行总结和讲评,以达到在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目的,深化职业技能训练.

四、考试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改变学生评价制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考试普遍是教师根据课程的要求出一份试题,对学生进行闭卷或开卷笔试,学校检查教学质量也大多是通过考卷成绩来进行.这样的考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只注重了笔头答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只注重考试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要改变这种状况,高职高专的考试要尽可能多地进行口试和实际操作测试,考试内容上要根据专业特性及其实际需要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情况,从而促使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面对诸多考试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坚持高职教学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指导原则,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我院在专业课考试中,已经开始采取半闭卷(允许学生带工具书)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技能面试等综合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既巩固知识又训练操作能力.在经过了几届学生的试用后发现,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虽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大部分老师比以前课前的准备的工作量大了很多,但是当我们看到一届比一届好的教学效果的时候,看到学生成才的时候,虽然累些,我们觉得值得.


五、总结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技能是职业教育的关键.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操作实践的有机结合.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去学,因为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

作者简介:

张琴(1980~)女,江西萍乡人,电子工程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