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军用运输机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084 浏览:103826

什么是军用运输机?它怎样分类?

所谓军用运输机是专门运送人员、武器装备及其它保障物资的飞机.它有较完备的通信、导航设备,能够在昼间、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具有较强续航能力和较大载重能力.军用运输机按其所担负的使命可分为战略运输机、战术运输机和战略/战术运输机三种:按照飞行重量和载重可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运输机;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活塞螺旋桨、涡轮螺旋桨、涡轮风扇、桨扇动力等多种;从升力方式上分固定翼运输机和运输直升机.我们所说的“大运”,是对大型军用运输机的俗称,而非学术名词,专指军用、重型、固定翼、战略或战略/战术运输机,飞行重量超过150吨,载重量超过40吨,航程超过5000千米.

大型军用运输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在各阶段有哪些代表机型?

大型军用运输机是在民用运输机和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用军用运输机的出现比轰炸机晚了近20年,其雏形出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型军用运输机迄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技战标准.

——活塞螺旋桨阶段.主要技术特点:装有多台活塞螺旋桨发动机,平直机翼,机身与民航客机差别不大,全金属机体,载重量较小,一般不超过10吨,速度较低,一般不超过400千米/小时.代表机型有英国的维多利亚,德国的Ju-52/3M,美国的C-47、C-54、C-82、E-124等.其中,C-47是在DC-3民航客机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的,是螺旋桨时代最著名的军用运输机.1949年首飞的C-124“环球霸王”Ⅱ堪称活塞螺旋桨时代的绝唱,飞行重量达到223吨.

——涡轮螺旋桨阶段.主要技术特点:采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大部分装2台),悬臂式上单翼平直机翼,圆形截面机身,货舱内有装卸设备,驾驶舱有增压和空调设备,配备较完善的自动驾驶仪、通信设备、导航设备、雷达以及敌我识别器等,绝大多数为战术运输机,起飞重量大多为50-70吨,载重量一般为15-20吨,巡航速度450-75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在6000千米左右.代表机型为苏联安-12、安-22,美国C-130、C-133,中国运-8,英国A.W.650,法德联合研制的C-160等.其中,安-22是涡轮螺旋桨运输机中的另类,是唯一的战略运输机,飞行重量达250吨,载重量80吨.由臭鼬工厂设计的C-130“大力神”是这个阶段最负盛名的运输机.

——涡轮风扇阶段.技术性能:最大起飞重量150-405吨,有效载重40-150吨.最大巡航速度800-950千米/小时,航程4000-11000千米,升限约为10000米.基本设计要求:载重量大,航程远,具有较快的巡航速度;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能在缺乏航行保障的航线上飞行;仅依靠机上设备就可快速装卸大型设备和武器装备.在苏联解体前,只有美国和苏联研制涡轮风扇式大型军用运输机.代表机型有:美国的C-141“运输星”、C-5“银河”,苏联的伊尔-76、安-124、安-225.苏联解体后,伊尔-76的研制归俄罗斯,安-124、安-225的研制归乌克兰.

——战略、战术空运结合新阶段.这一阶段与涡轮风扇阶段的分野,体现在总体设计思想和运输机的军事使命上,突出特点是兼顾战略运输和战术运输的需要.另外,信息化程度高也是战略/战术运输机的重要特点.动力可以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也可采用桨扇驱动.最具代表性的机型是美国的C-17“环球霸王”Ⅲ,无论起飞重量、载重量,还是技术先进性、总体设计思想,都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乌克兰的安-70设计上体现了一些战略/战术运输机的特征,但前程未卜,载重量也偏小.欧洲的A400M和日本的C-2尽管在设计上也追求战略与战术空运的结合,但最大载重、飞行重量、航程等都难以达到“全球机动”的标准,不够典型.倒是中国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的运-20,无论是设计思想,还是技术特征、性能参数,与C-17都有一拼,属于典型的战略/战术运输机,很有时代气息.

为什么战略/战术运输机成为大国发展军用运输机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成为战争的主要样式,突出表现在战争的目的性更明确,战争的规模、区域、时间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战斗、战役、战略的界限逐渐模糊,战场布局也打破了传统的线式配置,战争节奏快、时间短.这就要求战争双方更加快速、大量、直接地向前线投送兵力、武器和作战物资.谁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一线投送更多力量,谁就更能够赢得战场主动.

鉴于此,在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设计上要求:航程远(5000千米以上),载重量比较大(40吨以上),能运送大型武器装备(如主战坦克),可以在简陋的前线机场起降与装卸.海湾战争以后,大型特种作战飞机的作用日渐突出,要求以军用运输机为基本平台,衍生出各种特战飞机.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也要求军用运输机能够在复杂地域和复杂条件下执行任务.

当今如果再发展战术、战略泾渭分明的军用运输机,则不能够适应战争形态转变,增加部队勤务保障工作的复杂性,甚至贻误战机.

与大型民用运输机相比,大型军用运输机在总体布局上有哪些特点?

今天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与民用运输机相比,在总体布局上已经有了很大差别,两者之间的通用性已经变得非常之低.其主要特点如下.

◆上单翼布局.这样布局的好处是:让发动机有足够的离地高度,防止异物吸入,保证飞机在土跑道上起降;使货舱地板尽量靠近地面,腾出翼下空间,方便物资装卸.

◆采用后掠机翼、超临界翼型和T型尾翼.后掠机翼是为了满足亚声速巡航的需要(注:亚声速是指M0.4到临界M数之间的速度范围).超临界翼型主要是为了提高临界M数、提高巡航速度.T型尾翼主要是为了让平尾避开机翼产生的下洗流的影响.

◆粗大机身,机身截面呈向上方收缩的矩形,或者呈梨形.这主要是为了满足装载大尺寸重型装备的需要.◆机身尾部上翘,并设有大舱门,当货舱后门放下后,坦克、车辆可直接进舱.

◆采用多轮多支起落架和低压轮胎,以便飞机在松软道面上起降和滑行.

◆发动机被安装在机翼下面的吊舱内.在飞行中发动机可以为机翼卸载从而减轻机翼的结构重量:发动机可在湍流中飞行时提供振动阻尼:发动机的维护和改装更加方便;飞机在地面滑跑或贴地飞行时,地面沙砾、尘土等杂物不容易吸入发动机.

◆广泛采用多种增升装置和技术,如前缘襟翼、后缘襟翼、吹气襟翼、涡流发生器、动力增升技术等,以增大飞机起飞着陆时的升力系数,缩短起飞着陆滑跑距离.

发展大型军用运输机所需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发展大型军用运输机,需要一个技术群的支撑,绝对不是依靠几项所谓关键技术就能解决的,其技术覆盖面几乎涉及到国家工业体系、科研体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概念.

如果把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看作一个系统工程,所需技术可分为四大类.

◆前提技术.指研制飞机平台所需要的技术群.

◆载荷技术.指安装在飞机上的负载所需要的技术群.

◆基础技术.指为飞机研制提供基础性支持的技术群.

◆相关技术.主要指为飞机产业配套的技术群.

与飞机平台研制直接相关的技术主要有十类.

◆总体设计技术.涵盖了飞机总体布局与参数优化,全机气动力综合设计,动力装置与飞机的一体化设计,新材料和新工艺,飞机性能和经济性的权衡,战术性能与技术性能匹配等等,是决定飞机优劣和项目成败的关键.

◆气动技术.主要决定飞机的气动性能,是飞机设计、发展的基础.

◆动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和任务能力,同时也决定了飞机的经济性、可靠性、保障性、环保性的主要指标.

◆结构与强度技术.既要满足飞机结构强度的要求,又要满足气动、推进系统、机载设备的技术要求,还必须与材料、制造、试飞等技术协调发展.

◆机电系统技术.机电系统是飞机上“摊子”最大、内容最杂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电源系统、第二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空降/空投系统、货运系统、机轮刹车系统、空中加/受油系统等,在这个领域大型飞机与一般的战斗机有不同的技术特点.

◆航电系统技术.航电系统是对各种信息采集(传感器/数据链)、信息处理、信息管理、信息显示设备以及相应软件的统称,其先进性与否,决定了飞机的信息化能力.

◆飞控系统技术.主要解决一个飞机“好飞不好飞”的问题

◆材料技术.关键是材料体系建设.目前军用运输机上,传统的金属材料铝、钛、钢及高温合金等仍占据主流.

◆制造技术.最突出的是大型结构件的制造问题.

◆试验与试飞技术.这是飞机研制中,风险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关联度最高的工作.

为什么说空运是空军的基本使命?历史上有哪些“空运制胜”的战例?为什么说“大运”是战略空军的标志之一?

自空军诞生之日起,空运就成为空军的一项基本使命和重要职能,之所以如此,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战争的本质要求.信息、火力、机动是军队战斗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火力是杀伤敌人的最终手段,机动和信息是充分发扬火力的前提条件.“机动是战术之魂”,没有广泛、快速、大幅度的机动,战争就失去了“灵气”.二是空运具有其它运输方式不具备的优势.空运速度快,现代运输机的速度达到800-1000千米/小时,是陆上工具的10倍,海上工具的20倍.空运输送距离远,战略运输机的航程都在5000千米以上,经过空中加油,可全球到达.空运不受地形地貌限制.现代空运输送量比较大,大型武器装备和重要作战物资均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投送到关键地域.因此,空运尤其是战略空运已成为与空中作战并列的两项空军基本使命.

历史上“空运制胜”的战例很多,许多战例都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巨大作用,有的甚至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二战时期著名且成功的战例有:德国进攻荷兰作战,德国组织的杰米扬斯克空中解围行动,盟军出动3000多架运输机的诺曼底伞降作战,美国和中国组织的“驼峰运输”,以及战后由美、英联合组织的“柏林大空运”等等.进入涡轮螺旋桨时代,空运的规模更大,对战局的影响更关键,大国组织实施的战略空运更是无一失手.比如,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中的空运,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战略空运,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的空运,1983年美军入格林纳达,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从1990下半年到1991年初的“沙漠盾牌”行动等.

说“大运”是战略空军的标志,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大运”是一流大国“一定拥有”、二流大国“最好拥有”的东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国的利益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维护各自国家利益,是军队必须承担的使命,而远程空中投送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基本条件.目前美军拥有各型战略运输机约500架,具有每天8000万吨千米的运输能力;俄军战略运输机约370架,每天运力6000万吨千米.他们都能够在一个波次内将一个重装旅投送到5000千米之外.可以说,大型运输机与其它远程平台、远程打击武器一起,构成了美、俄战略能力的基础.“大运”不仅满足战争及传统军事行动的需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同样离不开大平台的支持.“大运”的军事意义在于:它是战略机动的前提,快速反应的条件,特种平台的基础,勤务支援的手段.因此,没有或缺少大运的空军不是战略空军,没有或缺少大运的国家不是一流军事强国.


以大型军用运输机为基础平台.还能衍生出哪些特种飞机?

海湾战争后,有几种装备被称作“军事力量倍增器”,像空中预警指挥机、空中加油机、大型电子战飞机等,被统称为特种飞机.这些特种飞机均需要较长的留空时间、较远的续航能力、较大的机内空间和充足的动力保障.特种飞机往往装备数量不大,但战场作用巨大,属于“关键的少数”,专门为此研发飞行平台又不划算,因此,各个国家都采用以现成大飞机为基础平台的办法,来衍生发展特种飞机.

以“大运”为基础平台,可以衍生的特种飞机主要有:大型空中预警机、大型空中加油机、大型电子战飞机、大型反潜巡逻机,以及其它新概念飞机.

没有预警机就无法组织大规模空中战役,也无法实施信息化联合作战;空中加油机是现代空军远程作战、持续作战的保证;大型电子战飞机往往担负着战场监视、战略电子侦察、战略电磁压制等重任:针对战略核潜艇的战略反潜日益重要,战略反潜巡逻机可对核潜艇形成“察打一体”的作战能力.

以大飞机为基础平台的新概念飞机发展前景也不可小觑,有可能对现有军事体系产生颠覆性影响.比如,美军曾提出在C-17运输机上装载8()枚导弹成为“武器库”飞机,实施防区外打击:美军在波音747基础上研制的ABL激光炮战机,提供了全新的反卫、反导思路.

运-20的研制具有什么意义?

运-20是极为复杂、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它的研制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标志着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标志着中国正迈入世界一流航空强国的行列,也标志着中国科技和制造业水平的全面进步.

运-20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巨型复杂工程之一,对于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目标的实现,将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运-20作为远程力量投送平台,将加快推动中国空军由战术空军向战略空军的转型;作为基础空中平台,将衍生出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特种飞机,让中国的空中力量更加强大,军事运用手段更加丰富,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赢得主动.

运-20工程,是“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一次伟大实践,必将作为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中的重大成果而被载入史册.对于“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意义重大.

运-20的研制,必将成为一次影响巨大的“正能量”传播,对于振奋国民信心,凝聚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普及航空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具有独特而积极的作用.

运-20将是一张崭新的国家名片,镌刻着惊天动地的中国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