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在提升护理本科实习生主观幸福感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94 浏览:2341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722-02

【摘 要 】护理本科生在实习期间常遇到多种身心问题,影响其实习生活质量.利用激励理论的正向作用来解决护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激发和保持实习期间护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其主观幸福感得到提升.

【关 键 词 】激励 护理本科生 主观幸福感

1.激励理论与主观幸福感

1.1 激励,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激励.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行为的结果可能使需要满足,也可能是遭受挫折,由此而产生消极的或积极的行为[1].

1.2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在质量做出的整体性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学指标.目前大多学者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成分,认知评价也称为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通常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2].


1.3 护理本科生是护理事业的接班人、中坚力量,而其实习过程是学习与工作的过渡阶段,实习质量直接影响其对本职业的正确认识及医疗护理水平.护生对于实习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可直接的反映其对于实习的满意度.有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心理素质、经济、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担心、以及生活有关[3]. 又有研究表明学生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分及其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因子呈显著负相关[4].

2.影响护生在实习期间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问题

2.1 角色转变的应对不足 即完成由学生到护士的转变.大部分实习护生认为自己是学习者而并不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因而并未从严要求自己,还处于被动的学习和接受.此外,根据我国目前护士学历及技术资格构成状况,2005年,全国护士学历构成本科及以上占2. 5%,大专占28.6%,中专占61.4%,无专业学历者占7.5%,护士仍以中专学历为主 [5],进入临床后本科护生大都有自身优越感,没有意识到角色转变的重要性,由于对角色转变的应对不足从而导致对自己当前角色的职责模糊不确切,造成工作上的完成效率不及其他中专科同学,以致心理上产生消极情绪和失落感,使其实习主观幸福感降低.

2. 2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欠缺 本科护生对自己定位较高,使得理论未能较好地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因此医护人员对护理本科生的较高期望与其实际表现产生较大差异,对护理本科生的表现不满意,就对护生造成心理压力[6].再加之部分护生死记书本,临床工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更新性,有些知识书本没有提及或与临床实际有出入时,部分护生在操作时则产生胆怯和不自信,对于部分操作技术不敢放手去做,导致实际操作成功率下降,进而产生对于某项操作技术的畏惧,此情况若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久之,在操作前学生会产生焦虑紧张,从而降低了本科生实习的主观幸福感.

2.3 重心单一,缺乏整体观念,易于产生倦怠 重视操作、轻生活护理与健康教育意识.临床实习中大部分学生重视输液、打针、导尿等操作,轻视铺床、翻身、叩背、晨、晚间护理等基础护理工作和入院中的健康教育工作[7].前者如果操作不顺利或者失败直接影响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肯定,以及实习中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部分学生会对职业选择产生怀疑.另外在实习后期,基础的操作技术学生大多已经掌握,若此时不转移重心便会进入实习倦怠期,导致实习的主观幸福感下降.

2.4 主观能动性差 护生能否成功跨过临床实习阶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实习积极性,而影响护生实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专业思想.一部分本科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缺乏足够的专业认同感,对自己从事护理职业感到吃亏、大材小用、有自卑感,难以调动起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主观能动性差所带来的后果是护生学习不刻苦、工作不主动[8].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多依赖于带教老师,工作上按部就班的重复,缺乏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没有认真的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或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做的比这更好,实习中没有明显的收获,更没有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以及对于自身职业价值的肯定,就使得工作积极性进一步的下降,实习中的主观幸福感降低.

2.5 缺乏人际交流的技巧 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中, 面对不同文化程度和信仰背景的患者护生不知如何与之交流,遇到不同的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在患者面前显得拘谨、胆怯或者说出的话过于直白、生硬,甚至出现只埋头做事而无任何语言交流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不会选择交流的切入点,不会利用治疗操作时自然与患者交流,由于缺乏沟通经验和沟通技巧以至于出了问题也不知如何沟通才能取得患者的谅解,以至于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效率,降低了学生实习的主观幸福感.

2.6 心理压力过大 护生在实习期间每轮转一个新的科室,都会产生陌生感和遗忘感,由于各个科室的不同特点,面对新的东西,学生会产生手无足惜的感觉,从而增加了心理压力.加之在实习的后期既要实习又要兼顾学习进行职业资格考试,同时还要面对就业压力,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降低了实习的主观幸福感.

3.使用合适的激励原则来解决上述学生在实习期间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实习主观幸福感

3.1 运用环境激励原则[9]:对于刚进入临床的护生生,医院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其包括了科室布局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而学生对于一个新环境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其之后对于工作的热情度和积极性,故在临床上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实习环境.具体如下:①在学生入科时介绍本科室的布局环境以及人员构成,让学生对于科室的大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不会有孤立感、不知所措感;②建立良好的“老新”关系,对于刚进入临床的学生,临床护士要利用自身职业经验多给与其帮助和鼓励,帮助其建立对于临床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以及对于临床老师的信任;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管理者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一方面给实习护生介绍患者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让患者认识护生,使彼此之间有个初步的印象为之后的交流沟通打下基础,即使之后出现交流沟通不顺利或者出现矛盾时管理者可以随时进行控制和调解,护生也能从管理者身上学习人际沟通的方法,总结自己的不足从而得到进步.简言之,创造和谐惬意的实习环境会使学生安心的实习,无太多忧虑,减轻其对于实习的压力,增加主观幸福感. 3.2 运用工作激励原则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的分配要考虑到职工的特长与爱好;二是工作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10].

3.2.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量结合学生的兴趣安排实习工作.护生新入临床普遍存在重操作轻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观念,临床带教老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在实习中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动手机会 ,在放手不放眼的原则下进行指导,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升了操作技术;与此同时对于护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此外可组织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其正性评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增加了护生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对本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得到提升,护生因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满足感,以及对本职业的自豪感.

3.2.2 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护生可能进入实习的倦怠期,积极性有所下降.此时应该改变策略,重视学生科研意识、教学意识、管理意识的培养,如布置小讲课、护理问题疑点解答,让学生在休息之余查阅文献资料准备题材,给与学生机会锻炼,对于可取之处当众表扬以资鼓励;对于不足之处,给与恰当的建议.让学生意识到临床护理工作除了基本操作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方面值得去学习.总之,利用不同实习阶段学生的兴趣同时结合学生个人的实际能力,临床带教老师安排合适的实习工作有利于保持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实习的主观幸福感.

3.3 善用批评激励原则:在管理实践中,大量的违规现象和不良行为可以通过批评来化解.批评是管理者最常用的武器,它通过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语言和感情的交流,帮助违规者认识错误,产生信心,改正错误,从深层次上起到激励作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11].针对之前提到实习学生对自己的角色转变应对不足,从而造成职责模糊、工作效率下降,以及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过高,使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欠缺问题,可以适当通过批评来解决.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对于外向开朗的学生带教老师可以直接在公共场合进行,但言语切记不要过激,最好采取提意见的方式;对于自尊心强而且内向的学生,则不宜在公共场合批评,适宜私下进行,否则会适得其反.在使用之后应达到的效果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错误、及其形成原因、今后该采取何法改正.使其通过消极事件的启发来激励自己争取积极事件的发生,通过改变之前的认识和态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增加自信心提升实习的主观幸福感.

4. 结语:通过使用恰当的激励理论实时的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由实习问题导致的不良情绪,从而提升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主观幸福感,增加其对于实习质量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