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全力推进人才培养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206 浏览:95125

摘 要: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陈赓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过程,分析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如下:要进一步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设置;建立学校内部专业评估、认证、退出机制,硬性要求各专业必须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办出自己特色和优势,吸引学生.

关 键 词 :创新人才;陈赓创新人才实验班;大类培养;专业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20-02

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不但是高等学校肩负的伟大使命,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高等学校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哈尔滨工程大学从2008年开始,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籍管理制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点、面结合方式,经过近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不但构建了独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且也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全新学籍管理制度.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

2008年初,学校提出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将现有本科专业划分为四个大类:理工类、经济管理类、社会科学类、语言文学类(不包含个别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两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学生前三学期为基础教育阶段,按专业大类打通基础课程平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为精英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学生从第四学期起进入专业教育阶段.

结合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及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框架,学校在2008级学生中选拔180人组建“陈赓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陈赓实验班”),“陈赓实验班”的培养坚持学校“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基本原则,强化理学基础,重视理学思维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提供多视野、多学科的培养途径,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的理工科学生.

“陈赓实验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只有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宽厚的学科基础是学生创新发展的平台,“陈赓实验班”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培养模式都体现着这一点.学校加大基础课程的学习强度目的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调整自我、拓展能力,适应新的培养模式带来的挑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学生而言将是一种质的飞跃.

“陈赓实验班”前三个学期暂不分专业,学习内容主要是强化理学基础,同时由各相关院(系)开设学术视野课程,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第四学期开始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进行专业分流,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可选择专业范围暂定包括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水声)、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每个专业原则上接收人数不超过四十人.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后,执行相关专业陈赓实验班培养方案,配备学业导师,修完规定的内容,取得相应的学分即可毕业.

“陈赓实验班”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肩负着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2009年全面开始实施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基础和经验,也是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先驱.

二、本科生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调整制度

根据前一阶段“陈赓实验班”的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2009年开始,哈尔滨工程大学全面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大类打通基础课程平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为精英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课程体系完全按照专业大类划分设置,学生前三个学期没有具体专业之分,同一专业门类的学生学习内容完全相同;学生第四学期开始进入专业学习阶段,鼓励相同或相近专业打通专业基础课程平台,课程设置注重专业特色的突出,符合专业的总体要求,满足学生就业和社会的需求,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基础宽厚、专业突出”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本大类专业范围内申请调整专业,使个人理想、志趣和国家需求相结合,从根本上颠覆原有的转专业制度,打破了专业壁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了促进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调整制度.为此,学校全面修订了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对留降级、退学、选课、转专业等学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近三年,2009、2010、201学生专业调整工作顺利完成,每个年级近四五百名学生放弃高考专业,重新选择了新的学习专业,比例达到了当前年级学生的10%~15%,远超过哈尔滨工程大学原有转专业比例(小于5%).学生转专业比例大幅提高,学生对此认可度和满意度非常高.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三、“陈赓实验班”的深化与完全学分制

从2009年开始,“陈赓实验班”学生规模保持在六十人左右,可以更好地进行各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9级陈赓实验班学生完成前3学期课程后可选择全校任何专业进入专业阶段学习.

在总结2008、2009级“陈赓实验班”经验基础上,学校决定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步伐,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2010、201“陈赓实验班”学生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学完前三学期基础课程后,自由选择专业课程,横向可以选择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纵向可以选择各年级的课程.学生毕业时按照所选课程的专业符合度和学分确定毕业专业.从入学开始就为每名“陈赓实验班”学生配备专门导师(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与各学期选课,指导学生进行发展方向及职业规划.同时,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安排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研讨班活动、参加课题研究等,全面培养学生科研及创新能力. “陈赓实验班”特殊的人才培养方式决定了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跨专业自由选课可以促进知识结构的交叉与融合,给予学生自由构建自身知识结构的机会,但必须要融入导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出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陈赓实验班”的培养模式不是对优秀学生“多教一点、教深一点、早教一点”,而是对最有潜力的学生“减负”,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去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如果没有导师从旁指导点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可能会走很多弯路.给学生一盏指路明灯能产生“胜读十年书”的求师效果.这也许是我们以后所有学生的培养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成果、问题及思考

“陈赓实验班”、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运行和不断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教师对此很满意和认可.

2008级“陈赓实验班”学生入学时,42%是服从调剂录取,18%是盲目选报专业,学生对入学专业比较不满意.如果没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苦的是学生,浪费的则是学校的教育资源.作为精英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学校为他们提供了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成就了学生梦想.2008级“陈赓实验班”毕业去向中有66%的学生继续读研深造,高出本届毕业生整体升学率近二十个百分点.

“陈赓实验班”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一柄“双刃剑”.在对“陈赓实验班”学生学习状况统计中发现:有的学生因对专业了解不深或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而盲目地跨年级跨专业自由选课,最终无法兼顾而放弃,甚至因为课程考核不合格“无缘”奖学金和散失保送研究生机会.高度的自由必然伴随着迷失的风险,如何引导学生理性选择,顺利完成自主构建自身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这将是“陈赓实验班”以后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科生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调整制度,打破专业壁垒,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科学发展联系更为紧密,是学校人才培养里程上又一大手笔.

但是,该培养模式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在选报志愿时,有的专业太火太热,超出该专业的容纳能力;有的专业招生时录取的学生基本选择转出,也没有其他专业学生选择转进.目前学校是根据热门专业师资条件、办学能力,限定该专业最大接收学生数后择优录取,绝不放松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冷门专业,限定学生转出比例,同时引导鼓励其他专业学生转入.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选择过热、过冷现象,在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的同时,必须得找到有效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学校已在“十二五本科人才培养规划”及“本科人才培养转型升级工程”中做出明确规划,一是要进一步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设置;二是建立学校内部专业评估、认证、退出机制,硬性要求各专业必须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办出自己特色和优势,吸引学生.希望通过这些手段,全面提升各专业办学能力及毕业生竞争力,有效解决专业选择过程中的过热、过冷问题.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