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52 浏览:21876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成为本科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怎么写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在办学定位、专业与地方产业结构结合、办学质量、经费投入、大学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认真解决.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机遇;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018―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怎么写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在办学定位、专业与地方产业结构结合、办学质量、经费投人、大学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若不认真解决,将严重影响这类学校的未来发展.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产生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考察美国高等教育量的扩张和质的变化的基础上,于1973年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概念.他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教育”和50%以上为“普及教育”.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99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到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171所(含独立学院293所),其中:“211工程”高校(116所)占9.9%,非“211工程”高校(1055所)占90.1%.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2000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指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要向地市延伸.在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十分注意发展地市高等教育,改变高校过于集中在大城市的状况,形成多元化、各具特色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同时随着第四次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指引下,地方政府积极创办高校.截至2011年,共有291所地方高职高专或成人高校通过合并升格或者独立升格为本科院校,占目前我国非“211工程”本科院校总数的三分之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兴起,又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的贡献最大,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增长主要推动者.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的高校规模扩张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兴起和发展.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发展机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一支新生力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怎么写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的进一步分化,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大众化阶段要求高等教育结构、学校类型的多样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满足了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适应了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需要,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教育主管部门指出,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最根本的就是“以人为本”,“让我们的孩子有学上,其次上学质量要高”.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的地级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提高层次和效益,提高区域文化要档次和品位,需要依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充分智力资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以及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必将给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区位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设在地级市,由地方政府举办,立足地方,怎么写作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有特色、高品质、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众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建立,都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以及人、财、物上,地方政府均给予倾斜,甚至还积极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牵线搭桥,引进资金,搭建科研平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地方特有的资源和区位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根据所处地域环境、资源禀赋和社会需要办学,实施“校地互动”战略,在办学实践中,依据当地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布局、优化培养方案、拓展办学渠道、建设师资队伍、构建实践平台、创新就业机制,形成具有个性的办学特色.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怎么写作中心、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及经济社会发展智库,发展前景光明,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后发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鉴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经验、本科教育的规范体系、制度体系等,从而可以扬长避短,变发展起步迟、办学规模小、经验不足、水平不高为“起点高,起步快,步子大,步伐稳”的相对优势.它们没有沉重的“包袱”,没有过多的割舍不断的“传统”情结,比较容易引入和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办学思路,有可能创造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有可能充分利用建校初期大量引进的教师知识结构新,大量购进的教学、科研设备料技含量高、功能强大,大量购进的新的图书资料知识体系新的优势,发展新的学科专业,开发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和社会怎么写作项目,打造核心竞争力.学校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比较年轻,在艰难困苦的“升本”过程中经受了锻炼,“凤凰涅、浴火重生”,普遍朝气蓬勃,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成功“升本”的机遇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未形成思维定式,没有学科壁垒,发展的内驱力强,有利于形成并拥有后发优势. (四)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除了培养社会精英,更重要的使命是培养各行各业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实现长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需要大批各层次人才的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业技术升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共同产物,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转型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和职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普遍务实,社会适应性较强,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较充足的生源保障.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将会在财政和管理、学生入学和选拔、课程和教学形式、教师的职能、教育结构和学校培养目标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存在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

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校理念和策略,对学校的办学行为、学生发展、学校未来发展等具有引领作用.但是,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办学理念模糊、攀高求全、办学定位不明、忽视对自身办学特色的培育,盲目跟、学,照抄照搬老牌院校的经验和模式,缺乏对自身实际的研究和结合,致力于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而学校自身又无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发展条件,发展困难重重,前景不明.部分学校虽然定位明确,但惯性发展,尚处于“自发自为探索阶段”,尽管有强烈的转型愿望,但未找到突破口,困难较多,在实际办学中仍然沿袭传统本科办学思路.

(二)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地方性、区域性特征不明显.根据近三年本科院校招生专业数量的统计分析,半数以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集中在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和汉语言文学等7个专业招生,且招生比例明显高于国内本科院校平均水平.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差,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困难.根据麦可思提供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显示,就业满意度不到50%,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也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162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4%,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半年内发生离职行为,造成了教育投资的严重浪费.主要原因是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一是特色不明显.原有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行业结构匹配度不高,受原有专业师资、办学基本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转向,周期较长,改造困难较大;二是现行本科专业目录的专业设置缺少灵活性,没有体现不同教育类型的特点,专业设置缺乏自主权,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脱节;三是有些学校不顾所在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要,没有切实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盲目追求高教系统内部的攀比与排名.

(三)办学质量不高

1.生源质量较差,学习动力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品牌弱势、区位劣势、条件较差等,在生源争夺战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随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年下降出现生源竞争,部分学校正经历着生源困境,高等教育将重新洗牌,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将会没落和衰亡.

2.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教师来源面偏窄,缺乏思想、文化与学术的交融性.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处的区位劣势,很难吸引高素质外地人才,新进教师基本从高校到高校,且存在近亲繁殖,严重影响思想、文化与学术的交融.其次,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普遍存在重学历、重理论水平,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后,年轻教师比例很大,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与怎么写作地方经济的能力.

3.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起点较低,科研意识不强,对科技发展的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相对较少;缺乏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引领,科研团队建设比较薄弱;科研方式封闭,缺乏科学研究合作与交流的意识.2012年,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来自企业事业的经费仅占其科研经费总额的29.87%,校均获得企事业经费不到300万元.

4.思想观念滞后,管理水平低.一是办学理念和管理观念基本还停留在专科层次,对本科教育的内在规律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缺乏对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尤其是本科教育思想观念的吸收和借鉴.二是“官本位”思想严重,大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科研骨干热衷于当行政干部,未能在教学科研上发挥骨干作用.三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人治”现象普遍存在,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和职业化,大批管理人员缺乏职业归宿感,管理队伍不稳定,管理水平不高.

5.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人,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客观上使地方本科院校没有或失去了行业背景.同时,学校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应用性科研能力不强,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学校自身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不强、社会效能低,得不到企业的信任和投入.地方政府缺乏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国家制度与鼓励政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缺失,企业参与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缺乏多方面基础,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广泛切实实施.

(四)财政十分困难,投资渠道单一

国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经费投入按照学生和教工数,采用统一标准,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大量的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硬件投入高,教学成本高.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基础差、底子薄,为了使自己的办学条件能迅速达到合格要求,依靠银行贷款竞相新建扩建校园,购置大批仪器设备.硬件建设投入过大,超常规增长过快,随着贷款陆续到期,还贷负担较重,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深陷还贷困扰,陷入“经费短缺―银行贷款一招生收费还贷一基本建设规模扩大一经费严重短缺”的恶性循环之中.加之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国家财政支持少,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总量不足、力度不大,学校自身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弱,出现严重财政困难,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大学文化缺失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在升格前其学校办学层次偏低,在申请升本时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校物质条件的建设上,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达到合格本科的基本要求.但是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学文化缺失.主要表现在:史短,无文化积淀;原有的专科阶段的文化在合并升本后丢失,新的共同认可的文化还未建立;校园精神的塑造缺乏特色,人文文化与学术文化不足;共享的价值观念淡薄,群体意识不强等.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共有的价值理念是一所大学师生心灵的“根”.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应该处处体现着文化,彰显富有特色的文化.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重建和塑造师生共同认同的大学文化和价值理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