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改革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560 浏览:143476

【摘 要】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 键 词】地理;改革;教学

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不仅深刻影响到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随着国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迫切需要大批高能力的人才,这就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

1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地理教学就是课堂教学,所有的教学任务全部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个性发展融合起来.

1.1重视实践教学

以往的教学偏重于理论,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多大作用,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新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地理学科的实践,应该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有: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实用性的范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参观访问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静态的教学,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或开办地理小广播、小墙报;或师生一起制作、改进地理教具等.还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工农业生产布局等发展地方经济的小型辩论会,评价当地的环境质量,开展当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样放手让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应用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而且能有效地扩展地理教学手段.

2重新界定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也就是所谓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把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者.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实现不了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2.1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改之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2实现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也有师生互动,但是这种互动不过是简单的问答式,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发言,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比如,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交流的状态、思维状态如何,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可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2.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

地理教学涉及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和广阔的自然天地、人文景观,因此,地理教学有雄厚的直观性基础和趣味性的知识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现有的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或自行创新设计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地理新教具和新模型,使地理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性.采用直观教学,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

3将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相结合

多年以来,我国的地理教学脱节现象较严重,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客观上存在着许多重复和脱节现象.加之初中三年级不开设地理课,人为地造成地理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的间断状况.这就容易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上的脱节,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中地理素质教育与教学工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努力克服脱节式教学.

初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差别很大,但有许多知识上的连结点.如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区域地理特征等都是初高中地理共有的内容.利用这些知识连结点就可以将初高中地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初中地理知识主要描述的是区域地理、地理景观,而高中地理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及地理概念的抽象性都要比初中地理内容突出.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平台,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滚动提高,克服学生惯性的“死记硬背”现象而造成学习方法上的不连续性.积极加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传导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地理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得以强化.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在此形势下,认识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摆脱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