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路运输的我国货物运输形式的实证

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904 浏览:47859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形式的相关理论和发展现状及趋势,在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为今后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形式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公路货物运输形式建设

一、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我国公路车辆货物运输形式主要包括半挂运输、全挂运输、甩挂运输,其中甩挂运输是指带有动力的机动车将随车拖带的承载装置,包括半挂车、全挂车甩留在目的地后,再拖带其他装满货物的承载装置返回原地,或者驶向新的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方式.我国现今甩挂运输仍处于萌芽阶段.如下图所示,设一辆半挂牵引车拖带半挂车由装货点A向卸货点B运送货物.检测设一辆牵引车配有三辆挂车,在某一时段,装满货物的挂车①由牵引车拖带从A点向B点运行.与此同时,挂车②在卸货点卸货,挂车③在装货点装货;当牵引车拖带挂车①到达卸货点时,设挂车②已被卸空,这时将挂车①与牵车分离(即卸下挂车),并将牵引车与挂车②结合(即挂上挂车),然后拖带挂车②从B点向A点运行,此时卸货点组织挂车①卸货作业.当到达A点时,设挂车③已装满货物.这时将挂车②与牵引车分离,并与挂车③结合,然后再拖带挂车③从A点向B点运行,进人下一个循环,如此周而复始.

汽车甩挂运输组织原理图

二、我国公路货物运输甩挂运输的发展优势

甩挂运输是一种先进的道路物流运输组织方式,是提高车辆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物流行业的重要途径.具体地讲,开展甩挂运输具有以下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1)甩挂运输能够增加牵引车的纯运行时间,提高其工作车时利用率,从而大幅度提高车辆运输生产率.

(2)在完成同样运输量情况下,甩挂运输能够减少牵引车的数量,从而大幅度降低牵引车的购置费用和运行费用,并且可以减少车辆对道路的占用,减轻道路交通压力,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汽车排放污染.

(3)采用甩挂运输可以减少牵引车的数量,从而能够减少企业雇佣驾驶员的数量,减少劳动力的耗费及相关费用支出,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4)甩挂运输能够合理协调货物运输与装卸作业的时间,提高物流作业速度,全面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我国正在大力推广道路运输专用车辆、厢式车辆、重型车辆,以优化运力结构,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联合发布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中提出:“下一步将提高专用车、厢式车和重型汽车列车在载货车辆中的比重”.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甩挂运输的发展.

三、我国公路货物运输甩挂运输的发展建议

(一)规范运输市场,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依法加大对运输市场的监管力度,整合运输队伍,提倡诚信经营,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公路运输市场秩序,提升运输组织怎么写作水平和怎么写作质量,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资质、怎么写作、诚信考核体系,营造运输市场良好氛围.

(二)科学规划路网布局,建立信息平台

对于公路建设,应科学规划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增加高等级公路建设,提高路况质量,统筹区域和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建设,建立以公路运输为枢纽的现代物流园区,促进公路建设和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发挥路网规模效益与公路交通运输的优势.

(三)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鼓励和推进甩挂运输发展的宣传工作,借鉴试点示范经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让运输企业了解甩挂运输的优势所在,增加透明化,引导鼓励运输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促进甩挂运输的有序发展.

(四)提高运输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大荔县目前的运输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运输怎么写作能力不强,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规模较大、怎么写作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企业规模小,一方面购置周转挂车的投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配置的周转挂车的利用效率一般都较低,而且企业的怎么写作能力不强,怎么写作范围较窄,货源及客户一般较不稳定.所以,小规模运输企业开展甩挂运输难度较大,经济效果也较差.因此,政府及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应当鼓励和引导物流运输企业通过联盟、合并、参股或连锁经营等方式联合发展,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怎么写作能力,为开展甩挂运输创造较好的企业条件.

(五)强化客户怎么写作与管理理念,加强货源组织

甩挂运输最好是具有比较稳定、货运量较大、物品相近的货源条件.因此,开展甩挂运输的企业必须加强适宜的货源组织与开发.要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技术,主动与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建立稳固的物流怎么写作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采购与商品配送怎么写作,形成稳定的甩挂运输货源.要强化客户怎么写作与管理理念,精心为客户设计合理的甩挂运输怎么写作方案,既满足客户的怎么写作需求,又提高企业的运输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