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动力理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验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77 浏览:13964

摘 要本文以体育专业201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等等方法,对群体动力理论在中学体育教学法教学应用的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教学设计模块、教学能力模块和理论知识模块都优于传统教学,教学中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化,并且有助于学生交往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关 键 词群体动力应用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ExperimentalStudyontheApplicationofGroupDynamicTheoryin

MiddleSchoolSportsTeachingMethodsClassroomTeaching

JIAOZhenhong

(CollegeofSports,WenzhouUniversity,Wenzhou,Zhejiang325035)

AbstractInthispaper,PE2011studentorthestudy,weuseliterature,mathematicalstatisticethodandexperimentalmethod,etc.,incaseofpowertheorygroups'highschoolsportsteachingmethod"ofteachingappliedresearch.Theresultsshowedthatstudentsininstructionaldesignmodule,teachingabilityandtheoreticalknowledgemodulesaresuperiortotraditionalteaching,teachingioreprominentinthedominantpositionofstudents,promotestudentlearningbytheacceptanceofconversiontoindependentlearningandhelpstudentsdevelopskillsandspiritofcollectivi.

Keywordsgroupdynamic;application;experimentalstudy

0前言

群体动力学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KurtLewin)提出的,50年代在世界上快速发展.群体动力学是揭示群体发展规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群体行为的引起以及强弱,有外部力量的作用,但更主要的是内部力量的作用.①一个有效的群体可以充分激发群体内成员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利用群体成员的共同智慧,产生群体动力,从而获得比个体单独行动更为高效的结果.在我国80年代群体动力学才得到研究者的关注.现在关于群体动力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关于学习领域的研究不多,到目前还未见到在中学体育教学法的教学中,有对群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的实证报导.本研究就是将群体动力学引入中学体育教学法的课程教学中,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201学生79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

利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文献的检索,查阅群体动力相关的书籍,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为本文研究和撰写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ORWINDOWS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所有获得的数据处理分析,并进行T值检验,为分析讨论提供数据基础.

1.2.3教学实验法

实验对象:温州大学体育学院201的体育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班40人、对照班39人,进行教学实验验证.

实验过程及控制:2013年9月-12月,即2013-2014学年的第一学期,在温州大学体育学院中学体育教学法课上进行实验.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教学能力、理论知识和教学设计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差异性检验,显示两组学生之间在这三方面没有差异性(P>0.05).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由师担任教学任务,两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保持一致,没有告诉学生进行实验的事实,减少了学生自我加强实验效果的心理暗示.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测试,两个班按照正常考试进行,增强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实施施加群体动力的思路,其过程如下:(1)学习小组的确立:按照男女的性别比例,每组2名女生和6名男生,结合学生成绩进行分组.这样便于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能够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同时组与组之间能够在一个大体相同的实力背景下进行比较,便于组间的公平竞争.(2)建立明确目标:本课教学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即教学设计模块、教学能力模块和理论知识模块.每个模块又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符合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且保持较为持久.(3)建立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证明,不同的领导方式造成不同的群体气氛,不同的群体气氛对于群体效能的发挥起重要影响作用.②建立型的领导方式可以发挥群体的力量.在理论课堂上,教师让小组内的成员轮流发言,补充发言,激发群体成员平等互助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整个群体目标的实现.在实践课上,进行现场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群体的动力.(4)建立行为规范:可行的行为规范,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群体规范分为明文规定的要求和群体成员约定俗成的要求.2结果与分析


(1)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比较,实验班学生在教学设计模块、教学能力模块和理论知识模块,都优于对照班.结果见表1:

表1教学设计模块、教学能力模块和理论知识模块比较表

从表1可以看出,群体动力理论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上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验班学生在教学设计模块、教学能力模块和理论知识模块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其中教学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通过群体教学,为小群体中的每位同学都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群体动力理论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法教学中,不仅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优于传统教学,而且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也优于传统教学,说明它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培养了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对体育人才的优良品质.

(2)群体动力学理论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交往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群体动力理论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Jacobs曾提出简单地把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并不能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展开.③通过教学目标设置、课堂行为规范的制定、组内合作的开展与小组间的竞争,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促进了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化,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运用群体教学理论于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而且通过组间的竞争,强化了学生参与的行为.它解决了从学生兴趣和要求出发,区别对待的难题.它代表和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适应了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表2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比较表

从表2可以得出,群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创造了条件.每个小组都经历组成、过渡、执行和融合四个阶段.在小组形成阶段他们礼貌、尊重、和谐;在过渡阶段,小组成员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个性,而易争论和辩论,与小组的领导之间形成冲突,关系紧张,影响组织任务的完成.但经过这个阶段之后,成员能够找到合适的角色,小组形成了比较清晰完善的组织结构,内聚力也不断地加强.内聚力是群体动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④是保持群体内个体间联系及个体与群体间联系的力量.⑤通过内聚力使小组成员紧紧地连在一起,可以达到相互帮助、优势互补的作用,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交往能力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融洽了感情.

从表2还可以得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教师的评价主要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小组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整个集体的成绩,它不仅要通过个人的努力,而且小组成员为了集体都会献计献策,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发展,这些行为还会不断地强化和和巩固,小组成员之间交往更加频繁,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能够团结协作,形成很强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一般说来,提高群体集体主义精神可以促进群体成员对所属群体的责任性行为,积极地为本群体的目标任务努力.其次,群体集体主义精神的提高使得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帮助.

3结论

(1)群体动力理论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上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2)群体动力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化.(3)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上运用群体动力理论,有助于交往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基金项目:温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jg01D)

注释

①李森.教学动力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0.

②王月华.论体育群体与体育教学[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2):97-99.

③Jacobs,G.Co-operativegoalstructure:awaytoimprovegroupactivities[J].ELTJournal.1988.42(2):97-101.

④周晓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04-106.

⑤Forsyth,D.R.GroupDynamics[M].2ndedition.Brooks/Cole,PacificGrove,CA.1990.10.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