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高职院校C语言课程整体设计的探究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17 浏览:23199

【摘 要】针对我校电力专业学生C语言课程的学习状况,在深入研究C语言教学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学习C语言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该课程整体设计包括对教学对象的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考核评价体系,并将C语言课程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学校技能月竞赛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等环节串联起来,给学生建立一个多角度多层次进行C语言学习的网络,提高高职强电类专业学生C语言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 键 词】电力专业,强电,高职,课程设计,C语言,教学方法

1.引言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必须应具有计算机二级、英语四级的水平.计算机等级证为全国统考,考试从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已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大学生计算机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计算机二级考试中,C语言以其知识结构体系合理、教法灵活、实用性强等特点成为首选的计算机语言考试类型.高职院校应当重视C语言课程的教学,该课程在电力高职院校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课程的整体设计对于如何开展课程的教学起着关键的作用.

课程设计观突破了课程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把范围拓展到整个学校教育环境中加以界定,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的局限,把积累、迁移、促进学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指标.课程设计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2.课程现状探索

C语言教学长期以来基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老师“教”作为主体,学生“做”作为辅助的模式,而一直以来学生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薄弱,跨专业课程学习非常困难,与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专业相比较,强电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对较差,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强电类专业C语言课程的整体设计能够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通过对高职院校C语言课程以及其他职业基础课程的调研,发现现在大多数学校对于课程改革的态度很积极,也处于努力之中.现在高职学生主要特点有: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差,计算机应用基础弱.在这种前提下,学生已不能适应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必然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为了改变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果,必须进行该课程的整体设计.

3.课程设计

3.1课程设计中心思想

我校目前针对电类专业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主要从两个层次对学生展开教学,第一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C语言程序设计)和面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和应用电子专业的必修课(C语言).其中选修课已在我校多年开设,是C语言课程教学的广度层次,同时C语言也是我校自考本科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然而它与电类专业的课程学习有着较大的区别,要解决这种不同之处,必须要认真而细致的进行强电类专业C语言课程的整体设计.整体设计的好坏对能否提高高职强电类专业学生C语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C语言课程的整体设计核心在于将教学过程精细化处理.首先要站在一个相对较高较全面的角度,进行统筹设计一个相对易于实施而卓有成效的常规化的课程持续流程.通过对教学对象的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考核评价的设计,并将C语言课程通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校技能月竞赛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等环节串联起来,给学生建立一个多角度多层次进行C语言学习的网络,从而学生C语言学习能力和效果.

3.2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1)教学对象的课程目标设计

开设C语言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是对大学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的补充学习,第一是为后续课程,例如如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2)教学内容设计和考核评价体系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选择和处理,去掉既难以理解有与当前科学进步脱节的内容(例如指针等内容),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处理好前后内容的衔接问题,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对应内容.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获得能力,有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进行正确引导,同时较为合适的考核方式更能够体现出学习的效果,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是采用边学习边考核――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具体设计内容如表1所示.

(3)教学环节的设计

C语言必修课程安排为每两周3次课堂教学,加1次上机实践教学或者每周1次课堂教学加1次上机实践教学.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的有效组成部分,其效果直接标志着课程教学成败.上机实践教学必须具备精细化教学模式:具体到学生在课堂的每分每秒,以每节课为单位较为精确设计每节课是学生应当如何度过.同时在进行设计时,主要针对的应是对学生易于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实践环节包括:问题的提出(上机任务书)、解决方法的引导(演示案例解决过程)、学生自行上机、课堂随机检查等.

(4)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法,演示法,实例教学法.学期初,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程整体设计的说明,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实施过程.在针对我校强电类专业学生C语言的学习状况,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学习C语言的教学方法:过程教学法,该方法体现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在考核中进行教学的特色,在课堂上形成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最终将C语言课程通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校技能月竞赛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等环节串联起来,给学生建立一个多角度多层次进行C语言学习的网络.

4.教学效果

当把C语言课程的学习网络建立起来之后,在必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待该课程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课堂参与感明显增强,课堂氛围有很大改善和突破,通过教学之间的互动,学生也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加自信.选修课、学校技能月C语言竞赛比赛人数增多,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同时我校在2014年成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考试考点,学生通过二级考试并且拿到证书的人数也有了大幅度提高,这对于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有着很大的帮助.

5.总结

本论文为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2013―2014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通过对若干同类型高职院校的C语言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同时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本校2014年春季学期按照该课程设计进行实践教学,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对相关院校教师有所帮助.

发教程(第一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12.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view/1231618.?fr等于aladdin.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课题编号:01-42).

作者简介:熊富琴(1982―),女,湖北郧县人,硕士,三峡电力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