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联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17 浏览:25941

【摘 要】《国际商法》是安徽三联学院国际贸易和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国际商法》内容体系庞杂,双语教学的开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国际商法》双语教学要应以预先设立的双语教育目标为基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运用案例教学法,采用多种考查方式.

【关 键 词 】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案例教学法

2007年以来,安徽三联学院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相结合”的培训技能型人才之路,构建课堂教学和校企合作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对专业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为特色专业的建设奠定了学科支撑.经济法政系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教学效果良好,笔者认为国贸专业《国际商法》也应开设双语教学课程.

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单纯以汉语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将英语运用在教学中,英语、汉语在课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逐步形成以英语讲授为主、汉语解释为辅的专业课教学方式.《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可以进一步体现国家教育部对双语教学的要求和号召,全面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专业课综合素质,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外语加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一、安徽三联学院国贸专业开设《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际商法是国贸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关国际经济、贸易、报关、结算等商事法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国际商事活动中运用法律和使用英语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打下基础.国际商法的双语教学教学以其视野的全球化、语言的国际化对以及中西方教学模式融通化的优势能够充分实现这一目标.

国贸专业本科生所修课程,无论是作为法律基础课的《经济法》还是作为国际经济基础课的《国际贸易实务》,都与《国际商法》课程内容存在衔接与交叉,国贸专业学生较重视英语学习,较熟悉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相关法律规则,更容易全面把握《国际商法》课程的内容.该课程在国贸专业高年级开设,此时一部分同学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学生们具备了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国贸专业开设《国际商法》双语课程是可行的.

二、安徽三联学院国贸专业开设《国际商法》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

1.英语水平

《国际商法》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大量的案例作支撑.而国贸专业学生仅在大一下学期学习过《经济法》,没有系统的法律知识做基础,也不能熟练地用英语思考、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案例.在课堂教学语言上如果提高英语讲授的比例,课堂容易变成外贸英语或者法律英语的教授,如果考虑学生实际英语水平,教学效果又将大打降低.

2.教材

《国际商法》教材缺乏,原版英文教材即便有,也是针对法律专业的.这些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物写卖、运输、结算、写作技巧等,通常会与国贸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的内容重复.加上原版英语教材语言深奥,体系复杂,《国际商法》教材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

3.教学方式

国贸专业是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都不在少数.国贸专业的课堂通常是五、六十人的大课堂.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教师统一授课只能照顾大部分学生,这样会限制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的进步,而英语水平低的学生会因为听不懂、跟不上而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大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很少,而学生也容易陷入为考试过关而学的误区.

三、安徽三联学院《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几点思考

1.教学目标的制定

《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应定位在培养学生学好英语、掌握国际商事法律专业知识,同时塑造学生在国际商事法律事务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打下语言和专业基础.具体地说,在《国际商法》双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全英语的环境氛围,包括电子课件的准备以及在课堂上的讲授均使用英文,为学生创造英语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表达、讨论、提问.其次,受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限制,在课堂讲授中若涉及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问题,教师应用汉语作适当的解释,其目的是提高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对国际商法重点、难点和原理的把握.[1]

2.教学内容的选择

安徽三联学院国贸专业本科《国际商法》的学时为72个课时,如果授课教师不分重点,面面俱到地将所有知识点都向学生讲授,学生一定难以掌握,学习效果一定不理想.因此,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确定教学内容很重要.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实践中应用最多的是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商事组织法以及国际货物写卖法,因此这些内容应着重讲解.WTO等国际经济贸易组织法、知识产权法及国际商事仲裁与涉外民事诉讼则应以了解和介绍为主.授课教师应尽量在体系结构上依照教材,内容上不简单重复教材,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学到最重要的知识.[2]


3.教学模式的实施

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应该与本校母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融为一体,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总的说来,和重点院校相比,安徽三联学院国贸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部分英语成绩差的学生没有兴趣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还有个别学生反映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英语.因此在安徽三联学院国贸专业开展《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不能操之过急,刚开始课程的时候,授课教师可大部分用中文讲课,将教材中难懂或难讲解的法律专业知识点挑选出来,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采用多媒体演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大多数学生反映难懂的部分,用中文解释,浅显易懂部分用英语讲授.当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后,则应增加英语讲授时间,最后力争授课教师全英语讲授.同时,对于一些基本法律原理和重点、难点的讲授, 可用英汉双语重复讲解, 确保学生知识获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国际商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无论学生人数多少,教师要尽量使用互动或者模拟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国际货物写卖合同这一章节讲解信函、合同和单证讲授时,可将课堂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代表写卖双方、银行、贸易公司、运输公司、保险公司,每个小组的同学各派任务,各司其责,全部用英文表述,来选取对于己方最有利的条款和操作;在单证的课堂教授时,可具体比较讲解各种单证的特点,给出具体的商务情形,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结算方式;在有争论的时候,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英文辩论;英文信函则可以作为学生的作业来布置.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英语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今后进入实践领域打好基础.

4.教学手段的进步

多媒体和网络的利用可极大地丰富和提高《国际商法》教学手段.备课时,授课教师可通过电子课件提前将上课所要涉及的法律制度、原理向学生做简单介绍, 有条件时提供相关英文视频, 音频材料给学生下载,并指出重点观看内容和相关讨论案例,要求学生课前将本课所涉及的词汇及法律原理领会掌握,观看老师提供视频,并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学习和案例讨论的准备.授课教师可积极利用互联网双语教学素材,通过搜索引擎把互联网上将相关的信息筛选出来,通过与双语教学电子课件相链接,实现有用信息的自动选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些国内外网站也是学习的资源,例如可建议学生进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IS(国际清算银行) 等组织机构的网站进行学习.另外,通过建立《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网络平台也可以实现教师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包括加强跨系部、跨专业、跨课程的合作交流,以解决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缺乏和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有效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3]

5.考试方式的改革

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对学生的考核可以不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在《国际商法》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为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应增加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要结合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的次数、质量、水平确立为评价内容,鼓励学生撰写英文报告、论文、案例分析,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英语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学生如果获得与英语相关高级别的证书,可以给平时成绩加分,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和职业技能证书考核.[4]

6.双语教材的选择

环顾国内本科院校《国际商法》教材的选择,大多数院系采用了英文原版教材.外国学者原版教材是根据外国法律及国情编写的.如果不分情况,在安徽三联学院国贸专业一味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学生畏学教师畏教,将违背开设这门课的初衷.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可根据本专业学生实际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自编教材.如前所述,教材内容应侧重国际商事行为这一部分内容,将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的重复内容部分删去,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这样学生学起来不至于对教学内容感到繁杂,而教师对自己编写的讲义更加得心应手.[5]

7.师资力量的建设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精通法律专业和国贸专业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对此,系部和学院应提供培养途径,每年选派一到两名符合教学条件的教师参加培训,或者到一些双语教学开展较好的高校去观摩,学习经验.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在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前课后活动组织等方面要花费几倍的时间,因此,学院应考虑对双语教学的教师一定课时量的奖励,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双语教学,从而推动双语教学在安徽三联学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