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产业链整合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16 浏览:18883

以产业链理论为依据,说明服装产业链的完整性对一个深处成熟行业中的公司的重要性,服装企业可通过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以成为市场的快速反应者,实现大幅压缩经营成本,提高服装行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Basedonthetheoryofindustrychain,theimportanceofapeteindustrychaintoanenterpriseinthematuremarkethasbeendiscussed.Theenterprisecangrowintothequickresponderbyhighefficientlyintegratingthesupplychaintocutdowntheoperationcostandconsequentlyimproveprofit.

2009年中国全年出口总额达12016亿美元,首次赶超德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更有预计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取代日本升至全球第二位.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历史上来看,美、德、日都曾在全球国际贸易份额中占到过极大的比例,比如美国曾占到1/3,德国也曾超过12%,而中国现在只有8%左右.美、德、日这些贸易大国已经完成了制造业走向怎么写作业的转型,现在都是以怎么写作出口见长,更多的是在当地投资.不能单纯以排名看问题,我国的产业结构无疑还需要继续调整升级,而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产业链的调整、完善、升级.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召开,这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也预示着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通常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都有六大环节,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加工制造、渠道经营、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的部分,而其中产品设计与终端零售又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但是在目前的全球纺织服装行业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的核心环节,几乎都不是我国企业所控制的,我国只不过拥有国际纺织服装产业链里利润最薄的一环――加工制造.现今及未来的行业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间的竞争,也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业链的战场.

一、服装产业链的发展及现状

1.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中实现并形成.社会生产力包括了生产者、生产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产业是物化了的社会生产力,或是社会生产力的感性现实,产业即是实现社会生产的方式.

服装产业常是各国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先导产业,因为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广阔的市场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服装产业属于活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发展初期,周转快、技术门槛低,可以快速实现盈利,服装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纵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历史,世界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手工纺织服装阶段(农业社会―18世纪产业革命前)、机械纺织服装阶段(18世纪产业革命―19世纪上半叶)、电力纺织服装阶段(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现代纺织服装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新经济纺织服装阶段(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生态经济纺织服装阶段(2009年12月至今).

2.我国服装产业链的现状

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的、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从我国服装业分布情况看,地区间行业发展呈不平衡态势,形成“工农商学兵,大家办服装”和“东盛南旺西北淡”的局面.东部沿海地区是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我国纺织服装工业近2/3的产能,是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环渤海地区凭借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优越的投资条件、逐渐畅通的市场环境,成为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向中东北部地区梯度转移的侧重过渡区域,已成为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大纺织服装产业经济带.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力资源,但其纺织服装产业链不完整,更缺乏协调匹配性,发展极不平衡,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国家开发西部政策的引导下,更可作为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方向.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但我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不断加强,但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总体来说,盈利能力还是太低,品牌缺乏规模效益.国内许多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实际上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其生产能力较强,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这类企业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比较重视,但由于市场营销能力薄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由于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服装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行业内中小公司较多,很少有公司拥有产业全链产品定价权,现有相对上规模的公司中大多也是纺织和服装各自为阵、多元经营、动荡不安.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起伏不定或难以持久高效发展,在一定情况下是由于其产业链的割裂而造成的,在原料、设计、加工、物流、销售、怎么写作、品牌(成品)链中,大部分公司往往只拥有其中一个到两个节点.单一的原料或中间生产加工企业无法在经济危机面前继续良好地生存下去,这些都源于企业缺乏核心资源及核心竞争力.

我国服装产业链同时存在横向及纵向结构不合理现象.横向不合理表现在初加工产品增长过快、染整行业水平不高影响高档纺织品生产、三大类最终纺织品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纵向表现在产业链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整体架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即在中间的生产加工环节优势较为明显,而在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能力相对薄弱,不利于产业效益提高.

二、服装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1.服装产业链的结构整合

产业链种类很多,可分成不同类型的产业链.但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服装产业链可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上游的如纺、织、染整一条龙式整合,也可向下游的物流、渠道、卖场、怎么写作式整合.做深纺织产业链的供给,加强服装产业关联合作(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强化资源加工深度的渗透.产业链越长,加工度越深,更能适应消费者需求.

首先,服装产业链形式上是一个由上、中、下游各分支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关系链,这一链条因产品不同,其具体形式、复杂度等都不同,但产业链应尽可能细分与延伸,使产业链完整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从而促进产业链增值.

其次,服装产业链本质上体现为链上各节点产业之间以及各分支产业内部的关联性,产业链中的关联性包括实物形态的产品、技术、价值、供需,也包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服装产业链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链中的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越强,对各产业的促进越大,产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就越趋于平衡,产业链发展的合力就越大,就越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最后,服装产业链的结构规划本身是一种战略,这种战略在现代经济背景条件下表现为一种集群战略,以链核吸引企业集聚,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链核的竞争力和其他产业、企业的集聚性共同决定服装产业链的竞争力,从而决定产业竞争力.通过实施服装产业链结构整合,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产业现状.

2.服装产业链的特性整合

服装产业链不仅反映了服装产业内的纵向关联,也反映了服装产业拓展的横向关联.服装产业关联性越强,络关系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服装产业链特性表现在其长度、宽度、关联性和聚集度.

服装产业链的长度整合,表现在产业链中起点到终点环节的多少,服装产业链的长度是对产品加工深度的刻画.服装产业链的宽度整合,表现在产业链各节点的生产规模大小,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宽度应尽可能达到平衡,否则会造成服装产业链内部的恶性竞争.服装产业链的关联性整合,表现在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匹配关系,包括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等,服装产业链各环节应保持尽可能紧密的关联关系,否则会影响服装产业链的协作发展.服装产业链的聚集度整合,表现在产业链内各环节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程度,聚集度越高越容易形成规模效益,越容易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链聚集度也是服装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思路之一.

3.服装产业链效益整合

服装产业链效益整合,就是以更高的效率走完整服装产业链条的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和售后怎么写作,从而在市场适应和消费者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地位,达到高效整合的目的.服装产业链高效整合是现代成本控制的新思维,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运费和劳动力上节约成本的思想,而是从高效出发,加快资金和商品的周转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

4.服装产业链架构整合

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构成服装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是以服装企业为链核,以服装产品为联系,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以相关及辅助产业为支撑,上下连接与延伸,前后衔接所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关系链.

根据产业链理论,服装产业链是由上、中、下游各分支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关系链,是服装产品从开始直至到达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服装产业链的架构中,如图2所示,勾画了5个核心环节,即纺织技术研发、面辅料生产、服装设计、加工与商贸,核心环节各自细分为若干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各环节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向上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

5.服装产业链战略整合

我国服装产业链结构现状是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链短小,产业链断环、孤环较多,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是影响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木桶理论,木桶的容水多少是由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一个企业成功的概率也是由这个企业的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即所谓“短板效应”.当然,在无法回避“短板”情况下.可以把木桶倾斜,让最短板居上以增加木桶容水量,即所谓“协调平衡”.服装产业链发展的基本战略就是协调平衡发展战略,协调平衡发展战略包括产业链各环节系统整合战略.

服装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整合战略,首先须对服装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系统整合,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匹配,从而确保各环节协作发展.系统整合战略就是对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数量比例、层次结构、品质定位三方面进行合理化整合.首先,整体规划合理搭配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比例.服装产业内部各相关环节在数量、规模上应该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面辅料生产的产品数量应与服装设计、加工的需求量相匹配,过多会造成产品积压,过少则造成供给不足.其次,要合理服装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的层次结构.不同区域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层次结构决定了服装商贸、加工、设计、面辅料生产、纺织技术研发的层次结构,因此,各环节都须注意高、中、低档次产品或技术上的合理配置.最后,要合理化服装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的品质结构.各环节所提供的品牌、产品、劳务、技术等的最低质量水平,决定满足顾客需求的品质程度,因此,各环节之间的品质水平也要相匹配.总之,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可提高其整体怎么写作水平和各环节之间的协作能力.

服装产业链各环节内部整合战略,就是在各环节内部的企业之间建立良性的、高效的竞争合作模式.通过对各环节产业资源的整合,对产业做出有效的细分,企业在细分产业中,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定位,通过市场竞争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内部合作实现产品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形成与其上、下游环节相匹配的层次结构、质量结构、数量比例结构等,从而实现服装产业链上基础环节产业的快速提升,最终促进产业链的整体提升.如面辅料生产环节,在目前面辅料研发与生产无法很快发展从而适应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可对面辅料环节进行细分,分为新型面辅料的研发、面辅料的生产加工、面辅料的后整理、面辅料的全球采购、面辅料交易平台等部分.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在这些细分市场中选择适合自身的定位进行发展,不同企业定位不同,使每个细分市场都有一定比例的企业,由于企业在某一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因此,该环节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协作而非竞争上,这也可以有效地保障各环节结构的合理性.

总之,成功的服装产业链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服装产业链的构建及其内容的细化与明晰,有助于推动服装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针对服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产业关联效应带动整个服装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我国服装产业链是最长的,它包括面料、辅料、设备、人才与培训、终端、企业信息化、怎么写作等在内的诸多行业.我国服装是以制造为主的实体经济产业,不仅要以“更高的效率”走完整产业链的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之路,还要从市场适应和消费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的地位.


就我国服装产业来说,在传统的战略思维下,谁控制产业链,谁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只从我国服装企业的产业链整合而言,企业要直接操控自己所生产产品的上游供给单位,让他们保证物料交期时间,缩减物料供给成本.另外,企业要优化销售体系,通过扁平化销售,努力缩减产品销售的中间机构,保证产品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这样就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通过服装产业链整合进而带动链条上各个环节的飞速发展,为相关产业制造发展机会,这样才会增强服装企业的影响力.同时,产业链的整合是确保服装产业经济稳固增长的重要保证,也使得服装产业发展更加细分化,更加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