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06 浏览:90861

摘 要“生态建筑”已成为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

关 键 词生态建筑学

一、生态建筑概述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工作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它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诸多好处,可以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很好的统一.

生态建筑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石油和煤炭等的依赖.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自然阳光和通风,被动节能措施来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2、材料再生利用

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在建筑的使用过程巾.将水等资源循环利用.另外提倡使用本地材料,减少运输费用.

3、减少废物排放

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降解或做无害化处理利用,如生活用水之中的中水利用.

4、生态环境与人文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阳,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手段,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在实践中的生态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取得同等地位.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分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心.

2、善于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首先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其次是力求建筑节能和生态平衡,也就是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

3、生态优先”的原则,减少人工层次,加强自然环境的利用,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交融.

4、注重生态建筑的地方性.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

5、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生态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策略

1、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

要保护自然,遵守节地原则,适度开发土地资源,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材,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筑室外使用透水性铺装,以保持地下水资源平衡,对自然材料的使用不得破坏其自然再生系统,运用环境亲和材料.

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短缺资源,多使用地域的自然建材及当地建筑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无污染化.要防御自然,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建筑方位,设置有效的遮阳设施,运用高热工性能的建筑材料做好保温隔热和隔噪音设计,在沿海地区还应考虑防空气盐害和防台风措施.

2、系统的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基础上进行生态设计,加强通风、采暖、照明、通风、电气等方面的协调和管理,分析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联系,有效减少系统对自然的影响;冬季建筑的热损失和夏季建筑的热吸收不仅与建筑的朝向有关,还取决于建筑的体型系数和结构形式,当建筑的细高比值越大时,建筑的热损失和热吸收也就相应的增大,因此要恰当设置建筑体型,立体型建筑高宽比最好是5:1左右;要进行多样化、科学化的建筑空间设计,加大设备的可变性空间和灵活使用的功能,为设备设施留有恰当的更新区域,确保设备的未来应用和发展;要加强室内与室外空间的结合,努力创造室内局部稳定的气候状况;根据气候、地域条件合理进行建筑体型、朝向的设计.

3、继承历史并融入城市

城市不仅是人类为满足生存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它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城市建设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文化链条要衔接好,因此不可切割城市的文化,要妥善保护保存历史风貌,保持景观资源的共享,进行开放式设计,使建筑融入城市轮廓线和街道尺度之中,保持居民原有的出行、交往和生活惯例,保留居民对原有地域的认知特性,使建筑与城市和谐.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避免窒息环境,使所有构成元素在共生中蕴含共性的文化及价值取向,在多彩的象征意义中丰富城市形象.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