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的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498 浏览:69774

摘 要统计学是统计专业最基础的课程,是统计专业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课程,目前统计学在各大高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本文从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出发,谈论了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措施,并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课程设计环节做了详细阐述.

关 键 词统计学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目前教学的主要方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理论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

目前高校统计学的教学,大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对于课本中的案例,也是结合理论知识进行一个简单介绍,很少做到把原理与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结合起来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属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使用统计软件的能力也相当缺乏.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反感,因而学习的兴趣也不高.

1.2实验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

对于实验部分,目前主要有两种编写方式:(1)基于某一种统计分析软件独立编写的实验教材;(2)理论教材中穿插实验作为单独的一节来编写.使用单独的实验教材来讲授实验课程,一般按照教学安排往往将实验放在所有理论学习之后再来讲授,这时候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已经生疏,需要重头复习理论知识,因此对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就体会得不深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也不会很高;将实验作为每一章最后一节这种形式,可以解决上面所提及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以后及时的进行上机操作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可这种上机操作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连贯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1.3主要的考核形式

考核形式决定了学生平时学习的动力及侧重点,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法都是按照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来考核的.期末考试是以考卷的形式出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如何,一般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主要是指平时出勤、上机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的30%.这种考核方式强调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未来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及措施

高等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怎么写作社会”的三大职能,其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主要职能.对于统计专业教师来说,要好好思考的就是如何对现有的统计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真正做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缓解就业压力,使我们的毕业生成为适应社会的有用之才.针对上述分析及个人的教学实践,本文认为对未来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2.1选择一本好的教材

统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统计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材,因此教材的选择尤为重要.①结合统计专业的特点,选择教材一定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鲜明的特点,这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要结合实实在在的案例来进一步讲解;另一方面是实际案例要结合计算机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加深.这种教材的组织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通过进一步的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统计的神奇和统计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教学过程一定要突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这一特点

在教学过程当中,除了要讲授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统计软件的使用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增加课程设计这样一个模块.这个模块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统计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一些相关技能,下面就具体地阐述一下这一模块可以如何开展.

第一个阶段是有关课程设计时间的安排.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完成这一环节的任务,课程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中,也就是在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显示,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时间数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推断,检测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这些基本理论内容学习完以后,接着就可以明确提出具体的要求.

第二个阶段是明确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首先要求学生3~4人分成一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确定一个主题,指导老师可给出一些参考题目,例如:我国人口的统计分析(可从男女比例、城乡比例、年龄结构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从总量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也可利用趋势方程、移动平均、指数平滑等预测方法做简单预测)、我国就业人员的变动情况(可从产业结构、城乡数量差异等方面来分析),类似这样的一些题目主题.确定主题以后,然后明确最终所需要提交的成果是怎样的.可要求学生按照论文的形式提交,特别要强调论文中必须要有现状分析这一部分,这一部分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1)相应的数据——主要考察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能力.(2)对应图表——主要考察学生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的处理能力.(3)发展趋势的分析——主要考察学生根据所得处理结果对数据的分析能力,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主要结论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小组最终需要提交Word版本的课程设计论文以及相应的陈述答辩PPT.

第三个阶段就是检查成果阶段.这一阶段也是课程设计的考核阶段,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员陈述自己所选主体所做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其他小组负责打分并可自由提问,由小组成员负责答疑,综合考虑给予一定的分数.最终可将各个小组的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来划分.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增加这一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使他们意识到统计分析的实用性,而且在论文的写作、PPT制作、答辩陈述的过程当中也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相关能力,真正实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2.3考核评定不拘泥于单纯的闭卷考试分数

课程考核是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也决定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侧重点.针对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课程考核也应该突出对能力目标的考核.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不能再拘泥于以笔试为主,考验学生的“背功”,这与课程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差甚远.结合课程设计环节,对于考核形式,可改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设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情况,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的表现;课程设计考核则主要考查学生在课程设计这一环节当中的表现,主要包括论文和答辩两个方面.这样的考核方式,可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出来,也可以避免单纯闭卷考试的负面影响,让考核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的一个辅助手段.


3结语

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时代,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准确性,这些都离不开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开展统计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统计人才成为时代的一大任务.统计教学模式需要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这样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经历着不断尝试、不断改革创新的曲曲折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它的对与否.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统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一定会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统计人才.②

注释

①曾五一.统计学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3.

②郑伟.中外近三十年统计学教材发展对比——探索我国统计学教材改革发展方向[J].中国统计,2010.2:52-53.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