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11 浏览:12458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遵循这一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这就需从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初中地理教学技能教育

一、地理教学与自然观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系统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各种物质系统的特殊性表现为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任何具体的物质系统都有其演化即产生、发展、成熟、老化和消亡的过程.首先,在对自然界的运动形式的认识方面,地理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物质系统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在运动中构成系统、物质在系统中运动的事实,例如:大气的运动就是在地球系统中进行的,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影响着大气的运动,而正是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地球大气的运动中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大气系统.地理教学还有助于学生认识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转化,例如:天体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地球上各种宏观物体的运动等都是,前两种运动只在地理教学中讲述;另外,地球上的各种地质运动多半伴随着化学作用,如岩石的风化、溶洞的形成、土壤的变化等都是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化学运动现象;生命运动形式更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课题出现.各种运动形式的转化和运动的守恒在地理教学中也得到独特的讲述,表现在水的循环、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全球热量平衡、水量平衡和生态平衡等课题中,特别是表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课题的教学之中.其次,在对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的认识方面,地理学科是中学中唯一阐述著名的“三大起源”和“三大演化”──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恒星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的学科,对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地理学科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那就是人地关系、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视角.可以说,离开地理教学,中学生就无以建立自己的自然演化观.

总之,地理教学中渗透自然观教育,对于学生确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特别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落实自然观教育是每一个地理教师的职责.

二、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空间,组成环境各要素的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地理学科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人类所面临人口膨胀、物种灭绝、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激发他们对环境的高度关注,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高度危机感和强烈责任感.

首先,利用地理事实,进行环保教育.事实具有针对性、直接性,运用地理事实进行环保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和深化学生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事实教育人.例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的衰落、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土地沙化与盐碱化、泥石流等,这一系列地理事实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生态关系,认识到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树立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其次,地理学科环保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在注重课堂渗透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如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举办绿色环保图片展、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影片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向人们宣传环保知识,参加环保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扩大环保的普及面,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在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主权、领土的热爱和维护其完整性的巨大的责任感,对祖国历史文化传统、语言文字、乡土人情等的极其深厚的感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崇高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

知国、爱国、报国,这是地理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主线索.“知国”就是国情教育,即通过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国情教育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对自己祖国有清楚的了解,树立他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国情教育主要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区差异、人口、民族以及依据我国国情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它实质上是国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通过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解决国情问题的初步能力,把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联系起来.

对于我国的国情,既要认识到它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如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又要认识到我国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如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山区面积广大,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自然灾害频繁,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讲解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但要防止过分夸大,盲目自满,不求进取的思想;讲解不利因素时,要防止产生自卑心理,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唤起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报国之志.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灵活多样地开展有事例、有对比、有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知国”,才能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坚定他们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