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632 浏览:35508

摘 要:目前各高职院校各专业正积极研究探索“双证”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而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短缺,因此,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学历教育上,需结合企业、行业对软件人才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双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

关 键 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双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4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1]”.

国外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也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例如德国推出面向21世纪的“双元制”职业;澳大利亚20世纪70年代,确立职业教育为中心的新人才开发战略.同时提出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决策,重新定义职业教育定义,把职业教育称为“职业教育与培训”(VET).重建技术学院,改为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并按VET定义重新设计.英国教育采用学业路线和职业路线,分别以“普通教育高级证书”(A-LEVEL证书)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课程为核心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课程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A-LEVEL或者GYVQ的成绩选择申请进入高等学校.但由于国情和体制的不同,无法照搬,甚至借鉴都困难,只能将其一些做法作为研究参考.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各专业正积极研究探索“双证”培养模式,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等,在推行“双证书”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因此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双证”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会使教学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1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分析

经调查,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面向政府机关、社会各行业软件公司、移动互联网公司、计算机销售及维修公司等培养具有一定软件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重点面向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方向和计算机硬件组装、维护管理方向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见表1所示.

2.2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

将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转换成多门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主要教学知识点及其对应的参考学时见表2.

2.3突出培养岗位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必须在接近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既不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也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如表3所示.

2.4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融合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

高职教学项目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或者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改革.创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工作任务为载体、技能训练为主线、知识掌握为次线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课程模式.同时教学从实际出发,在完成具体项目中侧重知识点的掌握,针对学生毕业要求需取得职业资格认证证书,在考证之前对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和强化,从而提高学生考证的通过率,使得学生在毕业时取得+职业资格证,如表4所示.

3结束语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双证制教学,教学效果好.据统计,近三届毕业生双证获取率均超过80%,其中2013届学生获取率达到100%,并对学生就业有保障.同时建议学生参加一些知名软件企业的行业认证,如微软、sun等,同时,为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积极鼓励教师考取“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师”、“网络工程师”,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