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模式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45 浏览:143194

摘 要 :毕业实习是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培养目标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优秀预防医学人才,我校对预防医学毕业实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通过对本校采用的两种教学实践模式进行调查比较,发现新的教学实践模式“专业实习、课题实习一体化”,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关 键 词 :预防医学;毕业实习;本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13-02

当今社会的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卫生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也逐渐从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的纯治疗型模式转变为以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中心的防治结合型模式.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研究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旨在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因此,培养优秀的预防医学人才是我们高校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优秀的预防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我校对预防医学本科毕业实习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以往的实习模式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进行专业生产实习,时间为9周.主要在每年的11月底到次年3月初,这段时间恰逢各单位进行年终总结的时候,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出现场的机会减少,学生只能在这短时间内进行各个科室的轮转,了解其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主要在学校内进行课题实习,时间为12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设计、文献查阅、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及论文写作、综述和译文的翻译,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最后参加毕业答辩.

以往的毕业实习模式虽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论文写作能力,但在这较短的专业实习时间里,学生对疾控中心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了解不够,实际工作能力较差,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角色转变就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差.若单纯地增加专业实践的时间,又会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调查研究发现: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在学校实践的学生优于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践的学生,而综合素质培养如心理素质、口头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等方面,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践的学生要优于在学校实践的学生[1].

二、毕业实习模式的改革

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实习中既能增强科研能力,又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学院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了“专业实习、课题实习一体化”模式.“专业实习、课题实习一体化”模式,即在疾控中心进行专业实践和课题实习,实习时间为18周.在实习过程中,每位学生安排指导教师2名,学校和实习单位各1人.学校老师和实习基地的老师共同协商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并制订学生的生产实习计划.学校老师每月至少与相关实习单位和学生联系一次,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


经过1年的毕业实习尝试,通过毕业生、基地教师、学校教师和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反馈信息,新的毕业实习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我们对前后两年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答辩时对综合素质进行了考察.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科研能力:课题设计、论文写作、文献查阅、计算机操作、实验操作、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综述和译文;综合素质:预防为主的观念、自学能力、心理素质、创造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调查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经调查发现: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两种毕业实习模式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别,而在综合素质方面,新模式的学生明显优于以往旧模式的学生.在课题选择和设计方面,在基层单位进行课题实习的学生,其选题内容更接近实际工作,基层单位有很多现存的数据,学生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新的毕业实习模式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在工作中角色转变快,工作适应期短.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时间长达4个半月,熟悉了疾控中心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毕业后工作,对单位的陌生感减少,工作适应期缩短.

2.学校与基层实习单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对大多数高校而言,预防医学的专业老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2],上课内容从理论到理论,实际案例缺乏,学生觉得上课内容枯燥乏味.通过学校与实习单位的业务交流,老师深入了解预防医学基层工作的需要,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增减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实习单位与学校的业务交流,也促进了实习单位科研能力的提高,如在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科研实验、科研现场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双方可以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从而形成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高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发展的新格局[3].

预防医学实际工作具有季节性、时效性和突发性,采用这种实习模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将专业实习与课题实习融为一体,可以在时间和结构上互补,整体专业实习时间增加,学生在疾控中心的实际工作机会增多;学生可以在专业实习工作空闲时间,整理现场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课题设计和实施.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实习期间实习内容丰富,实现专业实习和课题实习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促进[2].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新的实习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学校老师、实习基地老师和学生三者的联系和沟通较少,可能是实习基地离学校太远,交流不便.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如学校老师和实习单位老师可以定期和不定期地在实习基地开展实习讲座与培训制度,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4];建立工作日志制,定期交换工作日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学院老师指导学生选题和制订课题计划时,预先制订正副2套课题方案,并定期检查和总结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3].

毕业实习是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的中转站,它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前进入工作角色和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专业实习、课题实习一体化”模式,有利于提升医学本科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在今后的实践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使之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