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批语的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89 浏览:30202

摘 要近几年来,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由传统的个别式书面批语转移到重视作文中带普遍性问题的集中评讲.针对文章所选角度的普遍性,教师一般会集体评讲而不作个别评析.评改方面的这一转变,对于解决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共同性问题无疑是有很大意义的.但是,有的教师因而就舍弃了对学生习作的个别性批改,这显然是不对的.对于学生这样一些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来说,集体批语这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破坏他们的写作热情,从而使学生对于写作产生消极思想,影响了写作能力的提高,形成各种弊病.


关 键 词作文批改评语

当然,事实上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在作文批改方面都会注意集体评改与个别性批语的结合.但是,学生的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弊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尤其是主题单一化这一方面,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讲,原因依然与教师批改方式有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个别性批语并不真的具有个别性应答的作用.诸如“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结构严密”等这一类的批语完全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只要学生的作文没有什么大毛病都可适用,这样的批语,试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吗?笔者就曾见过一位学生在教师几次类似的批语后写了一句:如果老师的批语下次还是这样,那么,我迟早会把写作当成一种敷衍.我想,这应该足以引起教师对自身作文批改方式的反思与检讨.

二是教师的个别性批语与学生寄希望于教师的反映错位.

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人更大了,思想更成熟了.自然,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就会多起来,思考也更深了,因而,在写作中,他们更多的是自身思想和感情的流露,他们盼望老师能够读懂他们,能够给予他们帮助,而事实上,很多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他们在批语中对学生这种真心的表露完全漠不关心,只是在作文的结构章法或形式技巧上评评点点,试问,这样的批语,又如何能够指望学生作出良好的回应呢?

因此,根源仍在教师身上.要解决学生当前的作文之弊,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尽量让平日的作文训练转移到真实的心灵交流中来,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基于此,笔者想谈谈几点看法:

一、作文批语不写抽象的任何作文都可适用的套语、废话,如果面对学生的作文一时无法写出具有针对性的批语,宁可写一段鼓励其上进、指导其生活的话语,哪怕这些与那篇作文关系并不密切.

例如,有位学生在《谈金钱》中写道:“我喜欢钱,有了钱,我就有了一切.”然后到举了很多与钱有关的例子,最后写道以后要赚很多的钱.对于一位高中生来讲,“金钱”二字于他并非只限于幻想,他有很多现实的看法,直接批评他的金钱观是不合适的,容易激起逆反心理,所以教师首先告诉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后再逐一分析他的观点,让他自己意识到看法的片面性,最终让他对“金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有时学生作文中涉及到某些问题,是教师不应回避的,或是教师也有兴趣参与讨论的,这时,批语就可融入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探讨之中.

记得有一次,当《中国青年报》刊出对于“读书为了什么”的大讨论时,立刻有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班上也展开了讨论,而且,以作文的形成交了上来,有很多同学问及到教师的看法,并希望得到明确答复.基于此,教师从各方面评析了学生的观点,以及报上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请学生点评,在这一点上,教师的批语就不只是针对学生的作文评改了,更主要的是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的探讨.

三、作文批语当然不能放弃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写作形式、技巧方面的问题的评阅.

培养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是写作训练的目标,对于学生作文的格式、技巧、语言、修辞方面自然不能忽略.而且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提高批评的艺术,好的方面,不能单纯说“好”,要具体,要恰当;不足的地方,更应进行正确的指导,不可生硬地否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学习了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之后,教师布置作文,描写新城街,角度自选.于是,有的同学写《雨中的新城圩》,有的写《四季圩市》,还有的写《赶集》,把新城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进行描述,教师作了详细评点;另有几篇文章较新颖别致,如有位同学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街市,还有位同学以《理发》为题,把对新城街的概述融合在“理发”这一角度中,颇见新意,因而,教师则作了特别评改.

四、作文批语应该讲究语言美,应该有多样化形式,尤其对那些从形式到内容都写得较优秀的作文,教师的批语更应尽力写得精美可观.例如.可以尝试引用古文诗词、名人格言、短小的寓言故事或精妙的比喻等各种形式来品评学生作文,增强作文批语的活泼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例如,布置写景散文,有位学生的《雨后》文字的相当优美.因而,教师批语时写了一句:“笔端文字与雨后空气一样清新凉爽”;另有一篇叙事散文《家庭生活》,教师的批语用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格言.这样的批语,至少能够避免平淡与寡味,不至于太单调.

总之,作文批语的体式不应墨守成规,而应有所探索,有所革新.教师的批语是对学生作文讲究形式美、创造性的一种示范,一种潜移默化的“为人师表”,所以,切不可觉得无关紧要,而应努力加强这一方面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