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203 浏览:96834

摘 要 :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是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所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以毕节学院为例,根据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现状及其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学院的办学实际,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研究.通过强化基础,缩减课堂教学时数,增加选修课比例,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并开设多个专业方向,以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就业渠道,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 键 词 :毕节学院;安全工程;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范育青(1980-),男,江苏灌云人,毕节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汪华君(1970-),男,山东聊城人,毕节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贵州 毕节 5517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毕节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G20100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77-02

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现状及其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安全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安全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国安全工程教育始于1958年,并于当年设置了工业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专业,1983年根据需求建立了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1984年在前面3个专业的基础上确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1]近年来,我国的安全专业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开设了安全工程本(专)科专业的院校有100多所,但由于安全学科是一门综合理、工、文、法、管、医等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分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总共有74 门,专业课113 门,差别非常大.

此外,安全科学的交叉学科特性及各高校本身具有的不同行业特色,使得不同院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呈现出不同的特色.[2,3]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用人机制的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4]

因此,如何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合理且具有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毕节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坐落在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毕节试验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承担着为毕节试验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重要功能.2010年8月4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出席毕节学院“创先争优”座谈会上时也指出:“怎么写作毕节试验区是毕节学院的根脉所系.”

随着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毕节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校2010年增设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开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怎么写作.

1.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指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工作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学校本科教学思想与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在充分调研国内其他院校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提出了2011版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将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对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做了重新分配,主要为了减少专业主干课学时、总学时及总学分,增加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学时及实践教学环节学分.


(1)通识教育模块.旨在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和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等课程,占总学时40%.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体育艺术与素质拓展类等系列.该类课程每学期由学校教务处统一修订,要求学生至少选修8学分,占总学时6%.

(2)专业基础模块.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宽阔的专业知识基础平台,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基础与制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燃烧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地质学、测量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占总学时21%.

(3)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强调专业特性与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素质,同时考虑前瞻性和开放性.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共同保证专业培养基本规格,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安全监测与监控等课程,占总学时15%.

(4)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更好地怎么写作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我校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就业适应能力为目标,将安全工程专业分为矿业安全和工业安全两个方向.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