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699 浏览:96413

摘 要: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尤其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高校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意见.

关 键 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应用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36-02

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深层涵义是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和普遍趋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大势所趋[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较高文化素质,具有一定外语水平,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较好的掌握食品加工技术,并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有一定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2].但由于食品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人才需求方面不仅仅需要研发性人才,应用型人才也尤其需要.目前,我国部分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过多的重视科研性人才的培养,而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方面投入精力较少,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同时也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正在向着科学化、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食品工业在国内外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技术竞争与人才竞争上.食品工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培养.随着行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各大高校相继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从最初的轻工院校,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农业院校,到现在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等.据初步统计,现已有超过两百所高校开设食品相关专业.然而,就目前的高校培养现状来看,食品专业本科毕业生难以适应食品类企业的人才需求.在这里暂不讨论由于人才培养的原因导致的先天性不适应,仅从企业对毕业生的人才需求类型上来考察.食品类企业需要研发型人员、检验人员、工程技术型人员、生产人员、管理型人员相对较多.从学历构成和科研能力上看,食品类或者生物类硕士或博士毕业生更适合做研发型人员,从实际动手能力和心理期望值上看,大专毕业生,甚至是高中毕业生更适合做生产人员和工程技术型人员,从管理能力上看,管理类的毕业生更加适合做管理型人员,只有质量检验人员或者品质控制人员的需求条件是和食品专业本科毕业生是一致的,这样留给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空间就比较小,其就业竞争压力就比较大.

因此,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行业面广、专业知识宽,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如何培养出既有扎实的基本知识、较宽的专业口径,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富有开拓精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见

针对如何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2.1 食品行业的调研

要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首先要了解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因此,需要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岗位要求、行业素质要求、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等进行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探究,同时搜集国内同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学科建设的要求,确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初步形成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并将方案与企业进行商讨和修改,最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2.2 调整和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食品专业专业自身特点,调整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1)改革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本着“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的教育观念,在注重食品科学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强化实践课程的地位,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避免内容的陈旧和重复,使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更合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更突出,层次更分明,从而保证在压缩学时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如将《食品工艺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实验课程进行单独开设.并且在选修课中安排了四个方向模块:模块一为工艺类课程;模块二为工程类课程;模块三为营销管理类课程;模块四为综合类课程.选修课的模块设置目的是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工程素质及管理才能得到加强,使学生能更好适应社会、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3 建立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1)专业实验的实践模式.

专业实验作为一门最能反映专业特色,与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实践性课程,必须构建一个能够全面反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框架.

要改变按单门课程设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保姆式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增设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学生可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查阅文献资料,自主拟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和确定能有效测定数据的方法,先检测设后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撰写实验报告.

(2)专业实习的实践模式.

目前专业实习没有能够发挥实践教学主渠道作用,应该加强专业实习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对于一些和实际联系密切的《食品加工工艺》《食品现代加工技术》等专业课在完成理论学习后,都必须安排学生到生产线上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课本上理论化的食品加工过程的同时,还让学生对以后的工作性质、内容以及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了热爱本专业,学好本专业的信心和决心.与企业进行合作,集中安排毕业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将实习的表现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总结,纳入到学生的考核之中.

(3)社会活动的实践模式.

一是开展和组织相关的活动和竞赛,定期举办“校园美食节”;二是要求学生分组深入企业和市场对食品行业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三是定期邀请企业老板和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

2.4 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一是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校企共用的实训基地.生产技术代表了行业的先进水平,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既节约了学校的办学资金,又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保障.

2.5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改革目前实践环节缺乏评估的问题,探索和建立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标准.科学的评估机制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而目前缺乏完整的评估机制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结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食品行业的用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高校对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当前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多在实践教学上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结合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与食品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食品行业的动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最终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为食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