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26 浏览:7236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法律的健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也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众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

关 键 词:科技;知识产权;管理

1基本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共两个部分.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

知识产权的特点:(1)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2)知识产权具备专有性的特点;(3)知识产权具备时间性的特点;(4)知识产权具备地域性的特点.(5)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法定的程序.

2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2.1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现我国大多中小企业技术含量较低,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通过仿制国内外创新企业的产品来实现自己的制造、加工、生产、销售等目标,仿制的产品大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较低,而一旦仿冒的产品被发现后,还面临着被诉求赔偿的危险.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层对技术创新认识不足,轻视技术,看重“短暂”的利润,着重“拿来主义”,对每年缴纳的“专利费”颇不赞同,认为搞技术研发时间长、见效慢、收效甚微,造成对研发上面的投入不够.

许多企业不把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不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专业人才.知识产权要求其管理者应当通晓法律、经济、科技和管理等知识,是高层次、实践性和复合型的人才.由于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人才的缺乏,有的企业甚至漏交专利年费,商标过了续展期却不知晓,导致企业丧失自己的知识产权;有的在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束手无策,不知道有哪些手段可以弥补,不知道选择最佳的救急方式.

2.2企业过分追求专利数量造成专利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对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各种项目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及知识产权方面评价指标的激励,均刺激了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为了专利而申请专利”,表现出很多企业申报了并获得授权数量众多的专利,对专利申报的质量、是否会构成技术秘密的泄露从不考虑.同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知识产权中发明专利的总量中国外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每10项发明专利中就有7项是国外企业的;专利的质量很落后,国内企业或学校申报的专利中有一部分根本无实现价值,且面临“专利侵权”诉讼请求时,是最有可能被“宣告无效的专利”.

2.3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理解片面且不全

相当一部分企业把“知识产权”和“专利”划等号,认为知识产权即专利,实际上根据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专利实际上只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同时有的企业将技术秘密也写成专利,结果造成技术泄密,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大多数的企业还停留在防御阶段,即保证自己不侵权或者防止竞争对手窃取技术,而不能主动出击,利用手中的知识产权打败竞争对手,赢得知识产权的竞争和优势.

3企业知识产权运行应对措施

3.1企业应提高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

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与培训.首先,应使公司的决策者或经营者们意识到知识产权方面带来的巨大作用和深厚的影响力;再次,使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能灌输到每一个职工的心中,对工作实际中产生的发明创造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通过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给予一定的奖励,使职工拥有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投入发明创造中来,从而提高职工的知识产权意识.


3.2完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专利申请制度.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大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的财政投入,明确设立专职或的专利技术人员,该专利技术人员应由有相当丰富经验的技术设计人员担当,负责对本单位不同时期的各种技术成果进行归纳、收集和整理.对专利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培训,必要时可委托或送专利技术人员出去学习、培训.专利技术人员掌握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后,对具备专利申请条件的技术成果整理后进行总结汇报并准备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可培养企业技术人员自己撰写或请外面的专利事务所进行撰写专利.专利技术人员同时需要对已经申请的和授权的专利定期进行维护,对于工作出色专利技术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及物质上的鼓励以促进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的部门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的培训活动,积极宣传国家和公司对知识产权方面工作的各种奖励措施,保护企业职工发明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王斌.《谈谈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现状和意义》.发展论坛,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