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的初审工作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248 浏览:84419

【摘 要】互联网审稿以其经济性、时效性、环保性、管理的科学性等特点冲击着传统模式的期刊编辑审稿工作,借助互联网可以帮助期刊编辑判断选题是否研究热点以及选题的学术价值还有文章的前沿性、创新性;建立审稿专家库,实现作者、编辑、专家就文章在线沟通;网络检测,杜绝抄袭行为,防止一稿多投现象,实现编、排、校合一,提高初审质量.

【关 键 词】互联网;科技期刊;编辑;初审

TheExaminationtotheTechnicalEssaythroughInter

FENGWei(GuangzhouSportsUniversityGuangzhou510500,China)

Abstract:Itiseconomic,fastandlowcarbonthatexaminateessayunderinter,bytheapproachtheeditorcanappraisetheessay’sacademicvaluequickly,aswellasimprovethequalityofthearticles.

Keywords:inter;technicaljournal;editor;initialexamination

《关于严格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出版质量的通知》明确规定:“期刊出版单位应建立健全编辑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稿件的编发审核制度,严格执行稿件“三审制度”,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稿件编排的各个技术环节,都要规范操作,杜绝事故隐患.”[1]如果期刊编辑过于轻视初审工作,草草了事一律将稿件交由审稿专家评审,势必加大专家的评审工作量,审稿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编辑初审是整个审稿过程最基本最基础的一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作为集合计算机、通讯网络、数据库及电子产品于一体的新型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其无可比拟的虚拟空间,影响着现代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模式的期刊编辑审稿工作通常采用的是以挂号的方式通过邮寄审稿,远远不及网络审稿,网络审稿的经济性、时效性、环保性、管理的科学性促使网络化成为科技期刊工作发展的必然之路,期刊编辑人员应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趋势,建立功能强大的审稿网,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本文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的初审工作.

1.采用网络收发稿件,经济、高效、环保、管理科学化

编辑初审是整个评审工作的基础,通过期刊编辑的初审工作,可以了解稿件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向,将选题新颖、有价值、高质量的稿件有针对性地分配给相应专家进行评审.传统模式的期刊编辑初审工作要求作者将论文打印稿(或文件备份磁盘)通过邮寄的方式投递给编辑部,期刊编辑通过信函稿件与作者、评审专家建立联系,投递方式的收发稿件,至少要经过两次投递,从作者到编辑部,再从编辑部到评审专家,从耗时来计算至少要两周时间,而且在周转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稿件丢失的现象,而网络收、发稿件则是瞬时完成的,这对于一些有时效性的文章来说大大节约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不会丢失,便于科学化管理稿件.此外网络邮件都有回复功能,使用此功能可以及时对稿件进行反馈.通过E-mail,期刊编辑还可以根据本刊需要有针对性地直接向作者约稿,请专家审稿,在线与作者、专家就文稿中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既快捷、高效又环保,大大节约了经济成本.


2.网络检测,有助于防止一稿多投、杜绝抄袭行为

抄袭他人作品或者一稿多投不仅浪费审稿专家的时间和精力,造成编辑部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也会造成整个社会资源的浪费与损失[2].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设有中国知网知识总库等数据库系统,包括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中国教育网等专业网站,通过数据库系统,期刊编辑可以对稿件进行初审,检查是否存在与已发表文章类同的现象,或者一稿多投现象,从源头上对稿件的质量进行把关.无论哪个学科领域所进行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综述类的文章尤为如此,必须参考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但是在进行借鉴的时候,有些作者很难把握尺度,出现大幅度抄袭现象,有剽窃之嫌,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在初审时,做好检测工作,网络检测系统可以科学有效的进行检测,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

3.网络资源共享,有助于筛选优秀选题,网上组稿,培养作者,优化稿源

精品期刊创办的前提和基础是期刊编辑能够在繁多的选题中筛选出优秀选题.互联网中广泛的信息资源和以及信息获取的快捷性影响改变着学术期刊传统的选题策划方式和手段.网络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编辑获取选题的主动性,有利于体升选题的质量和水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通过各专业网站或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专业数据库,掌握本学科领域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获取有价值选题线索.其次,将获取的国内外科研项目的相关信息予以整理建立选题数据库.例如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省级基金项目的相关信息应包括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信息项目来源、负责单位、己有成果、项目起止时间等,便于管理.最后,根据数据库,正确制定选题方向,结合本刊需要,确定定期定时计划刊出稿件的专业方向,对新的选题,通过检索,了解国内外主要期刊近期发表的文章;对拟定的选题要正确判断是否还有再组稿约稿的必要性,或者从中发现新的切入点,策划选题.

选题确定好之后,期刊编辑通过网络检索了解某科研项目或著述的负责人、主要参与者、作者等的学术水平、创作能力以及年资、阅历、专长等情况,进而挑选作者予以组稿.另外,也可以在数据库期刊导航系统本刊主页上定期推出选题重点和征文消息约稿.网络约稿不受地域限制,具有范围广、高效性、针对性强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组稿,可以帮助期刊编辑获取质优量大的稿件.

4.网上检索,实现编、校、排合一,提高编辑初审质量

“三审制”中指出编辑初审是整个审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期刊编辑在进行稿件初审时,不仅要判断稿件与本刊办刊宗旨的符合程度,专业方向是否与本刊要求一致,还要对论文撰写格式的规范性,文字表达通畅性做出评判,非常重要的一点还需对稿件的创新性、学术价值进行初步判断,避免将一些没有学术价值和缺乏创新性的文章交由送审专家加大专家的工作量,浪费人力物力.互联网有助于期刊编辑方便快捷地利用互联网中的各种数据库,通过时间、作者、题名、关 键 词、刊名、主要参考文献等检索项,对稿件的创新性和学术水平进行初审,决定退稿、修改或送审.此外,期刊编辑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编辑可直接在机编辑,技术编辑在计算机上采用排版系统进行编排处理的同时,可随时直接在机扫描、粘贴、绘制,最后传送给技术编辑插入到文字中完成排版.校对可以直接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电脑校对、联机进行交叉校对、或给作者发校样校对.计算机编排完成的期刊电子版本最后可直接通过网上发到印刷厂印刷.最终实现编、校、排合一,提高初审工作效率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