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306 浏览:45903

摘 要: 计算机类本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在市场人才需求方面,体现出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混合型等,应用型本科又在市场上占据大部分市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了高等院校思考的重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本文以我校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例来探讨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 计算机专业 应用型本科 培养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类本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在市场人才需求方面,体现出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混合型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应用型本科又在市场上占据大部分市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了高等院校思考的重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培养计算机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如几种模式.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以我校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例来探讨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2.5+X“多方向动态人才培养模式

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应用技术上体现在诸如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技术、分布式计算、数字媒体技术等诸多具体的技术方向分类上.

我们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我们实施了2.5+X的分方向培养体系,即将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学生入学后的两年半时间里,重点解决基础教学和专业基础教学,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构建了“分方向的专业教学动态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

第一阶段:两年半的基础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

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其内涵如何丰富,应用分支如何广阔,都应该有其自身的专业基础,我们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在学生入学的前五个学期中重点抓好通识教育基础和数理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两个层次的教学,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以及进一步提高学习奠定基础,使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阶段:分方向培养阶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新技术、新热点以浪潮形式快速发展,几年来,嵌入式技术、电子商务、动漫与游戏制作、虚拟化技术、并行计算与HPC等等,每个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我们根据专业的内涵和市场的发展,实施多方向、多层次动态培养模式,结合我院的特点和学生的专业发展兴趣,为学生设置以下三个应用分支方向:

方向1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

方向2 软件工程与怎么写作外包

方向3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技术

每个方向都确定4 到5 门核心课程并配以项目实训,再根据学科发展和市场变化,在教学方向3 计划中规划了2 到3 门动态选修课,从专业教学、实践实训、就业创业的实际出发,开展三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使不同的专业方向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各具特色又相互兼容,使学生按需选择,因材施教,学有所成,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企业的需求,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兴趣大,有利于人才市场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二、“书+职业(行业)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培养模式

为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国家对计算机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互补,拓宽就业渠道,多年来,我院在专科层次上一直实行“学历教育+技能教育”二合一的特色教育,学生经过学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学历文凭同时也获得国家权威职业资格认证及行业资格认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践教学内容时,力求涵盖相应职业资格和技能考核认定、鉴定的内容,从而全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达到企业用人标准,使学生毕业后熟悉行业技术要求、具备行业技能和融入团队的能力,可直接投入岗位工作,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坚持职业资格证培训,以大部分学生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认证为教学重点,以部分学生能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认证作为努力的目标.目前学生们可参加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有: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NCNE)(一、二、)、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水平考试(NCSE)、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测试(NCAE)、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网络管理员、网页制作技术员、多媒体技术员,中级: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 软件测评师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等).用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社会上有许多著名的公司都有认证的职业证书,这些职业证书社会的认可度很高,有的就是行业规范,因此像联想、Oracle、NIT、ACCP等都有认证体制,另外像思科网络教育学院、神州数码、锐捷网络和H3C公司都有行业规范,与这些公司企业建立与实践教学内容配套、实践技能配套、与岗位结合的综合行业认证体系,学生可考取Cisco、神州数码、华三等行业职业认证,如H3C认证网络工程师、CCNE等,从而形成“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能使学生在掌握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的行业实践能力,有力打造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后的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三、“实验-实训-实战”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要加强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我们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打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直观效果,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因此,实验课,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实验一般是在实验室里,学生按照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开出的题目独立动手完成.题目大多是验证前人在书本中论述的结论是否正确,且涵盖的知识点单一,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相距有一定的距离,为此,人们构造了实训教学的环境.实训教学环境是在学校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实训突出了学校的主体性,每一个实训项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实训突出了职业技术应用性,要求学校加强投入,更新设施,积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为了更进一步的联系行业技术实际,提高学生课程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综合应用,将省及全国各类大赛项目和企业中、大型工程案例引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我们又设立了实战教学层次.

这样我们将实践培养过程分成实验-实训-实战三个层面,基于这一思想,利用“虚拟/现实”实验条件相结合,以实际案例引出工作任务,从虚拟环境中的设计,到实际设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验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全面提高.

在实验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环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结合企业的就业岗位重点,强化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确保学生学以致用;

在实战环节运用课程理论和可运用教学资源及根据大赛项目和企业中、大型工程案例需求进行实践课程内容、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以赛促学、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最终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是教育部提出来的未来长时间内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是促进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人才的一项新的“质量工程”,它挑战了我们传统的人才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怎么写作.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三个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对接,共同完成人才建设和培养过程;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课堂理论教学和企业现场的实践训练同步进行;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相结合,高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学生成长的双导师.主要面向区域经济,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工程,强调宽基础、重实践、重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环节和企业实习环节,学生将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我们创建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班,具体的做法是在学校完成二年半年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第3学年下学期进入企业学习方向选修课和与该企业结合紧密的实践性强的课程,并在企业完成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企业的生产实习、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即学生下派企业的同时,由企业指定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为辅导老师,同时学校也指定教师为指导教师,即采用“双导师制”.根据学生情况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共同选定合适的培养方向,为学生学习、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并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实施中做好双导师的协调工作,防止实施过程的脱节和脱岗失职.

五、赛训结合的技能训练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简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在的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面向社会的教学培养体系.经过教学改革,现在有了项目式、案例式及讲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法,但这些教学法与行业等单位实际过程结合又不太紧密.

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职能部门旨在推动教学与人才市场的实际相结合,利用职业技能大赛的方式推动教育与人才市场相结合.“赛训结合”指的是,赛指职业技能大赛,训为教育训练(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赛训结合技能训练模式旨在利用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平台,研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更加有效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如何更好地与行业实际需求相结合,依托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此教学模式:

1.打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分离的形式,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平台,以“以赛带训,以训带练,以练带学,赛训结合,重在技能”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

2.建立赛事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融合的模式,该赛训模式与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学生学以致用,与企事业单位的就业大大缩短了差距,趋近于零距离接轨;

3.该赛训模式能带动专业课程的建设,促进特色专业以及精品课程群建设.

这些教学模式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在培养应用本科人才时,往往是几种模式的融合.为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能担负起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的市场需求.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