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环境对民居建筑设计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075 浏览:95008

【摘 要】地域环境因素包含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气候与地域对建筑的形式影响有着天然的联系,不同的地域条件产生了不同的地域建筑形式.为顺应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则产生了不同特征的建筑形式,为与自然地域环境相适应的地域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模式和文化.

【关 键 词】地域;环境;窑洞

自然地域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影响某个地域民居形成的一个方面.不同自然环境决定民居形态和生存方式,地域性特征越明显,具有地域特性的民居自发应对自然的能力就越强.

河南传统建筑形式丰富,建筑地域特征的形成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河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和物产资源,由此产生的社会制度、生活模式、行为模式、技术方法,以及宗教信仰、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都对其建筑地域特征的产生和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建筑群的选址、总体布局、空间形态和结构,建筑的择地、平面布局、造型和空间组织及建筑构件的构造特征等,均反映着环境特征的影响和作用.

1河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河南与6省毗邻,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省界范围东西宽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境遇辽阔,土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差别很大.河南省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西部海拔高而起伏较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

古人云:“当取天下之,河南在所必争”、“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与河南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分不开的.河南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具有自西向东由山地丘陵向平原气候过渡的特征,伏牛山南北分别属北亚热带湿润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我国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穿过境内、贯穿境内的豫西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系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河南省的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太平原.山区丘陵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地上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沿太行山东麓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有大型“地下水库”之称.此外,河南地理位置居中,交通便利.西部和南部地丘陵,关隘较多,为两进南下之咽喉.

2河南地区的窑洞分布

古代史的豫西地区降水充沛,土地富庶.《史记索隐》中记载“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就是生息劳作在黄土地上的黎民百姓的共同祖先.《礼记礼运》提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也就是说窑洞就是上古穴居方式的遗存,体现着华夏民族虽古犹新的传统文化品性.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该地区民居的典型特征――窑洞以及窑洞与四合院的结合形式.

河南省窑洞村落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的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我国人类文明早期发展地区之一.分布区域主要在郑州以西、伏牛山以北的黄河两岸,河南约有800万人住窑洞式民居.三门峡市、灵宝市属高原地区,新安县、洛阳市、偃师市、巩义市是丘陵和河谷平原,窑洞最多分布于此.

据地质资料显示,在这一地区黄土阶地、黄土塬和黄土丘陵广泛分布,黄土的厚度自西向东递减,厚度大部分在30~100m之间.其中,三门峡地区大于100m,洛阳地区在50~100m,荥阳、巩义一带的黄土层厚度在50m,再往东到郑州仅20m左右.豫西地区的黄土的孔状结构发育适中,积层土质均匀,有垂直节理,湿陷性较小且土层厚,是最适合挖掘窑洞的黄土类型.到目前为止从黄土高原到黄土丘陵地带的地质条件多年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窑洞仍是这一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3河南地区的窑洞类型

在豫西地区的洛阳、巩义一带,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覆盖层较厚,土质结构密实,称压力较大,适合挖掘黄土窑洞”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特点,而得以营造豫西地区的窑洞民居特点.豫西窑洞冬暖夏凉的秘密所在,就豫西窑洞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来说,建筑能耗以热工能耗为主.

豫西窑洞民居的类型可分为:

(1)靠崖式窑洞(靠山窑)

靠崖式窑洞出现在山坡,原土边缘地区,是在天然形成的黄土峁、黄土梁立壁上或是自然岗地形成的天然截头处直接由横向纵深方向掏挖的洞穴,窑顶至少留3m以上土层.在上坡面面积的大小来决定窑洞的层数.为避免要懂得荷载影响底层窑洞,台梯的布置是层层后退的,形成了上层窑洞的前厅是下层窑洞的窑定,很少上下层完全重叠.

但这种传统意义上的靠崖式窑洞,在河南地区现存的已经没有了,无从考察.靠崖窑经过发展形成以下几种类型:窑间窑、间墙窑、天窑(也叫板架窑、悬窑)、房洞结合窑等;靠崖窑院分为自然式的窑院,后窑前屋式的窑院、带后窑的窑院、组合式的窑院.如巩义康百万庄园的主宅院建筑群就是正房为窑,厢房等次要房屋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的多进四合院建筑群.

康百万庄园坐落于郑州市西公里处巩义市的邙山脚下、伊洛河畔.康百万庄园是公元17、18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清代庄园建筑群.这里山水优美、地势险要、水陆交通便利,自然环境十分丰厚.康百万庄园的主人自明、清四百多年来都是河南巨商,后因慈禧太后的赐封而名扬天下.

庄园建筑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向寨下其他区域以扇面形式展开,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异的群体院落.占地240亩,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庄园主体依山傍水而建,用青砖石条砌成城堡式的寨墙,蜿蜒在邙山之腰,厅堂楼阁错落有致,辉映于洛河之滨.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传统堡寨式聚落是一种融居住和防御为一体的聚落,含有“居”的成份,但更重要的是强调“防”.清代后期的社会动荡,促进聚落和民居防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为了聚落长远发展和人类自身安全的需要,防御意识往往蕴含在聚落整体形态、内部空间布局等诸方面,“住防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聚落的一个主要特征.(2)下沉式窑洞(地坑院天井窑院、窑坑)

窑洞民居从史前文化时期的穴居、半穴居发展直至成为现代穴居,下沉式窑洞是由地下“穴居”发展而来的,也称地下窑洞.这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干旱、没有山坡、沟壁等自然地形条件可以利用的情况下,人们巧妙地利用了黄土的直立边坡稳定性的特征,就地挖出方形地坑,开出四壁闭合的地下四合院,再在四壁上挖窑洞.具体方法是先在黄土塬上垂直向土层下挖成的院坑,然后再在人工形成的四面坑壁上横向向纵深掏挖洞穴,以河南三门峡南塬地坑窑洞分布区最具代表性.

地坑窑院分为二进院、三进院,或由三到六个地坑窑院组成,共用一个出入隧道的地坑院落组群.基于风水理论产生了四合院型建筑设计规则,即闭合环绕的建筑空间带有上见天、下接水的天井.其闭合环绕天井式的建筑模式,阻挡了室外污染的进入从而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干净.开敞的院子能够引进阳光、雨水、新鲜空气以及长波辐射.院子上面朝天,下面以地表面为基能够保持院子和院子周围的房间有良好的气候环境.豫西窑洞区的天井院尺寸较大,有12x12米的和8x12米的,方院一般挖12孔窑洞,长方形院子挖10孔.两家共同利用一个大院子的,中间相邻处修一道院墙,各家都单独设入口坡道.

4结语

豫西窑洞是具有河南地域环境特色的典型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在其所处的地域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价值和特征为: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天然别的地形地势,地质结构就地取材,其保温隔热性好,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从现代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讲是有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建筑形式.


对于传统的窑洞不能仅限于原有的保留和保存,而应对其原有的优点优势继续发扬的基础上,传承传统的历史文化,保有优秀的建筑文化元素,汲取传统的营造技术,结合当前的建筑发展,创新和发掘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发展出与地域环境相适应的现代的、舒适的、适宜的民居建筑.

【参考文献】

[1]单军,吴艳.地域性应答与民族性传承[J].建筑学报,2010(8).

[2]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4.

[3]候继尧.窑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

[4]邬学德.河南古代建筑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12.

[责任编辑: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