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886 浏览:83624

【摘 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合同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施工合同属于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保证性文件,是保障施工企业以及业主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在施工合同管理中,风险管理尤为重要.随着建筑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存在着众多风险,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这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等均有重要意义.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成为建筑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先分析了施工合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有效的合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

0.前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保障性文件,指的是建设单位(发包人)与施工单位(承包人)经过协商,明确各自义务、权利的一份协议书[1].施工合同作为建设工程的主要合同,是控制进度、质量、投资等的主要依据性文件,这也决定了施工合同的风险性.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应十分注重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即提前防范施工风险,使其不会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而要进行风险防范,应首先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1合同的主观性风险

合同主观方面的风险,指的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且通过人文干预能够起到控制风险作用的合同风险.在施工合同中,主观性风险主要来自发包人或业主.包括发包人或业主能否按照合约履行自身的义务,是否是真正的项目业主等,同时考虑其能否按照合约支付工程款项、项目手续是否合法、是否会结算工程款等.另外,有些发包人和业主双方都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能够履行合同,如业主没有依照合同履行义务,导致发包人难以进行正常的工程建设,资金不到位致使建设材料也难以到位,进而影响施工的开展,这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均会给施工合同带来很大风险.除此之外,有些业主凭借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常常在合同拟定中很多苛刻的条款,而承包商为争取项目,只能忍气吞声接受合约条件.有些承包商仅考虑工期和,而忽视了其他条款,如保险、索赔、风险担保、经济损失赔偿等条款,签订合同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处于这类不平等的合同条约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合同的风险.

1.2合同的客观风险

客观风险与主观性风险刚好相反,客观风险指的是难以通过人为因素进行控制,且风险无法确定的一种风险.如市场波动(例如建筑材料的市场变动)、法律政策调整、天灾人祸等,这些都属于不可预知的客观性风险因素,且无法或难以进行防范,只能面对风险.客观性风险对项目的顺利实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类型的风险,但在具体的施工合同中,不能仅依靠这一防范手段,需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应对.

2.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健全施工合同管理制度

由于施工合同的管理环节比较多且较为复杂,如需进行合同洽谈、草拟、签订、交底、分解责任、跟踪履行情况、变更、解除、终止等环节.因此,建立和健全施工合同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建筑企业可在原有合同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首先,对合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合同管理制度,以使每个环节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然后进一步强化合同管理机制,包括责任分解制度、合同交底制度、进度款审查制度和批准制度、每日报送制度等.强化责任分解制度,将责任分解到各小组、个人,明确其工作的内容和责任,以促使各方互相配合并落实合同管理制度.强化合同交底制度,则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对各工作小组、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的交底工作,交底内容主要是向其说明和解释合同内的主要内容[2].强化进度款审查和批准制度则要求制定详细的审查和批准步骤,要求合同管理部门严格遵循这一机制进行进度款的审核.每日报送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让合同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建筑工程的相关信息,因此,要求各职能部门每日总结工程信息并上报合同管理处.通过建立健全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可为实现统筹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状态鉴定基础.

2.2对建筑工程的合同进行动态管理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施工中难免出现一些变动,进而导致合同变更,而合同变更又往往会引起索赔纠纷.因此,为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纠纷,需对施工合同进行动态管理.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⑴注重现场签证.根据合同条款进行支付时,避免出现过量、过早签证的现象,尤其在签订补充协议时需谨慎对待.如出现施工图或者设计错误需要进行变更时,签证时只需签需要修正的项目,而原图纸不便的则不需要再次签证.另外,对于已经购料的,需要签写详细的情况,包括材料的数量、规格、名称、变更的时间、成品情况、到场情况等.⑵建立索赔机制.合同变更后难免会出现变更索赔,因此,建立索赔机制很有必要.合同管理人员首先应认真研究合同的有关条款,同时,积极找寻索赔的依据,通过关注现场的动态,整理各项资料以掌握索赔的重点.并争取在索赔的时效内提出变更及索赔.另外,在履行分包合同责任时,严格控制分包商与业主反索赔事件的发生.⑶严格审核并分析合同变更部分的信息,收集并整理相关的工程文件.另外,合同变更时应在承包商与业务协商达成一致后进行,且合同变更必须与提出索赔相同步[3].⑷有条不紊地处理善后工作.项目完成后,要按照合同约定条款处理工程的款支付、结算、移交、质量保修及保修金返还等事务,以做到人走帐清,善后处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另外,管理人员应整理并保存好每一份文件,包括照片、收据、借据、信函、会议纪要等,以备遭遇后续的纠纷问题.若有拖欠工程款的情况,各部门应联合制定目标,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2.3注重选派高素质的合同谈判人员

在进行合同谈判时,选派高素质的谈判人员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降低合同的风险性.高素质的合同谈判人员必须精通各项业务,包括熟悉合同的变更和签订、熟知索赔程序,同时懂得经营管理、熟知财务及造价知识,又精通有关的法律知识、思维严谨有魄力等.合同谈判人员对合同履行的可操作性、可行性负责任.

2.4做好建筑工程合同的履行管理及评价工作

由于建筑工程的合同内容非常丰富,能够很好地反映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在项目完成后,对工程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开展工作有很大帮助.合同终止后,管理人员应收集、整理、保存、登记相关建筑工程的合同资料,并做好资料的编号、装订及归档等工作,使建筑工程的合同资料管理走向规范化、程序化.与此同时,比较分析建筑工程的实施计划与合同履行情况,并对合同的履行情况作出客观评价.通过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水平.

3.结语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已成为市场双方的最高准则,并是双方不可或缺的纽带.施工合同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应十分注重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通过多种手段防范风险的发生,包括建立健全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做好合同的动态管理工作、选派高素质的合同谈判人员以及做好合同的履行管理及评价工作等,以切实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科]

【参考文献】

[1]李人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基本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16):19.

[2]谷银芳.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08):323.

[3]魏胜利.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