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之鱼类养殖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74 浏览:19636

摘 要: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而我国在其中的鱼类增养殖发展相对比较快速.

关 键 词:水产养殖鱼业海水

一、引言

我国的鱼类增养殖业包括养殖和增殖二个部分.鱼类养殖包括池塘养鱼、河道养鱼、湖泊水库养鱼、稻田养鱼、工业化养鱼、港养等;鱼类增殖包括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与海域等)鱼种人工放流增殖、水域养殖环境保护和自然增殖等.鱼类养殖包括以下四个阶段:通过鱼类人工繁殖取得鱼苗;鱼苗经过数十天至数月培育成鱼种;鱼种经过数月或经1~2年养成食用鱼;食用鱼经挑选培育成供繁殖用的亲鱼.池塘养鱼则完整地包括上述四个生产阶段;而河道、湖泊和水库养鱼、港养往往由池塘供应鱼种,养成食用鱼.至于鱼类增殖中的鱼种人工放流,其鱼种来源也是由池塘养殖供应.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技术精堪,是世界上养鱼最早的国家.从单一养殖种类转到多种鱼类混养,是我国养鱼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使我国的养鱼业跨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明朝时,我国的池塘养鱼已从粗养逐步向精养发展.建国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产量以捕捞为主,占78%.第二阶段:徘徊阶段,1958—1979年.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养殖业所占比例逐年快速增加.在世界上,水产品的增长绝大部分依靠海洋,而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养殖业.形成我国水产的特色.

21世纪是由绿色革命向蓝图革命的世纪,是生物技术大发展的世纪.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我国的鱼类增养殖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机遇,在改革中寻求发展,迎接21世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强劲挑战,实现鱼类增养殖业的现代化.

二、我国海水养鱼业的热潮及发展趋势

我国海水养殖主要对象变化势态.海水鱼类养殖长期落后于藻类、贝类及虾类,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展迅速,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以网箱养殖为主的海基型养殖,和以水循环及水质控制为特色的养殖工厂为主的陆基型养殖,有了长足的发展;养殖种类越来越多,大黄鱼、牙鲆、大菱鲆及花鲈等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先后突破,但鲷鱼类、石斑鱼类等种类的人工繁殖和苗种批量培育尚有许多难关,多数优良种类的苗种供不应求.在海洋鱼类资源枯竭,渔场面积收缩小,海产鱼类日显短缺,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海水鱼类养殖将成为我国21世纪海水养殖业的主要热点,乃至海洋产业的主要台柱之一.

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发展清洁、安全、健康、高效的水产养殖业,使其既能满足需要又不至于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目前,工厂化养鱼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解决养殖业与环境和谐问题的出路之一.因此,在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将是前提条件,封闭式内循环养殖方式已成为发展方向.工厂化养鱼中的技术关键是养殖用水的净化处理及重复利用,即建立循环水养殖系统.如何保持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生态平衡,有效清除养殖鱼类排泄的有机物和氮等有害物质是一个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现行应用较多是物理沉淀结合生物膜处理方式,生物膜处理中,温度、盐度、营养盐含量、溶解氧浓度是影响硝化过程的关键因素.与流水养鱼相比,循环水养殖系统的pH值较稳定,水质更好,而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资源,同时降低了成本.特别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用水量少,对周围环境没有污染,同时也减少了外源水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封闭式内循环养殖系统有几个条件是必备的:①循环水尽量提高速度,以每小时1~3次为宜;②使用筛选分离培养的土著菌种净化水质;③补充纯氧;④臭氧杀菌;⑤建立免疫防疫体系;⑥使用高效饵料,饵料系数在1左右;⑦在循环过程中滤除悬浮物;⑧苗种的种质与生长速度.

三、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极大地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其产量居世界首位,最高年产量达2.1×105t[1].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1988年筹建了世界最大的养鲍工厂,1993年扩展到88000m2,1997年创造了RHD鲍育苗新工艺,确保了苗种质量,养殖成活率由10%提高到80%,年产量340t,产值1.5亿元,创汇1700万美元.与此同时,牙鲆的工厂化养殖开始形成,1990年以后牙鲆工厂化养殖初步规模,一般产鱼10~15kg/m2,市场销售在200~300元/kg.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海水循环式养殖系统,建设模式比较先进,除生物净化外,还设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2001年山东莱州明波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海水工厂化内循环养殖的技术研究,系统中采用了高效过滤、泡沫分离、生物净化、臭氧消毒、温度调控等先进技术.

结语

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种质检测技术研究和种质标准制定严重滞后.必须尽快研制主要养殖对象的种质鉴定技术,制定种质标准,加强管理.要建立现代化的海水养鱼业,就必须大力提高种苗科技水平;要产量,更要质量;要增大投入,更要提高效益.为此,大力选育良种乃是必由之路.而良种的育成绝非短期行为所能周效,必须下决心及早攻关.使传统的育种技术和现代的生物技术结合,有可能在不太长久的时期内选育出新的优异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