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的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349 浏览:59975

摘 要:新形势下,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形成性考核能够综合反映学生面授辅导、课程作业完成、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方面的学习情况,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起到了很大的积极和促进作用.本文就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问题对形成性考核的实施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的构筑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 键 词: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20-0000-02

我们知道,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对于高职高专教学来说,如何在全新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下构建与开放办学程度相适应的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将是形成性考核在职业院校试点的难点和重点所在,也是高职高专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形成性考核的实施现状概述

目前,虽然形成性考核理念的先进性在高职高专院校已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具体想实施过程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

1.1形成性考核与传统终结性评价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的教学评估中,通常强调的是总结性的评估,学生学习的好与坏最终由分数与通过率来体现.在当下的高职高专教学评估中,形成性考核虽然占到了总成绩一定的比例,相对于传统的评估是一大突破和进步.但是在体现教学质量上,仍然还是分数,应试教育的痕迹依然存在.所以,在高职教学中,形成性考核只是成为了拉动课程综合成绩合格的一个砝码,在元研究领域没有真正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

1.2设计者与评价执行者之间的矛盾.作为教学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形成性考核的设计通常是教学课程的实施细则与考试大纲一体化的展现.因此,课程考核一般都是由课程的责任教师来设计.而在教学成果评价环节,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价者往往会由课程的辅导教师来担任.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管理者与学生一致认为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价者应该是面授的辅导教师,事实上,很多辅导老师是一些外聘而来的普通高校教师,他们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形成性考核现状还缺乏理解与认识,因此就很难全面的把握,更难尽到应尽的职责,一些偏重于质性的评价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被管理学生学习的班主任量化对待,这就形成了设计者与评价执行者之间的矛盾.

1.3监控措施与支持怎么写作之间的矛盾.作为一种应有的支持怎么写作,全过程监控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虽然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对于形成性考核给予了很大程度的重视,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在具体实施时,很多必须的支持怎么写作在整个监控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问题与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记录,导致在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留存时,很难积累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实践技能考核、专题调研协作以及综合素质测评等能够全面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现状与发展趋势评价依据.

2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的构筑

如何构建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一直是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者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形成性考核各层面的管理控制点,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2.1从核心层面进行构筑.要加强对考核设计与课程总体设计一体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全过程监控这三个基本控制原则的贯彻与落实.同时,强化组织机构的保障作用,对于课程考核要不断创新与改革,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等.从核心层面对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构筑,对于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评价起着保证性的作用.

2.2从运行层面进行构筑.运行层面即实施阶段,这一阶段要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对于教和学的促进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情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在设计组织上,可以通过责任教师配合教务命题小组对课程考核进行组织与设计,再由课程责任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现状完成具体的考核方案;其次,在指导教师的聘任上,要给聘任的教师开展高职高专形成性考核现状教学工作培训,加强指导教师对于职业院校形成性考核情况的认识与理解.最后,在考核成绩的评定和审核上,可以通过指导教师配合辅导教师的方式对学生的考核成绩统一进行评定,然后交由上级责任教师进行审核,以此确定出学生最后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从运行层面对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构筑,是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的主要环节.


2.3从监控层面进行构筑.高职高专院校在办学上具有一定的分级办学与分层管理的特点,这也使得形成性考核在质量监控与检查上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对于相关部门有效了解教学情况及加强信息反馈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全过程全面性的监控,从责任教师对学生考核成绩的初步审核到办学单位的自查,还要重视上级教务与教学部门一并介入的对于考核成绩的监测与抽查扥等.从监控层面进行构筑,能够很好地辅助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的实施.

2.4从基础层面进行构筑.第一,加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或参与者,而不是单一的进行传授知识,逐渐树立起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课程意识,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第二,加快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要摒弃掉传统的被动的、个体的、接受性的学习,要有自主、合作与研究性学习的意识.第三,提高教学设施设备及技术保证,采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记录与成果及时量化与存储.第四,注重制度保证.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于学生成绩的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的使用制度、教师工作量与酬金等制度的注重,为课程的考核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与经费保障,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课程考核与管理机制.从基础层面对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构筑,是有效实施上述三个层面的基础与保证.

3结束语

目前,形成性考核在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但对于其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我们还需要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加强教学课程的建设,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正确地认识形成性考核,全面深化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不断创新考试评价方法制度,积极促进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