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始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79 浏览:17709

摘 要: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工作的重点是实施教学,工作的核心是用好教材,把握内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只是一种手段,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始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这一点恰恰被许多人忽视了.

关 键 词:内容方法教学核心

一节课高质量的课,要考察的因素很多.但是从教育的本质着手,以教学内容为核心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学内容是载体,教师通过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1、教育教学中的“重形式,轻内容”现象

所谓“重形式轻内容”,是说今天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各种教学形式的使用,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目标的实现,忽视了教学内容的传递和掌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

在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近年来越来越倾向于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关心教师是否创设了课堂情境,是否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出现声音、图像、文字齐上阵,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整堂课就是盘“声像”大杂脍,到头来却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师生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活跃异常,欢声笑语充满了教室.但是,透过“热闹”的课堂氛围,我们看到的是教学目标的迷失和教学内容的缺席,“可怜的教材被弃一旁,宝贵的时间在热热闹闹中被消磨等”

为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如此热衷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呈现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和内容呢?对课程标准的误解恐怕是根本的原因.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让学生一分钟都不闲着,才叫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还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快乐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这样来理解教学改革,就有悖于课程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了.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创设和使用的,教学形式也是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怎么写作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去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而不是为了显示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刻意组织多种教学形式,使课堂变成演戏的过程.教学形式必须服从于教育的本质,服从于学习内容,服从于学生学习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教材,深刻理解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组织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

2、抓住本质,紧扣核心,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和谐统一

当课堂教学脱去华丽的外衣后,留下最本质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教学内容.换言之,也就是一堂课该教什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这又转化为以下三个具体的问题:第一,教师在这堂课想教什么?第二,教师在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第三,学生在这堂课里实际学了什么?这三个问题前后关联,不可分割,归根到底就是教学内容的预设.而有些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隔、矛盾乃至对立、冲突.教师似乎只关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一堂课下来,学生心中所留驻的经验是什么,是否与教师预设的目标相一致,教师想教的、实际在教的、学生实际所学的与课程目标是否相关联,这些都被忽略了.那么,如何把握教学内容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认真研究教育对象,合理预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教学目标不是随意确定的,也不能只凭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来定,而应有所依据.那么,教学目标应依据什么来制定呢?一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总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目的,努力使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大纲的精神,并使之具体化.二是学生.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做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尤其是对理论原则的阐述,其程度和广度不能只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要考虑学生的认识能力,把课程的内容同学生的需要溶合在一起.努力保证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既符合大纲要求,又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之后都能达到.

2.2深入钻研教材,适当增删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目前,我们在设计教学设计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教材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学设计就是教材所呈现的材料和次序,另一种是教材处理的随意性,脱离教材,教学环节粗放,教学要求随意.这两种倾向都是不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此,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除了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还应学习邻近学科的基础知识,使人文、社科、自然等学科相互渗透.再次,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增补或删减.


2.3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好的教学内容需要以提问为前提,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要能够在学生通往目标的途中,让他们发现不能很快地达到这个目标,从而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疑惑或心理上的紧张,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要能够让学生运用自己现在的知识和智慧,经过努力探索达到目标,而不是让学生感到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克服困难、跃过障碍达到目标,最后灰心丧气甚至放弃.教师的提问还应注意启发性和差异性.所提的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善于提出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适合他们发展思考力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愿意学,乐意学,教师有效的提问给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应及时收集实践教学中的反馈意见,成为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良师益友,为探究式学习创设和谐的环境.

总之,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就是要精心预设教学目标,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围绕内容设置问题,牢牢把握教学重点,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将思维方法延伸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