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风云背景下的晚清军事翻译其成果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193 浏览:158135

摘 要 晚清时期的中国风雨飘摇,洋务派为寻求救国强国之道开展了针对军事需求而进行的外语翻译.它开启了近代外语翻译之路,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近代外语翻译准则及基础.本文从晚清外语翻译的社会历史原因着手,对其特点、成果、意义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 晚清 军事翻译 甲午战争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外语翻译发轫于晚清,缘起于“师夷制夷”的时代军事需求.两次战争,从1840年到1860年,晚清政府面对远道而来的外族强敌,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历时二十年,交涉往来,中外文语言翻译成为必需.

有鉴于此,晚清政府开始商筹建立培养外事翻译人才的学馆,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制造机器各法,教练洋队伍,派赴周游各国访其风土人情.”并期望最终能达到“师夷制夷”的“强兵富国”目的.针对晚清军事翻译进行的研究在大陆范围内较少,而在台湾有不少成果,其原因是台湾地区“”研究院历史语言所了相关资料,而内地相关资料不足.限于此,笔者利用拙笔,对这一论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晚清军事翻译机构与人员

晚清军事翻译机构分为与民间两种性质,翻译机构有江南制造局翻译官、天津机器局、天津水师学堂、淮军天津军械所、京师同文馆等;民间翻译机构有上海格致书院、上海著易堂书局、香港中华印书局等.从总体来看,翻译机构比民间翻译机构承担了更多的翻译任务,呈现出为主体、民间共同参与的格局.

晚清时期参与军事翻译的人员众多,既有来自英国、美国和德国的传教士,又有中国的士大夫和朝廷要员.据统计,参与西方军事著作编译活动的人员共59人,外籍翻译人员共11人.中国编译人员多来自江、浙、皖、两广及满洲地区.19世纪中后期,近代西方的军事知识大规模传入中国时,由于地理环境和教育文化的优势,这些地区的文化人士最先接触到这些知识,随即作为这些知识的传播主体将之传入中原等地.他们的积极译介和传播为中国传统军事向近代化过渡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2晚清军事翻译成果

晚清军事翻译以甲午战争为界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甲午战争(1871年至1895年)为第一阶段,官办和民办翻译机构共出版军事译著97种,“平均每年出版3.88部”.这一期间,军事翻译着重于炮、方面的书籍,占该时期军事译著总数的46.4%,其次为军事训练、军事工程、战史、战船和战车、海防、海军军制、军事管理和教育、行军作战、陆军军制、军事地理等.

甲午战争之后,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列强军力强大,不仅在于其兵器精锐,更在于其制度完备,军事理论与军事思想先进,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制度文化必须强于他国,因此,晚清的军事变革开始进入“兴学储才”、“整军经武”的历史新时期.引进的西方兵书内容由兵器译著转向军事学理论著作,大规模西书的翻译也带动了国人自编军事理论书籍的热潮.据统计,自1896年(即甲午战争)至1911年,晚清各翻译机构共刊印外国军事著作250多种(其中包括外籍军事顾问、教官编写的部分讲稿).这一时期的军事译著的内容,可分为四大类.军事装备类书籍为军工制造部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军队使用新式武器提供了学习参考;军事训练类译著介绍了英国水师操练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国陆军海军的军事训练提供了重要参考;军事制度类翻译为清廷军队编制、新式海陆军的创建都提供了宝贵经验;军事工程类译著介绍了西方各国陆上炮台、海口要塞等工程的形制及其设计、构筑和使用技术等知识.

3晚清军事翻译的时代特征

晚清军事翻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甲午战争之前与之后,在题材、原本选择、内容等方面都各有特点.

甲午战争之前的译著在“制器”、“练兵”与“海防”、“海建”方面分布最广,门类较为齐全.这是由于两次战争晚清政府军事上的失利,以及面对国内政权危机时的力不从心,使晚清政府意识到“自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一时期的译著内容大多为“制器”和“练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以及解决海军、海防建设的问题、洋务派希望拒敌以边疆之外,因此,非常注意了解外国海军的组建和作战、训练等经验以及海上设防情况,从而加强清军的海防力量.此外,虽然这一时期主要学习西方的制器,但是所翻译的军事著作并没有局限于这个层面,一定比例的军制与战略战术的译作反映出清廷对深入了解西方军事制度和战略战术等情况的态度.


甲午战争之后,随着对西方的日益了解,并且有了前期军事翻译的基础,这一时期的译著逐渐扩展到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门类齐全而且分类精细.其次,这一时期的译著重点由海上转为陆地,尤其重视陆军建设.此时的译著中不仅出现了后方勤务、军事筑城、军事地理等新兴门类,而且还增加了军事理论译作,如《战法学》《战略学》等作品.大量军事术语及其界定,战略观点与战术论述使中国军界的视野得到拓展.这对于形成中国近代比较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军事著作的翻译出版适时地向国人介绍了国际政治与军事形势,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晚清武器装备生产和使用的水平,增强了海军与海防建设的能力,并对晚清军事训练与军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晚清军事作品有助于国人认清时局,看清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利益争夺的本质.

4晚清军事翻译的意义及影响

军事翻译的开展还推动了中国的军事翻译工作相关规则的制订.如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在大量的军事翻译实践中,该馆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译书方法.第一,译馆继承了明末清初以来翻译西书的经典办法,“西译中述”,也就是西教习口译,中教习笔述.第二,译馆首创了较为完善的翻译定理,特别是科技术语名词的解释,其中大量词汇一直沿用至今.译馆确定了译书原则:一是沿用华文已有之名,或“察中国已有之格致或工艺等书”,或“访问中国客商或制造或工艺等应知此名目等人,询问其通用之名称”;二是设立新名,“若华文果无此名,必须另设新者”.译馆设立的新翻译原则或沿用原有汉字而赋予新义的,如铂、钾、钴、锌等;或按汉字构词法令创新字,如镁、鉮、矽等,或构造新词,如氧气、氢气、火轮船、风雨表等、这些翻译原则,为日后更大规模的军事翻译奠定基础.第三,编写《中西名目字汇》,即中西译名对照表.如江南制造局译馆编订出版《金石中西名目表》(1983),《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1885),《中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1887),《汽机中西名目表》(1889).翻译馆重视译名表的编制,为日后科技术语的统一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