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生活化

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092 浏览:54879

【摘 要】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又要建构他们的可能生活,美术教学应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通过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感悟生活、表现生活、美化生活,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审美能力,提高生活的实践技能.

【关 键 词】美术教学;学生;生活化

“美术源于生活,为生活怎么写作”,美术教学的生活化,是现代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教学中,要使儿童在愉快的活动中体会成功感和成就感,教学就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着脱离儿童的生活与经验的现象,儿童作品是一种程式化的情趣表现,儿童没有发挥自己的生活情趣,是一种虚检测的童趣美.儿童创造的作品,无生活实际相依托,表现的是空洞的,无病的、呆板的的内容,因而儿童对学习美术越来越不知道需要表现什么,应该表现什么以及怎样进行体现,渐渐的缺乏了对绘画的兴趣,如此严重影响了儿童个体的的和谐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学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美术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美术教学空间.那么,如何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呢?本文试作探讨.

一、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景

贴近学生生活,接受学生情感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孩子的生活经验虽然不是很丰富,但他们热爱生活,喜欢观察模仿,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发掘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进一个自己熟悉的、虚拟的、亲切的生活情境中来感受和创作,更好地展现学生生活中最真实最美丽的精彩.

1.营造环境

为了营造浓郁的生活化审美教育环境,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将学生中的优秀书画作品悬挂于教室的墙壁,或制作一些工艺品来装饰教室.如此环境营造,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浓郁的审美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徜徉在一个艺术海洋之中,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

2.渲染情感

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充满温情的世界.艺术课程的情感价值就在于丰富人的情感,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艺术课堂应成为播种情感的乐土,成为激发师生、生生情感交流、碰撞、共鸣的磁场.新课程背景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就应彻底改变原先冷酷的、枯燥的技能训练状况.因此,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者的脸上应永远挂着亲切、温暖的笑容,应让轻松、平等、、和谐的教育情境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教者要把关注的、赏识的目光投向学生,应让自己口中发出的永远都是甜美、鼓励的话语.如此情感渲染,必然为学生学习所向往.

3.模仿表演

例如,指导学生练习画《我的爸爸妈妈》时,可让学生先表演一下父母亲的喜怒哀乐,在获得具体的体验之后,再指导学生进行绘画.教学实践表明,本节课中学生呈现出来的绘画内容成了家庭生活中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爸爸妈妈的表情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而是变得十分的丰富.如,有的是哭、有的是笑、有的是生气等等.

4.媒体创境

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应是更富形象性、直观性的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具有形象性特点,为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如教学《画汽车》一课内容时,可制作一段以外星人小朋友为主角的Flash动画.画面中,外星人小朋友乘着飞船来到地球,邀请地球小朋友穿越时光隧道去参观“未来汽车城”.当同学们看到无数辆有着不同个性、新颖奇特的汽车时,都被其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从而一下子提高了其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画汽车的学习兴趣.

二、走进生活,丰富体验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如:公园、田野、工厂、商场、图书馆、博物馆等.我们要有意识地改变课堂的物理空间,打破课内外的壁垒,统整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创作,进行“个性教育”和尊重“个性境界”,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知觉去感受生活,去识别生活中的事物,并用自己特有的形式表现生活.经常带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分析、比较,思考怎样进行绘画创作,是发展儿童感知觉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教学思路.

例如,在上《盆花写生》课时,过去一般是教师带一盆花到课堂上学生观察写生.后来,我采用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的各处去欣赏盆花,观察研究盆花的特征与色彩,让学生尽情观赏,大胆描绘.教师则在其中适时指导点拨学生有疑难之处.整堂课兴趣盎然.

学生不愿成天被困在教室里的天性.学生有了丰富的体验,才有表达的愿望,才有真实的表现.走进生活式的课堂,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从而获得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三、用于生活,体现价值

把学生从课内引向生活,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丰富了课外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只有学好美术,才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有助于学生体会美术的价值与意义.

美术教学并不同于美术课本教学,美术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应让学生走出小课堂,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结合学校和社区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利用学生的新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学习了《封面的设计》,课外可以为自己的“习作”出一本小书,设计一个封面;学习了《贺卡设计》,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贺卡”,送给敬爱的师长或同学;学习了《板报设计》,可以为班级出黑板报或制作手抄报.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很多.


生活是知识的聚宝盆,打破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世界交往的屏障,更多地将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机地结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将美术教学生活化,让美术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真实而又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美术课堂教学,真正提高课堂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