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翻译》网络课程建设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848 浏览:69440

【摘 要】目前,很多人对网络课程的定义并不明确,往往将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和网络资料相混淆.其实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得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医学英语翻译》网络课程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重内容,轻系统;重资源,轻情境;重知识,轻实践;重测试,轻反馈.笔者对此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 键 词】网络课程;定义;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网络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1月,教育部发布《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将把“事实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作为振兴教育的重点措施之一.2000年,先后有31所高校开设远距离网络学历学位教育.网络教育具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的特点,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变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一、网络课程的定义

目前,对于网络课程的定义,学者们有四种描述:从学习工具方面来说,“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从指导思想方面来说,“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学理论的的课程”;从构建主义理论基础方面来说,“网络课程是指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从学习过程方面来说,“网络课程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总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因此,只包含教材内容或教材课件的网络课程并不是完整的网络课程.

一般来说,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课件的不同之处表现在网络课程的完整性上.而完整的网络课程通常由几个系统构成:1)教学内容系统: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学知识点、重难点分析等;2)虚拟实验系统:包括实验情境、结果呈现、数据收集及分析等;3)学生档案系统:包括学生、学生、学生个人资料等;4)评价系统:包括成绩管理、成绩分析、形成性评价等;5)学习导航系统:包括内容检索、路径指引等;6)学习工具系统:包括工具书、资料库、参考文献、相关资料及等;7)协作交流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室等.

二、《医学英语翻译》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英语翻译》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ESP课程,课程开设的目标旨在培养医学院校学生使用专业英语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专业英语的意识和能力.但目前网络课程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呈现出各种问题:


1)网络课程建设重内容,轻系统.当前,网络课程建设的团队主要由本学科一线教师承担,缺少有实力的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因此网络课程建设从一开始就缺少了系统性的底层设计,而成为专业教师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讲稿教案等拼凑起来而构成.因此,网络课程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人才,更不能缺少系统性的底层设计.

2)网络课程建设重资源,轻情境.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涉及四个方面的因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情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即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可见,情境对于学习者习得知识的影响力值得重视,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现代化手段下的网络教学都要面对的重要的问题.然而,目前的网络教学大多数以堆积资源为主.海量资源的开放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但是脱离了情境的创设,学生就好比是在没有游泳圈的前提下被丢在无边的大海里,没有求生的技能也没有方向.因此,面对海量的资源,网络课程的建设者还是要有所取舍,要重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并在特定的情境下帮助学生习得有针对性的知识点.

3)网络课程建设重知识,轻实践.《医学英语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灵活使用医学英语,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转换的能力.众所周知,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翻译实践,而即使是详实地了解翻译史和翻译家风格,也不代表具备了翻译的基本能力.显然,由于课程的课时有限,课堂教学只能用来讲授翻译理论和探讨翻译案例,而真正的翻译实践则需要学习者在课后完成.这门网络课程的建设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却未能搭建学习者翻译实践平台;根据课程进度安排设计了翻译练习,却未能及时对学生的翻译内容进行评价和分析.这无疑与本门课程的特点不太吻合.因此,网络课程的建设者不仅要布置翻译练习,更要组织好学生针对所翻译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此外,建设者还应该努力搭建更多的翻译实践平台,通过翻译能力擂台赛,翻译能力测试,翻译技能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翻译实践,而这些实践活动也可利用网络加以开展.

4)网络课程建设重测试,轻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价是教师对学习者在一定时间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的反馈,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终结性评价的最主要形式就是测试,通过测试的成绩作为对学习者在该阶段学习情况的总结.但是事实证明,由于测试所涉及的变量较多,比如试卷的效度和信度,测试者的心理压力及抗压能力不同,试卷批改过程中改卷者的主观意见等都会对测试结果的效度产生影响.因此,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多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来评价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在传统教学中要进行形成性评价往往需要教师将每一次学生出勤情况,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做详实地记录,这无疑会加重教师的工作量.网络课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个问题,网络课程的互动系统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E-mail,电子留言板,等工具进行在线或离线的交流.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形式无疑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但目前,教师往往注重测试题或练习题的发布,而不重视成绩或作业的反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这种网络交流方式还不太适应或不太习惯,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线或离线反馈教学或练习情况,为学生答题解疑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工作恰好与教师的工薪待遇没有任何联系,这就决定了教师们不会将太多的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反馈上.因此,要加强教学反馈,不仅仅是要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还需要教育管理者适度考虑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所产生的工作量.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反馈数量和质量.

总而言之,对于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我们还停留在较肤浅的程度上,实际上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简介:

余静,1979,女,汉族,副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ESP教学,翻译.

吴虹,1982,女,汉族,讲师.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