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建筑设计理念的

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95 浏览:8526

【摘 要】青岛在一个多世纪的近现代历程里,建筑受到了西方文化强烈的冲击,城市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欧洲特色特别是的德国建筑的风貌.期间涌现出了各种类型的建筑,如宗教、行政、居住、文教、卫生、交通、金融等建筑,其中宗教建筑是对那个时期社会变动反映最灵敏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并且至今保存较好.教堂建筑作为一种以精神功能为主的建筑,虽然在数量上与居住建筑无法比拟,但若是就其在对建筑发展的意义和促进作用而言,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来看,都是举足轻重的.

【关 键 词】天主教堂;青岛;理念

1.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

1.1“天主”一词是16世纪耶酥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后,借用中国文化“至高莫若天,至大莫若主”将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因而在中国被称为天主教.取其至高无上,天之主宰的意思.天主教传入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托利所创建的聂斯托利派曾传入中国,史称景教、流行210年后绝迹于中原.1279年元朝建立后,天主教和聂斯托利派又传入,通称“也里可温教”,即蒙古语“有福缘之人”的音译,也称“十字教”,但流传不广,随着元朝灭亡又告中断[1].

1.216世纪,天主教随着西方殖义浪潮,再度传人中国.1551年12月,第一批耶稣会会士,葡萄牙派往亚洲的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到中国来他是耶稣会创始人之一,天主教会称之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他从日本搭葡萄牙商船抵达中国广东上川岛.随后,西班牙的包括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巴黎外方传教会的诸多传教士也纷纷进入我国.1582年8月,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抵达澳门.利玛窦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媒介,以天主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相融合作为传教方针,为天主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直至明末,耶稣会中国传教区已建立了13处传教会所,全国约有教徒15万.在官员和儒士中己不乏天主教教徒,其中较著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箔等人.清初,以耶稣会会士为主体的来华传教士基本上继承了利玛窦的传教方针.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等传教士在顺治、康熙两朝赢得信任,天主教有进一步的发展.1840年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传教士依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土地上到处设立教堂、修道院、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用各种方法传播、发展天主教.


1.3从20世纪初起,天主教内的爱国人士就针对中国天主教被外国势力控制的状况,主张中国天主教应由中国神职人员和教徒自办.但国家不独立、民族不解放,中国天主教也是无力摆脱外国势力控制的[2].

2.青岛天主教堂教堂建筑实例分析

2.1历史变迁.

在海滨城市青岛拟建的天主教堂原设计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在曾经发表过的设计图案上,拟建教堂高百米,高大壮丽,内部拟用金粉粉刷教堂屋顶,装饰豪华.可惜时逢德国纳粹极力备战严禁资金外流,而使筹款活动受阻,不得己而将原设计大加修改,乃成今日之形.资料显示,这座新罗马风式的教堂的施工方案对原设计做有若干改动.在曾经发表过的设计图案上,塔楼顶为座钟形,造型比较柔和,而建成的塔顶侧表现为较为冷峻的几何形式.据1934年《斯泰勒传教信使》载,在青岛修建一座天主教堂的计划花了近30年的时间才得以实现:“事情发端于安治泰的继任者朝宁镐主教.他曾委托传教使团的建筑师恩博仁神甫筹建一座三厅规格的哥特式教堂.然而日本人1914年侵占青岛后,一切计划都付诸东流.”这样,原来的哥特式设计方案被束之高阁,因为它与后期的青岛市容已经不甚相称.于是,由德国建筑师弗莱波尔神甫提出了一项新罗马风式的方案.教堂于1932年动工,是在原曲阜路小教堂基础上扩展形成的.1934年10月27日,天主教堂落成后,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并于翌日举行了新堂祝圣典礼[3].

2.2天主教堂景观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天主教堂沿南北向的浙江路面向青岛湾,与远处海中的栈桥形成对景,在道路景观设计方面,德国人很强调对景和借景.引入了欧洲城镇的设计手法,将重要建筑物置于放射状道路端点,是这些建筑自然成为焦点而起到对景的效果.这种以建筑或自然景观为道路街端景致的情况在青岛很常见,并且许多道路弯曲迂回,贯穿于丘陵、街市之间,自身也构成了秀丽的画卷,成为青岛城市特有的景观.由于青岛市区处于多丘陵地带,因此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些丘陵的存在,推敲建筑与这些山丘的比例关系.由于天主教堂不想青岛基督福音堂那样北靠群山,而只在其基地东面矗立着海拔不过百米的观象山,56米高的双尖塔楼保持了与东面山丘较好的比例关系,不但成为市区内地标性建筑,也延伸了从四面群山形成的天际线.这种在高坡地段布置有景观价值的重要建筑物的做法,满足了天主教堂作为青岛滨海景观的要求.

2.3建筑特征.

(1)青岛天主教堂总建筑面积1258.9平方米,是本世纪初青岛最宏伟的建筑,现保存状况良好.教堂地处市中心较繁华地段,天主教堂和五层(地下一层)的主教府围在高深的院墙内,教堂前为院内广场,地面铺设方形青石.天主教堂建成后,又分别在教堂南面建成三层的修女院,四层西式建筑的教会学校,五层的主教府,均为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样式,青砖砌筑,外观庄重质朴.使青岛天主教堂成为气势宏大的西式古典建筑群.现教堂东侧的四中教学楼己拆除,辟为四中操场.教堂西侧与主教府相连,从主教府的东侧房间可到达教堂的二、三层及钟楼上.

(2)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式布局,东西宽25米,南北长52米,堂内面积1500多平方米,地面铺设木质地板,可容纳千余人,由唱经楼、祭台、更衣室等部分组成,宽敞的大厅显得庄严、肃穆、神圣.其十字形平面图象征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身体.室内最南端是两层结构的唱经楼,从这里可以进入教堂外的前廊顶部和钟楼内.中殿即礼拜堂是信徒站立和跪拜的地方.交叉通道是教堂的横臂,为主教布道的场所.教堂北端是弥撒祭台,置放有各类精美的圣物.墙上装饰着耶稣、圣母玛利亚等神像.末端的圣殿,被称为奥室,在法文中是“枕头”的意思,这个部分被想象成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头所枕之处,是主教做弥撒时更衣的场所.教堂室内有青石石柱56根,柱径60厘米,立柱柱头是简化的科林斯柱式,柱头有着华美的刻纹,柱头刻纹纹饰丰富,有绞花纹、葡萄纹、树叶纹、花草纹等,共计25组.(3)青岛天主教堂为砖石结构,墙体为青石和青砖砌筑,其中青石墙体高1米,墙厚0.5米.教堂顶外部为重檐结构,屋脊高14.5米,采用我国古代建筑中抬梁式木屋架,内部的拱顶工程为仿罗马石造形式的肋骨拱.立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罗马风风格,三段式处理,且有半圆券列柱作为罗马风教堂常用的立面构图母题.突出于山墙面的外廊和带有中式风格的水平檐口线脚划分为三段式.立面下段的外廊是由三对罗马塔斯干柱式与半圆形拱券组合而成,三个券柱式拱门各对应一处入口,正中的主门直通中厅,东西两侧为边门,均装以红漆木门.中间一段为圆形窗,似哥特式教堂的玫瑰窗,因被女儿墙遮挡,故立面上并不突出;最上段是一组经过变化组合的三角形山花.

(4)外廊的柱头和拱券等细部带有罗马风的明显特征,同时采取后期哥特式教堂的处理方法将钟楼置于立面的两侧,即位于前廊后部的位置.钟楼为三层楼结构,高22.5米,大筒瓦覆顶,屋顶线条均匀流畅,样式别致.两钟楼间矗立着高为25米的三脚架作为建筑的外形装饰,三脚架中间装饰着神完,顶端十字架巍峨云端,通高21米,原来还立有测量风向的“向风若翔”风标一一铁鸡.钟楼下方各开设一耳室与礼拜大厅连通,这样与外廊三拱门形成五开间.整座教堂的外观形式更多带有罗马风教堂的特征.

(5)西方古典天主教堂按照教会举行仪式的规定,将西立面作为主立面.由于建筑结构需要,侧廊必须升高至抵住中厅拱顶起脚,高度与中厅接近,从而侧高窗被取消.天主教堂在西立面侧廊端部设置一对钟塔,逐渐形成两钟塔夹峙中厅山墙的双塔式对称构图,西立面注重强调垂直的方向、注重装饰雕刻,并且采用大量古典柱式装饰,形成光影变化丰富,虚实对比强烈的连续券柱式空廊.

3.结论

青岛教堂建筑的部分旧堂资料保存至今,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对青岛教堂建筑的历史发展、建筑形制和现存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本文不仅只是对青岛教堂建筑进行介绍,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它们的历史沿革和形制发展状况,概括总结出青岛近代教堂建筑所具有的一些建筑特征,目的在于为青岛近代教堂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建议.这是建筑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有助于对建筑发展变化成因及其发展趋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堂建筑的发展演变、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