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空乘专业“非对口专业就业“的与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54 浏览:15088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对航空怎么写作类人员的需求量极大,但急剧扩张的招生规模、遍地开花的职业培训机构及各大航空公司不同的招乘方式等因素,造成了高职高专空乘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而引申出“非对口专业就业”的问题.本项目将对目前高职高专空乘专业就业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评估学生就业后的满意度,重新审视如何合理地引导高职高专空乘专业学生更好地完成“非对口专业就业”.

关 键 词高职高专空乘专业非对口专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民航学院等院校率先开办高职高专空乘专业以来,我国已约有300所各级各类院校招收空乘专业学生,按每所院校每年招收50名该专业学生估算年均培养专业人才1.5万人.此外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民航业2010年、2011年分别新增飞机180架次、167架次.按每架飞机配备20人计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3500人次,供需关系失衡严重,每年空乘专业毕业生至少有80%无法实现“飞天梦”.

1高职高专空乘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利用调查、回访、座谈等研究方法从“就业地区”、“就业单位性质”、“薪金水平”、“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七个维度具体了解空乘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1.1数据获取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对目标研究院校2008届、2009届、2010届学生随机抽样调查产生.该调查通过现场访谈、电子邮件、询问等形式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21份,有效问卷897份,回收率92%,有效率97%.在有效问卷中空乘专业学生870人,占样本总数96.98%;有27位学生为转换专业,占样本总数3.01%,样本结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2“就业地区”及“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1)现阶段学生流向不同的地区就业,包括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省会城市(武汉、南京、杭州、济南为代表)、其他非省会城市(苏州、宁波、青岛、厦门为代表),其蕴含的机会效益有所不同,通过分析能了解空乘专业学生在就业地区方面的选择偏好,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2)学生选择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包括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知名国企或外企、知名私(民)企或国有中小型企业、中小型私(民)营企业、灵活就业(出国、创业、升学)等其工作环境和待遇有明显不同,则更能体现高职高专这一即将走进社会的群体的职业期望.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空乘专业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性质方面具有多样性,没有盲目地将“空姐”、“空少”作为自己就业的首要目标,“公务员”和那些发展规范、薪酬合理的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对他们都有颇高的吸引力.但那些中小型私(民)营企业所提供的工作机会却很难学生们的关注.访谈中发现他们最看重首次就业能在较好的公司平台工作,学习掌握关键技术知识,并获得所在行业的第一手业务资源.此外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少部分学生抱有“要么上天、要么待业”的情况.

1.3“薪金水平”及“专业匹配度”分析

(1)薪金作为劳动价值的体现和基本生活的保障,是学生较为关注的重点话题,在调查中发现,第一年平均月薪收入2500~3500元之间占比较多,占比第二的是那些顺利成为“空姐”、“空少”的学生,他们表示虽然平均月薪在5000元以上,但工作压力大、强度高,薪酬满意度低.其次是1500~2500元.而此外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示薪金水平低于1500元.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2)专业匹配度是就业主体通过就业后自我回溯的定性指标,记录学生首次工作的实质内容为评判标准.但在国家宏观政策加大民航业发展的背景下,2011年起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加大了扩张力度,加强了人员招聘的力度,直接表现为2009、2010届空乘专业学生的专业匹配程度较2008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1.4“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就业满意度是就业主体对现在从事工作的心理满足程度;职业发展前景是就业主体在选定的领域里,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可以分为:顺其自然型、努力发展型.就业方向是对学生签署《就业协议后》的首次就业单位统计.调查中笔者发现,受访者对首份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对现在工作不满意或不太满意者近总人数的60%,其中还有8%的学生认为“很差,完全不是我想要的工作”.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时会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地学习技能和知识.对学生就业方向统计的结果显示,目前空乘专业学生就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多样性.调查结果如表5、表6所示.

从表5、表6研究中可以看出,高职高专空乘专业就业现状具有以下特点:多选择国内一线城市和各省会城市就业.主要因为学生们受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认为在这类地区工作机会多.可不容忽视的是,这类地区是国内外优秀人才聚集地,高职高专学生面对充分竞争时往往处于劣势.在面对空乘专业就业机会时,可能又会因为宏观政策导向、自身形象、外貌、体能等客观条件影响名落孙山.对于就业单位多青睐于知名国企或外企、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而中小型私(民)营企业则备受冷落.学生们对工资收入水平、个人未来的发展和晋升关注度较高,对是否匹配个人所学专业方面则关注度不高,并且学生能够认识到能否对口就业很大程度受航空公司当年的招聘计划决定,这一方面说明学生能够关注市场上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进行有效尝试.另一方面也说明空乘专业的就业推介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们普遍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不高,问题多集中在薪酬、工作强度、公司内部环境等方面.但更进一步研究发现,学生多认为应以“顺其自然”的方式进行职业发展,正是这种缺乏主观能动性的观念造成学生们缺乏工作的热情,如果用人单位又缺少最起码的后续职业培训的话,那么势必会造成学生们对于现在工作的不满.学生的就业流向呈现多样性,其中真正对口就业比例不到40%(如遇行业调整则对口率更低).2高职高专空乘专业“非对口专业就业”原因分析


2.1从空乘专业学生的角度分析

(1)自身定位不准确,择业时没有端正自身就业观念.“空姐”这个职业开始时总和“高薪”、“潇洒漂亮”、“环球旅行”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中空乘人员表面光鲜的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艰辛,“航空性中耳炎”、“航空性鼻窦炎”、“变压型眩晕”等等职业病更是让那些心怀梦想的学生们知晓了现实的残酷.因此当这层神秘面纱被揭开后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产生消极或失望的情绪,逐渐开始厌倦直至重新选择就业岗位.

(2)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忽视综合素质的提升.空乘专业学生在就读该专业前学校对学生外貌、身材等方面要求较高,然而部分学员片面地把外表作为就业选拔的唯一标准,把能否顺利就业寄希望于走捷径而忽略了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只注重形态礼仪方面的课程,不注重学习其他课程和辅助技能,特别是外语课程学习,认为只要有好的形态礼仪就算是达标.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基础知识、英语口语、电脑操作、人际交往、沟通能力都有待加强.在跟踪回访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的外貌条件较为优秀的学生却在空乘招聘复试的过程中惨遭淘汰,说明学生自身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2从高职高专院校的角度分析

(1)空乘专业招生院校泛滥,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当下就业环境.空乘专业所属的乘务类专业被列为交通运输类专业,相较于飞机维修专业、飞行技术等专业而言技术门槛明显偏低,属于典型的低端技能应用型专业,所以办学门槛较低,但开办该专业却能为院校带来经济价值和形象价值方面的提升.粗略统计目前开设空乘专业院校300余所,平均年招收生源逾万人,远高于同时期空乘岗位增长数量,从客观因素上也增大了学生们“非对口专业就业”的比例.

空乘专业本质上属于现代怎么写作业,虽不生产产品,确要提供高质量怎么写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民用航空器的性能、结构、使用方法等基本民航知识,还要熟悉医学救护、社交礼仪、地理常识、旅游餐饮、风土人情、心理学等技能.可以说空乘工作是集怎么写作员、安全员、播音员、导游、护士、厨师等多种职业为一体的特殊职业.但到目前为止,全国空乘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自发形成了“理论+实操”的培养模式,开设的课程也大同小异,以民航概论、民航怎么写作心理学、民航乘务英语、空乘实务、形体礼仪为主.显然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市场需求,所以空乘教育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怎么写作意识和怎么写作能力,应逐渐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主攻方向.

(2)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师资力量.作为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空乘专业,需要大量的实习教学设备,如模拟客舱、模拟飞行环境、水上救生设备、各种应急设备.学校要购置这些教学设备无疑要负担高额的成本,显然会有很多学校无力承担.即使一些优质院校有能力,可如果办学规模达不到一定程度,产出比过低也会抑制学校购置教具的步伐.正是这种情况造成很多空乘专业的学生没机会接受正规的实践教学.

此外,一线教学老师中具有空乘工作经验的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无专业背景的老师改行充当.尽管这些老师能够把书本上的内容知无不尽地传授给学生,但一些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例如提醒带婴儿乘机的母亲在起降时给婴儿喂奶、婉拒客户不合理要求、安抚旅客的激动情绪等等,只有真正有过空乘经历的专业人员才能把第一手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们,而且这些宝贵的经验还能启发学生未来在不同岗位上解决问题的潜力.

2.3从航空公司的角度分析

由于民航业的垄断性和空乘岗位的稀缺性,使航空公司具有了绝对的话语权,而且现阶段大部分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满足航空公司的用人需要,造成航空公司近年来的人才引进工作基本以社会招聘+短期培训的方式完成,如果各大院校日常又不注重与航空公司建立长期联系,那么航空公司完全不需要或不屑与院校沟通合作,客观上又让学生在就业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3高职高专空乘专业“非对口专业就业”的对策

3.1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空乘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入学分数低,文化底子薄,学习不努力,有些还存在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习惯,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学生仅仅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何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笔者认为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不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同时也能树立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一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会反促学生更好地认清自身发展方向及对职业规范的认同.经过积累的良好习惯会让人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合理安排时间,从而奠定学生成功成才的基础.

3.2注意树立学生综合怎么写作意识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目前空乘专业学生“非对口专业就业”的岗位多集中于技术门槛低的怎么写作型行业,然而空乘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要面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旅客提出的各种挑剔要求,还要提供及时周到的怎么写作,必要时还要协助旅客克服旅途中的焦虑.以上这些都是综合怎么写作的体现,这种综合怎么写作意识可以说在整个怎么写作型行业里基本都是通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怎么写作意识尤显重要,应该成为今后教学的主攻方向.

3.3严格控制招生规模,真正做到优中选优

最近10年是我国民航发展的“黄金十年”,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就包括了空乘专业,而快速发展背后却是培训市场行业规范的缺失.学校只注意扩招带来的收入,不加约束地盲目招生,却忽视了人才供需的转变以及国家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再加上空乘人员的来源的广泛性,现阶段真正留给空乘专业的份额相对较小.所以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大院校必须深入调查真正的市场需求,严格控制招生的规模,加强各开办空乘专业院校间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对于那些报考空乘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资源的紧缺无形中又会倒逼各院校严把生源关,优中选优地进行学生录取.

3.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引进外训机制

现阶段各个高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所聘任的空乘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却缺乏空乘实务经验的教师.对于曾在一线工作过的航空职员有因为学历、教师资格或薪酬等多方面原因不愿到院校任教,进而造成各个高校很难组建起一支经验丰富又具备实战经验的教师队伍,无形中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院校应因地制宜地主动改变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外部人才引进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短期集中授课的方式邀请航空公司为现有教师补补专业课.

3.5加强校企联系,努力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目前已开设空乘专业的院校大部分不是民航类院校,不具备航空行业背景,而且与各大航空公司鲜有交集,造成院校的招生、培养都忽视了最终用人单位——航空公司的真实需求,两者之间出现严重的断层.所以作为院校来说应花大力气了解人才供需的具体流向,以及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参与到招生、培训、就业等环节中来.除此之外院校还要广开渠道,从怎么写作型人才推荐入手努力为学生打开就业之门.

4结束语

又是一年毕业季,2013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699万之巨,可以想象多么激烈的人才竞争正在上演,看着那些即将迈出校门的空乘专业学生心中不由得生出疑问:又有多少学生今年不能“上天”?他们的去处会是哪里?所以明确市场需求,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才能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全面、科学地持续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