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04 浏览:132815

摘 要 :课程体系设置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的个性化、复杂化特性,对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社会责任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康海彦(1978-),女,河北涿州人,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讲师;刘雪平(1973-),女,湖南衡阳人,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讲师.(河南 平顶山 467036)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JKGHAD-02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7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突出.近期,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相继出台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等政策,对实现节能环保、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怎么写作、改善环境质量等重大环保民生工程更加重视,同时对环境保护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中频繁出现的黑心工程、豆腐渣工程,社会公众对工程师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向大众化,工科院校承担的扩招任务较重,高校新生差异较大,综合素质出现下降.[1,2]狭窄的传统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毕业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及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显著下降.[3]

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缺乏工程教育

20世纪末,美国工程教育界率先提出了大工程观的概念.从大工程观念出发,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既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对经济环境(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要求学习工程科技的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并加强在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且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化思想.[4]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于1999年最早开设工程学课程,之后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此课.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将工程学确定为必选课,并将其建设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其他高校则主要以本科生选修课的方式开设.2011年举办的全国第三届科学技术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同时指出加强对学生的工程教育,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城建”为特色,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工科本科院校,但目前包括环境工程专业在内的所有工科专业均未开设工程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对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工程技术人员基本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2.文、理、工学科融合不够

工科学生普遍存在学生文化视野狭窄,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合作意识相对较弱,运用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科院校中学科融合不够所致.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复杂化,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交织,要实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法律、经济学、沟通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有时这些能力会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性因素.河南城建学院目前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为24个,基本上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城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工科针对性,即课程内容应用性和指导性相对较差,缺乏公共选修课的精品课程,课程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授课效果受到影响.

3.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较薄弱

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不断改变,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性质、污染物种类不断变化,因此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更新的环境问题,环境工程人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能用科学技术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不断创新科技手段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而目前国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多为新建本科院校,主要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后升格形成,办学上本专科教育并存,人才培养上难以脱离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环境工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实践教学方式、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改革创新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及教学方式无法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进行深入探讨与改革创新.[5]目前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主要采取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的方式,由于时间较短,人数较多,学生无法对现场生产工艺及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不透彻,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成果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上手难的问题.在学校及系部的努力下,虽然已经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但运行方式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仍不完善,总体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偏低,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对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优化公共基础课构成,完善公共选修课平台,强化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公共基础课中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比例,根据教育部要求增设社会实践环节.扩大公共选修课学科覆盖领域,在规定修满公共选修课学分的基础上,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审核、过程控制和质量考评体制,提升公共选修课质量,评选一批公选课精品示范课程,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促进层级深入、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模块中,分学期开设了“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泵与风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由浅入深、层级深入介绍专业理论知识.设置了“环境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必修课.将“环境工程概预算”与“环境经济学”内容整合为“环境工程技术经济与概预算”,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将“环境工程专业文献检索”由原来的专业任选课调整为专业基础课,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3.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完善专业选修课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模块分为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监测两个方向.

环境工程方向在原有“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工程学”选修课,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师职业活动的社会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培养学生对工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道德敏感性,建立工程问题意识,使学生建立更开阔的工程视野,开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并树立起审慎、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

环境监测方向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增设“城市生态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体系、各种区域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任选课模块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并调整开设“生态修复技术”,使学生能够熟悉本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与从事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增设“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对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进行综合预防,为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强化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1)增加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数调整为39周.“认识实习”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泵与风机”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增设“水泵与水泵站设计”1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理论知识的系统应用.为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满足社会对固废处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设计”课时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同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下)课程设计”调整为2周,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制图的能力.

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加强质量监控,严格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加强前期、中期、后期和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增加“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完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阶段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规范“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的开放性实验环节;增加科技创新学分,规范科技创新学分管理.积极开展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

(3)积极研究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教学的长效机制,在合作基础上,深入探索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改革方式,保证实践环节的有效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深入化,使学生能切实将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探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机制,加大“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升青年教师工程素质,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科学、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实践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城建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各企事业单位专家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与论证,为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级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