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德育教育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89 浏览:11816

【摘 要】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深刻阐述.“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措施、目标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职校德育工作如何顺承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培养广大职校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摆在职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关 键 词】职校;德育教育;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整体来说,职校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心灵纯洁,思想上进,可塑性强.但职校生的结构较普高、中专要复杂得多,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并有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纪律上放任自己;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上追求享乐等.

造成职校生思想品德不良现状成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方面,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一般来说,父母不合的家庭,单亲家庭(指父母离婚或因故死亡、出走),父母有不良嗜好的家庭以及父母疏于子女教育的家庭.都易形成学生不良的德育素质.

第二方面是社会因素.社会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综合体.中学生正处在“半成人”的尴尬时期,品德发展可塑性大,出现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和幼稚、知与不知错综复杂而又矛盾的动荡性.书刊、录象、以为主的信息、爱情武打小说、电视、电影,还有摆阔气、讲排扬的“拜金主义”、寻衅闹事、打架斗殴的流氓无赖、抽牌算命、烧香拜佛的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东西对缺乏免疫力的中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起负导向作用.

第三个方面是学校因素.学校正处于发展期、转型期、机建期,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还不够合理,专业师资教学设备、实训场地、活动场所、后勤怎么写作还不能配套,文化课、专业课和实训课的教育管理有待加强,各处室、各部门缺乏协调沟通,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期望值与学生现状相脱离.职业教育在80年代从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分支产生,办学时间短,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缺乏现代教育管理经验,这些都是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重要原因,值得教育者深思.

面对职校生不良思想品德现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培养策略呢?

首先,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1]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其次,建立和完善德育教学工作体系.

作为中职学校,应形成以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以德育教学为主,其他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各项教育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管理、全程参与互动的德育教育局面.同时,还要注重在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学会“做人、做事、学习、思维、尝试、体验、创新、生存”的思维意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运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以及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紧密联系.作为学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相应企业文化教育,为学生将来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充分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担负起德育工作的职责与任务,树立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心理观念,促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德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教师,一定要起到自身应有的榜样作用,在学生面前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此外,班主任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具体要求,给学生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规划等理论知识,向学生灌输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开拓德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作为德育任课教师,更应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切实有效的德育渗透.


第三,注重资源开发,突出德育课的职业教育特色.

德育课要取得良好教学实效,就要体现德育课的职业教育特色,就要重视德育课资源开发.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发德育课资源,根据教学目标由“认识、运用”二维目标调整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进行情感资源开发,态度资源开发和价值观资源开发[2].围绕职业活动开发德育课资源,针对技能竞赛、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发掘德育教学资源.围绕教学过程参与者开发德育课资源,积累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及专家学者等教学资源.在建立学校教研室及教师个人德育课资源库的基础上,显现出德育教学职业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并从文本资源、人物资源、活动资源、企业资源、实训资源等多个维度开发,发挥职校德育课教学资源优势.第四,注重学生参与,实现德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德育课改中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很多维度:有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变化,有采用电脑、投影、录音、录像、影视、图片、网络、多媒体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形成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组织学生参与德育教学,就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在教学中点拨知识点,点亮兴奋点,点燃情感点,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搜集资料,课上自主探究思考,课后自主选择作业等.要以学生为主,参与到德育课专题演讲、艺术表演、市场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怎么写作、参观访问、模拟演练、小组讨论、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经常训练写作小报告、小论文、小感受、小体会等,运用德育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要以恰当的思维坡度,引导学生多层次、全员性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来,这将是德育课改成功的关键之招.

第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心理,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对能否获得学习、事业的成功具有关键作用.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重视自我保健.学校可以结合开设《世界观·人生观》课,组织学生进行热门话题的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健康的职业理想;可以通过开办心理咨询室来帮助学生排解心理疾患,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可以通过体育、学习、劳动等竞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坚韧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在学生实习或就业前举办的“公共关系”、“中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等内容的讲座,使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去适应环境,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习、就业、创业做好心理准备;可以通过社会、学校、班级、家庭给学生设置的竞争,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经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最大限度获得成功的.

第六,建立有效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

改进德育课的考评方法也可以促进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3]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构建科学的考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既能增进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德育课程怎么写作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要求.有效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笔试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口试、答辩等多种考核方法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不仅仅是德育课老师、班主任,还包括学生自己.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班主任的参与也是德育课评价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意识进行评定.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体现考核的全方位、统一性、独立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3、评价范围广泛化.德育的评价范围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渗透到学生所有的德育范围,通过对学生知识、情感、意识、信念、行为等多方面的评价,实现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知识到行为,从行为到情感,从情感到心理,从心理到意志的综合评定.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价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肯定,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新认识.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必须明确职业德育的特点,使职业德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