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协同复合型经济学人才模式的经济学专业建设的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947 浏览:98483

摘 要地方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应怎么写作地方经济,为经济发展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实践性复合人才.顺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两基三段式”实践教学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 键 词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特色课程创新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ontheCultivationofEconomicsProfessionalBuildingBasedonComplexCollaborativeInnovationEconomicsTalentsMode

MASuyi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WeinanNormalUniversity,Weinan,Shaanxi714000)

AbstractLocalcollegeeconomicsprofessionalsshouldservethelocaleconomy,culturewidecaliber,thickfoundationofpracticalpositetalentforeconomicdevelopment.Adapttotheevolvingneedsofthemarket,innovativeteachingmethods,improveteachingquality,fulluseofthe"twobasicthree-step"practiceteachingplatformtoenhancestudents'practicalabilitytocultivatethestudents'awareness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enhancetheemployabilityofstudents.

Keywordsinnovativetalents;practiceteaching;featuredprograms;innovativeteaching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1探索设计出一个有效的突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需求和人才目标,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培养能力与发展个性相统一的“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开设同时教育课程为主;第二学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学年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部分专业限修课程;第四学年第一学期以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限选课为主,第二学期主要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为主.这样在贯彻“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理念,同时,体现了不同学年人才培养的“分层次、渐进式”的教学理念.

1.2课程设置以区域经济和金融两个方向为核心进行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设计方面,以地方经济发展行业的内在结构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置,以鲜明的实践特色贯穿教学过程,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手段构建评价体系.根据我校的专业优势,设置以区域经济和金融两个方向.在区域经济方向上,突出国防经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特色,特别是以西部军地产业技术融合为龙头推动“产学研”全面结合,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拓展类课程”,设置多种选修方向,强化专业限选模块,开设国防经济学等课程,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金融方向上,围绕学生就业从业资格证书构建了货币银行学、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六门课程,将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2科学规划经济学专业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2.1在专业课建设过程中,从培养学生动手型、实用型人才等方面进行专业综合设计和改革

强调英语应用能力.从听、说、读、写全面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成立英语晨读小组,设立英语交流区,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时期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加强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开发.把创业学课程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平台课程,强调从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侧重市场调查能力以及经济分析能力.设置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学、统计分析等课程,且要求此类课程的实验、实训课时应占专业课时的1/3.

培养学生从事金融证券业务的能力.设置电子商务、外贸函电、公文写作、国际贸易与实务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了解国际市场的运作方式和参与企业国际贸易活动.

2.2强化实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

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求主干课教师必须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理论教学的课堂效果.为了达到上述效果,专门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定期和不定期的有关知识的培训,由学校指派专业教师辅导.

运用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要求上专业课的教师必须根据每门课的专业要集、汇编教学案例,压缩枯燥的理论,由案例教学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案例教学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改进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学术性,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改变“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学科热点、难点、焦点为契机,采用启发式、讨论研究等教学方法,实现从传统的重教、重知、重灌到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导的转换,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的改变.①改革考试制度,形成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实验成绩+课堂表现+作业+教学见习等),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素质,考试方法要改变一次书面考试定成绩的做法,通过考试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2.3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

以现有的精品课程为龙头,以优质课程为主体,加强课程建设,调整和优化专业课,增加选修课和实践课,特别是强化产业融合、产业规划与政策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课.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增添经济学的原著理论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基础.强化以“模拟实验”、“校企互动“、”实习基地“等为特色的专业实训,完善课程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相互协调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进一步探索将“实习”与“就业”相互结合的延伸机制,重视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行业、学科发展的需求,扩大与企业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3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责任意识.针对目前大学生易受外界引诱、迷恋网络游戏、缺乏学习动力、为考试而学、缺乏团队精神、学生学习纪律意识差等问题,通过周三例会学习,统一思想,要求任课教师作为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同时,从严治教,大胆管理课堂,以优良的教风推进学风建设.(2)重点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优质的教学队伍是提升专业建设的关键,多年来,本专业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积极引进高学历教师,同时注重在职教师的学历职称的提升,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校级交流学习、学历进修及职称的晋升.(3)切实开展对外交流.将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作为提高学员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举措.积极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创造条件,到国际高水平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合作研究.(4)切实发挥团队作用.从学科建设出发,合理布局各研究方向,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采用“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组织模式,为组建大团队、构筑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质的突破.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和“科研质量月”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4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4.1实施并提升“两基三段式”实践教学改革

积极探讨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实践教学采用“两基三段式”合作教育模式,即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类实习基地,包括课程综合实习、专业见习及就业见习三个阶段.课程综合实习主要是加深对专业的人士为主;专业综合实习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为主,主要在校内基地和校外专业综合实习合作教育基地进行;就业见习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主要是派遣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作见习,进行就业适应训练.以上三个阶段构成经济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完成体系.目前本专业已经初步建立了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基地,即1个校内多功能综合实验中心,18个较高水平校外专业综合实习基地,25个就业见习基地.未来3年内根据各合作教育基地建设情况和学生的实习效果,将稳定实习和见习基地,选择高水平的省级以上合作教育基地3个,专业综合实习、就业见习基地稳定在30个.

4.2规范实验室管理,发挥课程实验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加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生产性试验能有效开展.课程设计平台建设,在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设计好实验资料,准备实验所需的各类信息表等数据资料,计划引进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实现分组交易,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互不影响,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运用相关数据资料分析经济发展问题及走势的能力.②积极探索良好的有效的考评机制,对实验实习各个环节实行良好的管理,以保证实验实习达到预期目的.

4.3因材施教,创建大学生研究学习和创新实践平台

美国创业研究学者HILLS(1998)指出,创业教育的目标中最重要的是“增加学生对新创事业创始过程的认知与了解”,其次才是“增加学生对创业生涯的职业选择”.③自2010年来,我院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相继开设了创业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创立了大学科园区、鼓励学生组成科研小组,设立了大学生百项创新计划平台,从制度、空间、资金多途径予以大力支持,是专业方向教育更加接地气,2013年多名学生荣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这些举措有效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实践,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研能力.

本文系渭南师范学院教改项目研究成果:JG201360《西部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分层次、多方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注释

①王海军,吕延勤,黄金珠.基于教师与学生视角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0.9:105.

②董本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3(1):69.

③HillsGE,MorrisMH.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conceptualmodelandreview[M].AshgatePublishing,1998.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