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农村经济状况调查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61 浏览:20889

【摘 要】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了灵宝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如收入水平、外出务工、经济组织、农业投入以及住房现状等,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本发展制度建设、走现代化农业特色道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等.

关 键 词:调查研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为了掌握灵宝市农村经济社会真实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我们灵宝市委党校教师组成“科学理论下基层,求实求效促发展”专题调研组,于2013年1月5日―6日分两组到灵宝市大王、城关、朱阳、西闫等四个农业乡镇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每个乡镇抽取两个行政村作为样本,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好的村和中等状况村各一个,调研活动采取了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以及走村入户等形式,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资料.我们在调研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灵宝市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现状:

两天来,我们分组走访了大王镇的沙坡村和凤沟村,城关镇的牛庄村和五龙村,西阎乡的西邱村和常阎村,以及朱阳镇的小河村和杨家河村.发出215份调查表,收回问卷211份,召开座谈会两场,100余人.

1、农民的收入状况及收入来源.通过对大王沙坡村、凤沟村、西阎乡西邱村和常阎村、城关镇牛庄村、五龙村以及朱阳镇的村和村的调查,44.1%的调查对象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45.2%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也就是说,灵宝市近半数的农村家庭年收入在2.5万元左右.在收入结构方面,63.7%家庭收入主要靠务农收入,而务农收入中,55.9%主要靠粮食作物,27.5%靠经济作物.而务工收入中,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个人创业,村办企业不到6%.在整个收入结构中,以经济作物为务农收入来源的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以粮食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差.以务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收入水平较高,以务农收入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家庭收入状况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的村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外出务工人员少的村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如大王镇的沙坡村,有2200多人,外出务工人近700人,占到村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一,在家务农的家庭收入也以大枣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不论村集体还是农民个人,生活状况明显好于以粮食作物为主,且外出务工人员较少的西阎乡的农村.同为西阎乡的西邱村和常阎村,常阎村靠近公路,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户较多,生活状况明显好于西邱村.

2、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被调查的农民中,有153个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占到72.5%,说明务工收入明显高于务农收入,大多数农民都愿意出去打工,而不愿意务农,务工收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且比重由不断上升趋势.这与务农成本越来越高,粮食上升缓慢,而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种子等上升快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务农成为高投入低产出的产业.如,种地,每亩收入在800元左右,出去打工一个月就能挣2000元左右.外出打工的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下,116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75.8%,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从事粮食生产的多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村里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地荒芜现象.

3、创新经济组织情况.种植经济作物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怎么写作.而以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的村,经济组织少.有的村虽有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但参加人员不多,主要是因为有组织就需要经费,农民因为自己收入低不愿缴费.

4、农民农业投入资金来源(资本下乡问题).有155个家庭的农业投入主要靠自我积累,占80.3%,靠贷款或者借款的38户,占到19.7%.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投入不多,限于最基本的如种子、化肥、农业等.农民要增收,贫困家庭要想脱贫,资金来源是一个大问题.将近一半的农民有自己创业的意愿,事实上自主创业者不多,都说明投资资金困难的问题.

在座谈的时候了解到,多数农民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问题.也希望村干部在如何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多下功夫;其次,物价稳定问题.农民认为虽然收入有了增加,但是物价上涨,实际生活水平提高不多、不快.第三,农民普遍希望政府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如,提高粮食补贴、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三补贴”标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适当提高粮食等农产品,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上涨幅度.

5、住房问题.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建房费用的承受能力问题,79人的承受能力在5万元以下,88人承受能力是5-10万,这两种人占到总人数的84.8%;11.7%的人能承担10-15万的建房费用,不到3.6%的农民才能承受得起15万元建房费用.支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180人,占85.3%;说明绝大多数农民还是支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深得人心.部分不支持的是年龄较大的农民,他们住上新建的砖瓦房或者平方后,对现有生活方式非常满意,不习惯居住单元楼,认为没有必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二、灵宝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了灵宝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农业投入资金来源问题.

农民想个人创业的多,但是资金来源是个问题.包括农业投入资金来源单一.小额农村贷款在农村几乎没有市场.这与国家政策初衷不一致.

土地荒芜和土地流转问题.

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一部分土地荒芜.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既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必然带来是土地流转现象增多.外出务工家庭将土地转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农户.这样,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和土地利用问题,也使农业生产经营产生规模效益.然而,调查结果是灵宝市农村的土地流转现象很少,只有22%.3、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问题.有了合作组织,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不够高.农民认为收费高,而组织带来的效益低于预期不愿意加入.

4、土地纠纷问题和村级债务问题.凤沟村从1997年开始至今,土地没有做过调整,时间越长,累积的问题越大,后边的村干部调整土地的难度越大.有的家庭女儿嫁出去了,或者老人去世了,土地没有及时收回集体;另一部分家庭,新增加的人口,如娶媳妇、新生儿无法得到土地.有的家庭甚至孩子都涨到13岁了还没有土地.前几年,修快速通道占用村里耕地,每亩地补偿2.8万元.这样导致矛盾更加突出:没有土地的家庭不能得到补偿,而原来没有退回多占耕地的农民,这次耕地被占,还得到了补偿款.有的家庭原来得到了土地,现在又得到了补偿;有一部分家庭原来没有土地,现在没有得到补偿,这种明显的不公平现象怎么解决是个问题.其实,不论是村级债务还是土地纠纷问题,根子在于基层组织问题.

5、住房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本来是为农民办好事,但是如果不考虑农民的住房承受能力,建造成本较高的房子让农民居住,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好事反而成了坏事.我们省正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十八大讲全国都要探索四化同步发展的问题.调查说明8成以上的农民是很赞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但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时候,设计户型和面积同样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问题.

6、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亟需加强.在西阎乡农民反映,收入增加了,可是写了电脑不能用,安装了空调不能用,写了小太阳等电器根本不发热,原因是电网不行,电压太低,带不动,大大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消费需求.


三、对策和建议

对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理解和现有水平,提出如下建议,供有关方面和人员参考.

(一)、加强基层村级组织建设.“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这话一点也不检测.凤沟村的问题可能是个别问题,但是反映的道理却是普遍的.农村的众多矛盾和问题都与村级组织涣散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只要村委和村支部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干部真正为农民利益着想,各种矛盾和纠纷就会在露出苗头的时候得到解决,根本就不可能累积到群众或者件的地步.检测如凤沟村村级组织能在当初就解决好土地调整的制度问题,形成好的惯例,就不会出现现在矛盾积重难返的状况.

因此,我们建议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加强基层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基层干部为广大群众的怎么写作意识、发展意识.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

一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怎么写作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怎么写作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怎么写作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四)、加大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发动群众搞好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快农村交通通讯设施建设.

(五)、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实力.

集体有了收入才能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如,大王镇凤沟村,如果村集体有了一定的集体收入,就不会因为打井、修路等问题而欠下债务.

(六)、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怎么写作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