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28 浏览:20018

摘 要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本文从就业形势分析出发,以大学生的角度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分析了就业形势,研究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提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关 键 词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中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目前最严峻的考验,为了提高就业要从现实背景分析出发,不仅要研究就业现状而且要研究就业形势,不断地提高就业能力,就业技巧,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努力,改善就业能力.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200万人,2012年毕业生仍有超过200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①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就业形势分析出发,以大学生的角度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提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的条件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1就业形势分析

如图1所示,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在校生增减幅度与日俱增,以2004年的毕业生为例,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80万人,到2013年7月份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99万人.②

再者,逢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有大量国企的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向城市转移.这样一来,大学生的就业无疑面临巨大的就业危机,形势越来越严峻,以目前的现象不断增长,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现象将与日俱增,导致各大高校以硕士,博士占大学的主要人群.2010-201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失业率15%左右.

2大学生就业难产生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产生原因很多,包括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功利化、教育及产业接轨、职业能力不足等,以下从六个方面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原因.

2.1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

据教育部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参考图1],1980-1990年间录取率只有21.55%左右,所以在校大学生都在206万左右,而1999-2009年间报考人数最高都达到了1050万录取人数达到了607.7万,录取率达到了57.88%,在校大学生也就达到了2021万以上.因此,单从数据上来看,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都以幂次方的形式不断上升.

2.2择业观念没有明显改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没有明显改善,其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③其中,在薪酬方面,往往期望值过高;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往往“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等,这就大大缩小了就业面.中国各大城市出现技术工人处于短缺状态.根据相关报告,中国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达400万人,证明许多技术方面的人才的就业岗位是充裕的,但对大学生而言,排除这些领域.④

2.3就业功利化

尽管大学毕业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和个人才能的发挥,但面对现实,部分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由于受职业的社会评价,择业的功利化和强调自我因素的作用,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小事不爱干大事干不了,缺乏责任心.对企业忠诚度不够高,有些人跳槽并不一定是岗位不适合自己,而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物质利益以及攀比心理.

2.4心理素质欠佳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陷入追求完美,盲目从众攀比依赖的心理误区,也存在紧张焦虑自卑、自负、淡漠、躁动、犹豫、失落等心理问题.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求职受挫时部分毕业生会动摇信心,产生自卑,意志消沉.

2.5职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己的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缺乏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随着社会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就业筹码.

2.6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陷入危机无疑影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国内中小企业大批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减少劳动者就业空间.世界经济危机促使大量的出国留学后的人才回国发展,从而使大学生竞争增大.⑤

3大学期间应提高综合能力

就业难相关互动调查显示,⑥超过800名网友参与,69.4%的网友表示还是要靠自身的强大.

(1)提高规划学习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这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如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⑦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可以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有利于找到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所匹配的职业.大胆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顶梁柱.而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存在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不知所措,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


4总结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社会稳定与民生之本,是提高经济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否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关系到每个高校乃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他需要大学生,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

目前我国高校有着专业设置的狭隘性及缺乏市场导向性.首先,教育体制方面应快改散教育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其次,应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就业,这也符合教育部人才培养要求;接着,学校应积极开展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课程;加大创业教育培训内容,政府需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创业来缓解就业压力.

本文通过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揭示了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源,并从学生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今大学生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和培养相关因素,进一步结合就业为主题,规划了大学期间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的必要性,为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及学校教学方面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崔振东为本文通讯作者.

注释

①张文双[J].思想教育研究,2008(1).

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再增19万达699万人.人民网,2012-11-25.

③林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6).

④丁守海,刘昕,蒋家亮[J].中国就业弹性的再估算,2009(2).

⑤吴进.弹性就业:金融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J].2009(275).

⑥大河报.大学生就业信息网.2013.3.

⑦蒋毅芳[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6).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