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着力,两点多向,全面实现高校经管类学生实践教学系统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61 浏览:24242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必须的重要环节,高校经管理类学生实践教学首先应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着力形成动力机制并优化运行以实现“可持续”,其次应从实践教学的路径系统拓展和运作系统管理两个方面着力,实现“有效”与“有序”.

关 键 词高校经管理类;学生实践教学;系统创新;动力机制;路径创新;运作创新

一、引言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扎实理论功底、有熟练专业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任务.高等学校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抓好实践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变,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培养,是基于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发展演变的双重依据而进行的.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组织在经济活动与管理运作上的独立、个性、创新、特色等,经济类、管理类本科学生就业便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渐进性、探索性与创新性,高校经济类、管理类理论教学需要更多地关注业界发展.因此,实践教学成为经济类、管理类本科学生培养工作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校经管类学生培养普遍存在注重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被当作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的附属物;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形式陈旧、方式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指导师资力量不足、缺乏高水平教师的参与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高校经管类学生的培养与成才,导致高校经管类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素质不高,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近年来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许多高校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校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探索”和“校内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使用”个方面.在校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探索上,主要是根据学生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着力于实践实习单位的联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校内教师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沟通与协作、学生实践活动指导与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积极性调动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在校内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使用上,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络和相关数据库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企业管理活动(如员工招聘、市场营销)模拟、经济运行(如金融与证券)模拟、利用数据资料进行研究与探索等.然而,如何从多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系统创新以实现更多高校实践教学的普适运用,如何让更多的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和全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以形成高校实践教学的持续动力与持续发展,仍然是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创新需要着力探讨是问题.

本文基于近年来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实践教学的创新探索和相关院校的经验,认为高校经管理类学生实践教学首先应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着力形成动力机制并优化运行以实现“可持续”,其次应从实践教学的路径系统拓展和运作系统管理两个方面着力,实现“有效”与“有序”.

二、经管类学生实践教学的双重动力机制

在近年来的实践教学探索中,我们发现,不少高校从校、院、系管理角度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实践教学似乎离他们还比较远,还很被动,只是被动地参加,没有主动地融入其中,这就使实践教学出现时强时弱、不能持续的局面.因此,我们需要从深层次上寻找和建构实践教学的动力机制.我们认为,只有学生和教师真正把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成才的必需,只有学生和教师都有相应的动力,方能使实践教学越走越好、越走越远.为次,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来调动学生和教师的动力.

1.从总体上形成“实践教学重要与必要”的局面,形成教师重视和钻研实践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势.经过研究与实施运作,我们形成了如下经管类本科教育教学的新观念:“经过实践教学环节”是经管类本科学生成才的必须过程,“面向实践培养人才”是经济类、管理类院校办学的基本理念,“时刻关注业界发展动态,把业界发展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的基本行为,“主动联系实践、走进实践、探索实践、总结实践”是经管类本科学生的学风根本.

2.着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实践教学的动力机制建构.一方面,我们不仅是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与必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更重要的是凸显实践教学对经管类大学生成才的特殊价值,强调实践教育与理论教学的良性互动,以实践教育活动中的感悟来串联理论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在于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是不是人才,关键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及时调出自己的知识储藏、对应现实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措施.要及时地调出自己的知识储藏,首先要形成属于自己的良好的知识框架体系.结合实际将书本上、课堂里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和不断积累,是形成属于自己良好知识框架体系的有效切入点.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凡是自己动手去获取一定知识、技能的活动,都是实践活动”的观念.实践活动与实践教学可以是走到实际的行业部门,也可以是走进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认识与系统化,也可以是看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剧、逛商场看人流等,只要用心去感悟,获得某种认识并记录下来等.如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知道实践活动对自己重要,而且在行动上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实践教学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有了良好的可行性.


3. 着力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动力机制建构.我们不仅要在课时认定、津贴补助,实践教学中教师工作规范等方面进行强化与优化,更要重视和张扬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中,看到学生成长、成才而获得心理慰籍,获得成就感;要引导和鼓励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发现科研课题,进行拓展研究,促进业务成长.我们发现“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发掘科研课题,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新的平衡”是促使更多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新动力.

三、经管类学生实践教学的路径拓展与系统整合

经管类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是一个由若干实践知识单元构成的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在加强高校实践教育活动时,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高校整体和专业自身的资源条件,科学设计若干实践知识单元,并进行合理、有序的编排,逐级加强、拾级而上,最终达到培养目标.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实践知识单元的分解.

从时间维度看,可以分为课程实践、专业阶段实践、专业综合实践等.其中,课程实践应根据具体课程的单元知识架构而设计基于不同目的要求的几个实践活动单元,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某个知识点进行研讨、走进实验室进行验证、走向社会观察某种社会现象等;专业阶段实践是在几门专业课学习完成后进行的专题实践活动,通常应随着大学学习时间的推进而渐次增加实践活动的难度,形成学生素质技能渐次递进的序列安排,也可以是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而划分为几个专项实践活动(包括学年论文),最终围合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综合实践是在大学高年级阶段实施的综合专业全部知识技能学习的实践活动,其实践时间相对较长、实践内容较为丰富,而且常与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就业相联系.

从空间维度看,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等.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基于课堂教学内容而结合实践进行的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应强化实践案例的研讨,应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教学,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校园实践是在校园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包括专家教授开设的专题讲座;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竞赛活动;校园岗位实践;校园英语角、某某协会运行及会刊采编宣传、团总支学生会、教学管理学生助理、图书馆等等领域的实践活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是校外相关行业部门的企事业单位在与学校友好协商、互利互惠基础上提供的岗位实践,通常由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管理、学生首先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并遵循学校的相关规章,学生直接进入业界、面对实际问题,实习时间相对较长、内容更丰富更真实.

当经管类学生与教师在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上的动力形成与强化后,实践教学的路径拓展便会丰富多彩,甚至纷繁复杂,这时校院管理者就当进行适当的整合与调控以使之“有序”、“有效”.在对实践路径的整合与调控中,有两个要点需要注意:

1.以专业需要为主线.要引导学生围绕专业知识的积累与专业技能的提高去选择和参与实践活动,如学生参加校团委组织的“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活动,经管类学生就当着力于经济、管理类知识在乡村的传播与运用,着力研究和调查乡村经济、管理的实际,而非单纯的作为传播者,甚至简单地发发传单;要形成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多种主体实践活动,如我院形成“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一类主体实践活动,全院所有学生大一时主动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知识培训,进行市场调研,寻求创业设计的思路与点子;大二进行“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与打磨,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修正与优化,参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观摩与怎么写作;大三参加各种层次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战.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院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许多学生在大一、大二就开始撰写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学术论文,并公开发表.特别是2006年8月24日2003级余沁等同学完成的“地嵌式垃圾箱整合户外广告”项目获得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市金奖后获得全国银奖.

2.以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训练为根本.经管类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诸如理论思维能力、实践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等等,要引导和强化经管类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之前思考“我可能获得什么能力训练”、参与实践活动之后总结“我得到了什么能力提高”,如此以选择实践活动与增强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经管类学生将面临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世界与书本知识往往相去甚远,要引导和强化经管类学生创新性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发现自己的知识“短板”并有效寻求弥补、积极总结提炼实践收获,如此学生就会少些“书呆子气”,多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创新之路.

四、经管类学生实践教学的运作系统构建与优化

在运作层面上,高校经管类学生的实践教学首先应解决“谁来做”、“做什么”和“在何处做”三个基本问题(图1).即应从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过程监控、基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入探索.因为落实了“谁来做”并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就保证了有人去思考、探索实践教学这项工作,并根据实践教学的运行情况而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实践教学就能有效地向前推进;明确了“做什么”,学生就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该训练什么能力,只要学生钻下去,就能不断地获得“成长”的喜悦,就能不断地自我校正和优化实践能力的构成系统;确定了“在何处做”,实践教学就有了物质条件的保障,学生的实践就能真正地开展起来、持续下去.当“谁来做”、“做什么”和“在何处做”这三者良性互动起来,高校经管类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就能真正地联结起来,在课堂内学习理论,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用书本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经历升华理论;大学生就能逐渐走向“既有理论功底又能实际操作”,就能成为“眼前可用能上手长远可靠有潜力”的人才.

在经管类学生实践教学的运作系统构建与优化上,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探索:

1.确立“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企业管理及社会公共管理的专门人才”的经管类本科人才目标定位,将实践教学纳入学生成才培养的大系统中,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

2.实现实践教学的内容序列化、指导专业化、载体基地化、成果论文化、考核学分化,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有序、有效地运行.其中,实践教育内容的序列化--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使实践教育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增强实践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践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把学校教师,校外的专家、工程师、经营管理者,优秀校友等整合成为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实践教育载体的基地化--建立建设“专业实践实习基地”、“科技创新基地”、“青春创业实践基地”等;实践教育成果的论文化--在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把实践活动所思、所悟记录下来,总结出来,形成一篇一篇的总结报告、一篇一篇的学术论文,使学生不仅能有所获,而且能表达之,更能讲出来;实践教育考核的学分化--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逐渐地尝到实践的甜头,逐渐地主动探索实践.

3.从院(系)和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领导者、实践教学操作者、实践单位岗位实践指导者等多方面健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系统层次,以实践教学引导经管类专业教师成长.

注:本文系作者主持的重庆市教委资助课题“高等学校实践教育模式创新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改革与实践(0631033)(2007.1-)”系列成果.

作者简介:陈绍友男(1967-),汉族,四川大竹人,教授,西南大学管理学博士生,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