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角度高职院校科研质量的提高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884 浏览:120860

摘 要 :科研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工作之一,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科研质量得到了提高,也取得了一些高质量的成果,但是科研质量依然有待提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必须要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等几方面来促进高职院校科研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 科研质量 质量管理理论

科研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科研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对其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高职院校的科研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更好地怎么写作于区域经济,成为高职院校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科研质量的内涵

质量是指产品或怎么写作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一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这是产品质量的本质属性.同时,产品质量有明显的价值属性,离开了这一点,产品就没有质量[1].就科研而言,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就是产品,常见的如专著、学术论文、新产品、新技术等.在对产品质量的评价中,因产品的种类不同,评价具体产品质量各异,为此国际上制定了ISO9000质量评价体系.

依据ISO9000―2000版的质量标准对质量概念的定义,可以将科研质量的概念表述为:科学研究的过程、体系和产品的特性满足顾客与相关方要求的程度[2].衡量科研质量高低的标准,从微观角度看,体现在增进人们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使人们得到思想上启迪的程度;从宏观角度看,体现在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创新性是科研的灵魂和生命,也是科研质量的典型特征.

评价高职院校科研质量及水平的标准,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从高职院校科研怎么写作对象、科研相关方、科研要求、科研过程、科研体系和科研成果(产品)等科研质量要素进行明确的界定;其次,从科研过程的创新程度、科研产品的新颖及适用度等方面对科研质量的水平进行判别.如下表:

高职院校的科研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质量逐渐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而且提高科研质量的观念已经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高职院校的科研改革仍处于发展之中,科研质量依然有待提高.

二、高职院校科研质量低的原因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仅仅几十年的历史,且多数是由中等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发展演变而来.科研的底子薄、条件差,导致科研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已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缺乏创新科研的文化氛围

虽然高职院校在科研硬件条件上与国内本科院校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是在科研创新文化氛围方面的差距却要大得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躁之风仍存在,还没有形成与一流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科研文化氛围.

2. 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与评价机制

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对潜心从事探索的研究者鼓励不够,对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和承担重大项目的团队激励不够.目前,高职院校自己组织验收的科研项目几乎没有不通过的案例,这是否表明其研究过程合乎科研管理要求,研究结果真实可信?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但确实存在一些项目研究对付也能过关的现象,造成了仅有的科研资源的浪费,这对于一些潜心搞科研的教师来说有失公平,严重制约了科研质量的提高.

3. 缺乏创新的精力与动力

高职院校的教学为第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一般每年为300~400学时,有的教师甚至达到500学时,教师的大量精力用于教学,导致科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有的教师搞科研属于“被科研”,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缺乏搞科研的责任与动力,更谈不上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了.

4.缺乏提升科研质量的项目、资金与硬件条件

高职院校由于在科研方面的先天不足,与本科院校、研究单位相比处于劣势,就科研项目而言,它是科研成果产生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激烈的科技竞争的今天,项目大多被本科院校、科研单位获取,高职院校能够拿到的项目很少.再加上科研硬件条件依然有待改善,也影响了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生,这从一些科研成果的质量得到了反映.

5. 缺乏有影响的科研领军人物

近些年,高职院校为了提升科研水平,在培养自身科研人才的同时,通过不同途径从本科院校或研究单位等引进了具有正高职称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有的还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及科研要求,自身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高职院校现有的学术带头人很多又兼有行政职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科研工作的开展,真正从事专业教学及研究的学术带头人比例不高.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还远未形成一批有前瞻眼光、站在产业领域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缺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及有战斗力的团队.

三、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质量的建议

1.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教师是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的主力军,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反映了一所学院的科研实力.为此,要千方百计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把“要我搞科研转变为我要搞科研”.如我院开展了多年的京郊科技挂职,使教师深入京郊第一线,把科学研究和社会怎么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果得到了企业和农民的认可,反过来激励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也有助于科研质量的提高.

2. 多渠道争取科研项目,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生创造条件

科研项目对于提高科研质量至关重要,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投入不高是普遍现象.因此,高职院校要多渠道、多途径争取科研项目,不仅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科研项目,更要注重横向科研项目的支持.作为学院科研活动实施主体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经费,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科研价值,挖掘发挥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3. 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

科研项目是科研成果产生的主要途径,项目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规范、科学的管理,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产生和质量的提高,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关”上(把好立项关、中期检查关和结项关).如一定要严把立项关,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对于不符合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结果不可能实现的选题,要坚决不予立项,严格杜绝人情立项、关系立项.否则,提高科研质量只会是空谈.在对立项项目的管理中,可以运用美国的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即外来的刺激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使人们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目标本身具有激励作用,它可以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再由动机支配行动,最终达到所设定的目标[3].“目标设置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就是合理设置、量化指标,使项目承担者明确在完成项目时必须要完成的研究任务即目标,促使其在研究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注意目标设定的明确度和难度.


4. 注重领军人物的培养

一流的科研质量是建设一流学校、培养一流人才的保障.这就需要一流的领军人物,他必须具有超前的意识,高瞻远瞩的眼光,明确的研究方向,切实的研究目标,扎实的研究风格,带领一支高效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流的科研成果,取得显著的产业效益.因此,必须注重领军人物的挖掘与培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干.

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如行业专家评价制,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常常因为操作不规范而造成评价出现偏差的现象,而且成果查重现象在我国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中时有发生.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可借鉴国外先进的评价方法,如英国的RAE估( Research Assesent Exercise,简称RAE)大学科研评估制度[4](是由英国的组织、专业机构负责全国性大学的科研评估,以提高政府对大学科研拨款的透明度和选择性,来促进大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评估分7个等级,每个等级对科研成果都有不同的要求)等.这些科研评价制度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值得高职院校在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时借鉴.截至目前为止,还未见国内高职院校建有系统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必须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出发,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各具特点的针对不同学科类型及不同岗位教师、从事不同类型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高职院校不同学科科研的协调发展.建立包含有制衡和监督专家评审行为的监督和制度,杜绝各种专家腐败现象的发生,客观公正的对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给予评价,促进高职院校科研的快速发展和科研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案例分析

科研成果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学院在2002年合并时,科研非常弱(项目少、成果少、水平低),为了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打出品牌,院党委经研究后,在办学经费不高的情况下,决定拿出40万元用于支持院级科研项目的首次立项,并专门召开学院的科研大会,提高教职工的科研意识,在全院范围内形成重视科研的氛围;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引导科研、规范科研,经过几年的努力,教职工的科研意识得到了提高,掌握了一些做科研的知识和规律,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截止到2010年,经统计共发表论文1505篇,其中核心期刊258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