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059 浏览:68097

摘 要本体论问题是哲学中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成为我国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在于它坚持实践论的思维方式,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本体问题,强调以社会存在和人的生存发展来统摄自然本体深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问题.

关 键 词本体论传统本体论实践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

1哲学基本问题与本体论

关于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哲学家认为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学说,有的哲学家认为哲学是“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①第二种观点不但把“存在”或“思维”当作哲学的研究对象,而且还把研究“思维和存在”当成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论及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就曾明确的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那么要理解这一“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必要的前提是分析考察近代哲学是如何提出和探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也就是说要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前提,理论内涵及其“完全的意义”就必须具体地了解和分析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近代以前的哲学还没有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离开它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地探求并得出结论有某种经验的或超验的“存在”,并用这种经验或超验的“存在”去解释全部的外部世界以及关于外部世界的全部知识.③这就这种观点就是被后来的学者所称之的“本体论哲学”.与“本体论哲学”相对而言的是所谓哲学发展史中的“认识论转象”,其被指称为西方的近代哲学.这种“认识论转向”的近代哲学,它的突出特征就是从人的认识出发去思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把其当作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来进行研究,从而使研究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矛盾关系的“认识论”问题成为哲学的根本问题.

整个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想的客观性问题”,也就是说人的思想是否反映客观内容的问题.寻求思想的客观性,在整个近代哲学中,它是始终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中进行的,因而也始终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去回答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来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着一个根本的缺陷——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

针对近代哲学的这种主-客二元对立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认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才能正确地和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现实的人”以“感性的活动”为基础的与“现实的世界”的关系.这里“现实的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感性的活动”就是人的社会实践,“现实的世界”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体论

2.1社会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人类通过实践改变着世界,使统一的世界分化为属人世界和自在世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一是体现在人类世界的形式上即属人世界和自在世界,二是体现在人类世界不断地自发演进.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人类世界是在实践中存在,而实践本身就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的对象世界.人类社会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了的,人类社会的活动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自然界,使得自然界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和发展.劳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如果没有劳动实践人与自然界就不可能实现和谐统一,今天的“全球问题”不单是自然界内在平衡被打破,而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也失去了平衡.人们只有在认识和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到达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来理解.人类的社会生活内容本质上就是不断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实践.


2.2自然的本原(本质)是实践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本质上是实践本体论.那么,首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物质本体论及其他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观点持有者置疑本体论的一个原因:如何回答自然界优先性这个客观事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回避自然界优先性这个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自然界”不是与人的活动彼此分离的自然界,不是包括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尚无触及到的未知世界在内的无限的“整个世界”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所以马克思的实践成了联系人和自然的中间环节,将人与自然界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自然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物质世界(自在世界)才会有意义起来.就以岩中花树为例来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正说明是因为有了人的介入“看”.“此花颜色”才“一时明白起来”.没有人的实践活动“看”,则“花”与“心”“同归于寂”,花树在岩中,花开花落,自生自灭,悄无声息,只有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物质世界(自在世界)才会有意义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2.3人的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的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是人的全部秘密所在,人在本质上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就是人的本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理解人,人的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原始的存在转化为创造的存在的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说人就是在自己的感性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实现自己成为自己和确证自己的,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中,认为人是理性的,即人类的活动只是认识世界的活动,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哲学不仅仅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最开始是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后来他发现了劳动本质.马克思也就从原来的经济学研究角度转向哲学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是通过人的实践改造世界来证明的,人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实践看作自己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将人的本质与实践联系起来,实践活动证明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能动的)活动的本质即,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动物只是在本能的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式是一种消极式的适应.这样以来实践成为人的本质.再者,马克思还将实践与实践对象化活动联系起来,既然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表现为实践的对象化,那么实践也就应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还将实践与人的存在联系起来,实践证明了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存在方式.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是实践的,其实践本体论思想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思想指导意义.

注释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

②韩庆祥.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③董世峰.传统本体论的基本范式和特征[J].社会科学辑刊,2006(1).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