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露天金属矿连续运输技术进程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98 浏览:17935

摘 要:运输,乃至整个运输系统对于露天金属矿山开采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于:尽管运输在露天金属矿采中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尽管金属矿开采主体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物力、人力来优化运输技术、系统,但所发挥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露天金属矿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指出在连续运输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以露天金属矿的发展方向为依据,进而结合几类露天金属矿山,研究了具有突出综合效益的连续运输技术,希望能够有助于露天金属矿山运输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

关 键 词:露天金属矿连续运输技术发展进程

中图分类号:T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261-01

我国有关露天金属矿连续运输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历经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自上世纪50年代展开对露天金属矿的矿采作业以来,最早所选取的运输方式为铁路,后期逐步发展为汽车运输.80年代中期,胶带运输开始与汽车运输联合,成为露天金属矿矿采资源的首选运输方式.随后,在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不断与矿采行业相融合的背景之下,露天金属矿运输技术也势必会向着高效化、节能化、以及经济化方向发展.本文试对其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1露天金属矿运输技术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露天金属矿连续运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运输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单一性的机械化运输,主要包括以汽车、铁路、或者是胶带为载体的运输方式;二是基于重力性的运输,主要包括溜矿井、或者是明溜槽这两种形式的放矿运输;三是联合性运输,主要是指上述两类运输方式的适当联合.结合我国现阶段对于露天金属矿开采工作的发展趋势来看,连续运输技术的优化与更新是极为关键的.如何针对不同类型露天金属矿,选择最为适宜的连续运输技术,这一问题值得重视.

2露天金属矿连续运输技术发展进程

在有关露天金属矿连续运输技术发展的研究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结合露天金属矿开采发展方向,分别研究适用于山坡露天金属矿、深凹露天金属矿等连续运输技术.具体而言,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2.1山坡露天金属矿连续运输技术发展

现阶段,针对山坡露天矿所选取的运输方式以汽车运输、以及溜井联合胶带/汽车/电汽车运输方式为主.其中,单一性的汽车运输主要适用于怎么写作周期较短、开采规模较小、采场与选场距离较近的露天金属矿山.考虑到在此种运输方式之下,汽车长时间在山坡这种特殊的地形条件下行驶,不安全性因素众多,且运输开支过大,不够经济.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绝大部分山坡露天矿,特别是对于规模相对较大、怎么写作周期相对较长的露天金属矿而言,将重力运输方式引入连续运输系统当中就有着突出的意义与价值.重力运输技术基于对重力原理的充分利用,在联合运输的基础之上,不但能够降低运输强度,同时可实现良好的运输经济性、以及效率.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对于适用于山坡露天金属矿明溜槽运输同样属于重力运输的应用范畴.但,单一性的重力运输方式无法支持物料自采场至选厂的运输,进而需要通过配合机械设备的方式,实现连续运输.可借鉴的方案包括溜井联合自卸汽车、以及溜井联合铁路运输这两种类型.

2.2深凹露天金属矿连续运输技术发展

在原有发展进程当中,针对凹陷露天金属矿所选取的连续运输技术多以全汽车运输为主.但随着应用经验的进一步累积发现:从经济性角度上来说,矿用自卸汽车的运输距离多表现在3km范围之内,开采深度也被限制在了180m范围之内.若无法满足这一指标要求,则势必会使得全汽车运输方案下的运输经济性、以及运输效率大打折扣.结合相关资料来看,在选取单一性汽车运输方案的情况下,其运输费用伴随着运输距离的增长比例所多种运输方式中最为突出的.更加关键的是:在我国有关露天金属矿开采向着深凹方向发展(开采深度在200m以上)的情况下,连续运输技术的发展需要以联合式运输为主,即需要实现汽车运输、破碎机、以及胶带运输相结合的方式.但由于此种联合运输方式的初期投入资金较大,改造费用大、且使用周期较短,因此没有能够得到广泛的使用.结合深凹露天金属矿的发展实际来看,笔者认为比较实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单一性的机械设备运输方式,二是前面所提到的汽车、破碎机、联合胶带运输方式;三是在坑采工程技术之上实现联合运输.

3结束语

结合本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在未来露天金属矿的发展过程当中,对于运输技术,乃至整个运输系统所提出的要求是更加的严格与具体.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有关露天金属矿运输方式的选取不单单需要关注其在技术方面、以及经济方面的优势,同时还应当兼顾良好的节能效益、以及环境保护效益.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露天金属矿连续运输技术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望能够引起同行业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