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专利管理机制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32 浏览:131618

【摘 要】专利权代表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高校是汇聚科技人才之地,因而也是专利成果相对集中的重要产地.新建本科院校同原本科院校相比,科研基础比较薄弱.通过对上海电机学院升本以来的专利管理机制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完善新建本科院校专利管理机制的建议.

【关 键 词】新建本科院校;专利;管理;电机学院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的源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等,其中专利权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最有价值的知识产权.高校是汇聚科技人才之地,因而也是专利成果相对集中的重要产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原有的专科院校大部分已经通过合并等形式过渡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同原本科院校相比,科研基础比较薄弱,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比较淡漠.因此,如何制定一套相对完善和行之有效的专利管理机制,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一直是业内近几年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上海电机学院于2004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是以工为主,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高等院校.“窥一斑而知全豹”,本文拟从该校专利管理机制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出发,对新建本科院校的专利管理机制问题进行探析.

一、上海电机学院专利管理机制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专利管理设置从无到有,采用挂靠模式

自2004年升本以后到2008年以前,因学校专利申请数量较少,学校既无专

门的专利管理机构,也无专门专利管理人员,专利管理工作由科研管理机构负责横向课题和成果转化的工作人员兼任.2008年以后,学校开始采用挂靠模式,在科研管理机构安排专人负责专利管理工作,专利工作开始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

但是,由于学校专利工作仍处于量的累积阶段,随着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多,专利管理人员逐渐处于疲于应付一系列专利申请、授权、费用结算及资助等日常事务状态,缺乏对专利质量的控制和过程管理,更无暇顾及其他专利事务,这对专利的科学、有效管理形成阻碍.

(二)专利规章制度从激励到保护,不断完善

升本以后,学校在专利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保护、激励措施的建立和完善方面,

一直在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和努力,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专利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科研工作奖励办法》、《科研分值计算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以及《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等,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的保护和专利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却不可避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相关制度体系还有不尽完善之处,比如,未建立课题事前事后申报制度、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制度、知识产权保证书制度以及人事管理中与专利相联系的评价制度等等;另一方面,缺乏制度执行力是学校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上述已建立的制度条款具体详尽,基本上已囊括了所涉内容的方方面面,但很多内容却并未得到充分执行,使得一些制度形同虚设.

(三)专利宣传教育从忽视到重视,成效明显

专利宣传教育对于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专利保护意识、激发其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以及保障学校专利管理政策的实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升本以后至2008年以前,由于专利意识还比较薄弱,专利宣传教育工作并未得到重视.2008年起,随着学校专利保护意识的加强,开始逐步重视专利的宣传教育工作,比如,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专利知识讲座和咨询、每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宣传普及专利知识等等.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学校科研人员的专利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创新积极性大大提高,学校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

应该说,上述这些专利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力度和深度都还欠深入,致使学校很多科研人员和管理者专利保护意识仍然缺失,专利保护政策得不到贯彻执行.比如,有些科研人员至今还不知道自已研究的课题和形成的论文可以申请专利,或者申请专利时已经先行发表文章;多数教师只关心自已的课题能否得到批准,能得到多少经费,至于合同中的专利问题根本不在乎;在学校很多领导和管理者眼中,科研成果的数量要比专利重要得多等等.

二、完善新建本科院校专利管理机制的建议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是高校对专利进行有计划地组织、协调、谋划和利用

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机构设置、规章制度、激励措施、保护政策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内容.[1]因而,新建本科院校专利管理机制也应该包括这几项内容.

1.完善新建本科院校专利管理机制的原则

(1)保护与激励并行原则.专利保护是为了防止专利流失而所做的防范性

工作,专利激励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鼓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两者不可偏废.在高校制定保护政策时要注重考虑科研人员的利益,且不可为了保护而挫伤创新主体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在制定激励政策时也要注重保护单位利益,且不可为了激励而忽视保护,从而滋生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2)重视专利质量原则.在专利管理中应该重视以质量为导向,努力在专


利质量与数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保证专利质量的基础上才考虑数量.应当明确学术科研的最大价值是质的深入,而不是量的产出.[2]

(3)促进专利转化原则.在专利管理中应改变过去只重视对专利的考核与评价,忽视专利的现实转化的做法,建立高效的专利转化机制,提高专利实施转化率.

(4)领导人介入原则.高校专利工作做得好坏与高校领导与管理人员的重

视程度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日本,一般的高校都由高层管理人员专门负责专利管理事务,有些高层管理人员还是专利管理的专家.2.完善新建本科院校专利管理机制的内容

(1)设置专利管理专门机构.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专利成果数量越来越多,专利管理工作量随之越来越大,结合学校专利质量不高以及实施转化率低等问题,建议设置专利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必要的设备以及经费进行管理.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成立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全面负责专利保护与管理和技术转移工作.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专利质量的产出,另一方面可有效推进专利成果转化.另外,可借鉴日本经验,引入领导人介入制度,在专利管理机构上设立学校“知识产权领导小组”,作为学校专利重大事件的决策机构.

(2)完善专利规章制度,并加强制度执行力.如前所述,新建本科院校相关制度体系还有不尽完善之处.一方面,应当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制度、专利评估制度以及人事管理中的专利保护和评价制度等等;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制度执行力的好坏是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有专家曾经说过:“中国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的不折不扣地执行.”有了好的制度,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才能发挥管理的最大效能,才能完成各项管理目标.[3]

(3)加强专利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如前所述,新建本科院校专利宣传教育工作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力度和深度都还欠深入.为扩大专利影响,强化专利意识,并加强专利管理,还应该针对不同主体采用多种手段以制度化的形式深入加强专利宣传教育,如,针对科技创新人员,可以定期进行专利知识培训,使他们逐渐形成专利保护意识;针对在校学生开设专利课程,使他们在学生阶段就具有专利意识,并在校园中形成专利文化;针对专利管理人员,可以定期派送他们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种专利知识培训,以不断更新专利知识和提高专利管理水平;针对学校领导和其他管理者,可以定期进行系统的专利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专利法律法规,提高对专利工作的重视程度;等等.总之,通过宣传教育工作,使学校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