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生态农业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19 浏览:15610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虽然现在美国农业劳动力只占全国总劳力的不足3%,农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但是美国对保护农业后备资源和农业生态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水平上都是名列世界前茅的.美国的自然生态保护与管理美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地区差别很大,不仅有肥沃的平原和山间盆地,而且有高原、沙漠和山地.大体说来,美国西部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本土总面积的1/3,东部以平原低地为主,其中又可分为西面的大平原、低地和东面的阿巴拉契亚山地.全国耕地面积约28亿亩,平均每人12.6亩;牧场面积26亿亩,平均每人16.4亩.美国政府很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尤其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这是他们吸取了破坏生态的沉痛教训后才日益重视的.美国中南部大草原属半干旱草原类型,年降雨量500mm左右,在历史上曾是肥沃的天然牧场.由于大量移民涌入,过度放牧和开垦,到19世纪后期,风蚀已十分严重.1934年5月,美国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风暴(尘暴),席卷了全美2/3的大陆,约9亿亩耕地受灾,全国为之震动.自然的惩罚,使美国政府深切体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为治理风沙危害,改善生态条件,同年7月,罗斯福防护林工程宣布实行.至1942年工程告一段落,8年植树2亿多株,营造防护林带28962公里,保护农田162万公顷,直至目前,美国营造的防护林带总长约16万公里,面积达65万公顷.历史的教训,给美国各阶层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意识不断提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陆续制订了农业保护计划、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计划等,进一步加强了自然生态建设.美国的农业生态经济政策及经济导向从历史上看,20世纪30年代初是美国农业生态经济政策的转折点.从那时起,美国政府的注意力从单纯的农用公有土地的分配明显地转到了农业资源保护方面.这种转变,一方面是由于到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可耕种的公有土地基本上已经分配完毕,另一方面是由于已经开发的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壤、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引发水质污染问题的出现.农业资源保护作为一种政策被提出来还是在30年代中期的“尘暴”以后,“尘暴”以及随后连续3年的特大干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迫使人们不得不重视保护农业生态资源问题,从而加速了制定农业生态经济政策、法律的进程.1934年6月,国会通过了泰勒放牧法.这个专为公有林地放牧区制定的法律,明确提出了限制过度放牧以免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1936年2月,国会通过的“土壤保护国内配额法”在土地,生态保护政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法律规定凡是把种植“消耗地力的”作物(主要是属于“生产过剩”的农产品,如谷物,棉花和烟草等)的土地转种“增强地力的”作物(主要包括豆科作物和牧草)的农场主,政府每英亩平均发给10美元的补贴.从此,把农用生态资源保护和控制生产的政策结合了起来.一直到1943年,农业资源保护补贴都是为了保护农用生态资源和帮助控制农业生产这两个目的,并且还积极鼓励和推广各种先进的耕作方法,后到1971年,该项政策扩大为农村环境援助计划,提出了具体措施.如一些因过度放牧引起水土流失(风蚀)的牧场,控制和减少载畜量,努力增加植被;有水土流失的农耕地,不犁翻土地,使用除草剂除草,实行免耕法;庄稼收获后,秸秆留在农田里,防止地表径流的侵蚀和风蚀.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停止耕种,植树种草,政府给予补贴.同时,根据地力,水土流失情况和对农产品的需求,联邦和州政府通过农产品补差销售或对紧俏农产品的种植补贴,对农作物的种植进行经济导向.美国的农用水资源污染问题曾一度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直到1965年才通过了第一个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水法.由于农业生产过程本身又是水资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保护水质的问题也就成了农业生态保护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农业生产过程对农用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政府针对这三个方面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立法和政策.第一,由于广泛使用杀虫剂引起的污染.所谓的杀虫剂包括各种用于控制害虫、真菌、线虫、杂草、鼠类以及各种食肉兽类的化学药剂的总称.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控制危害农作物的这些有害生物,美国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量分别增加了10倍和20倍,杀虫剂的使用之所以如此高速度增长,主要是它们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但是,许多杀虫剂是剧物,直接危害人和牲畜,并通过污染水源又危害其他生物,对人畜和其他生物带来严重的威胁.关于生态农业和农场经营的考察美国农牧业发达,生产水平较高、设备较现代化的农场很多,目前,美国共有217.6万个农场.近几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涌现出了许多生态型农场.位于新泽西州的嘉新农场离纽约140公里,濒临大西洋,自然地理条件较好,地势比较平坦,土质较为疏松.农场主查里斯黄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台湾一家农业大学,后移居美国,现经营土地380英亩,大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和绿肥,实行轮作、休耕制和秸秆还田,缓坡地重视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农场有两个现代化温室和两个一般的温室.全部经营雇用8个生产工人,一般农活都是机械化操作.现代化温室占地900多平方米,全为钢架结构,农业专用薄膜覆盖,室内电子控制喷雾用水,根据栽培植物生长周期和空气湿度自动将经过稀释的高浓度、成比例肥水和有机杀虫剂喷成雾状.温室内有两个大水箱,压力很大(每平方英寸6~7公斤),以保证全温室所有喷雾装置的压力.冬季用暖气调节温度,夏季用电扇、排气扇通风.种植的花卉、蔬菜主要供应临近的城市.温室内1平方英尺(929平方厘米)营业额高达10美元,一季仅温室内种植作物营业额高达10万美元,一年种植两季4个温室每年纯利润20余万美元.大田一年种植一季,采用休耕作业,整地、播种、施肥均为机械化.农场的空闲地全部种草绿化,并适时修整美化.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各个农场专业化商品性生产的发展.美国一些农场主,他们种的小麦和自己生产的水果全部卖给公司商人,自己再去市场购写面包、水果罐头;自己养的猪和鸡,从来不自己宰杀食用,长到规定的标准后出售给专业公司,自己再到商店去写猪、鸡肉,专业化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