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秘工作任务调查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556 浏览:129244

【摘 要】本文针对云南省内对医学文秘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在使用医学文秘的23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对医学文秘的工作岗位分布、工作任务、任职资格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医学文秘专业人才在岗位任职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该专业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医学文秘 目标岗位 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75-02

医学文秘专业是一个符合市场需求、就业前景较好的新兴专业.医学文秘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既懂医学,又懂文秘,有一定医学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又能写作、管理、组织协调,在医、药等各行业承担、从事文秘工作的高级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在美国,秘书职业化程度已相当成熟,医学秘书已经发展成熟,并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职业之一.而在国内,开设医学文秘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医学文秘人才的培养和利用都还处在探索阶段.

本调查立足云南省,主要对医学文秘人才的就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及内容进行分析,所收集资料大部分来源于在医疗机构一线从事医学文秘工作的就业或实习学生以及运用医学文秘专业人才开展工作的医疗工作者,与实际情况贴合度高,真实性和可信度较好.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第一,医疗卫生机构.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云南省内对医学文秘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已经在使用医学文秘的23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包括1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22家县级以上医院.

第二,毕业生、实习生.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毕业生和201实习生共78人.

2.调查方法

本调查资料的收集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已就业学生和实习学生对照所在岗位及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和回答访谈提问.

3.调查内容

课题负责人设计并发放医学文秘专业目标岗位(岗位群)调查问卷,对云南省医学文秘专业人才的就业目标岗位(群)、岗位工作内容、岗位任职资格等进行了全面了解.

二、医学文秘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

1.医学文秘工作岗位分布

2013届毕业生中,除1人考入事业单位外,其余学生均在县级以上医院就业,其中68.5%以上在省内甲等医院实现就业,对口率达到98%;2014届实习学生到达实习岗位后,大部分学生在科室间轮转,部分停留在单一科室或部门.但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实习生,其所在的工作岗位主要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院办、党办、宣传部门文员、医务科管理人员和医院各科室、主任助理.

2.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3.医学文秘工作岗位(群)任职资格

第一,教育水平.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具有专科学历的医学文秘专业人才便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但如果想在工作领域有长远发展,至少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值得说明的是,国内开办医学文秘专业的学校均为高职高专院校.

第二,胜任专业.调查显示,能够胜任医学文秘这一岗位工作任务的,除最为对口的医学文秘专业外,临床医学、卫生信息管理、秘书学等专业也被列入胜任专业范围.调查发现,部分用人单位更加青睐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临床专业学生.

第三,培训经历.调查表明,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从业者上岗前应接受办公软件操作、人际关系技巧、临床实践技能、财务管理、事务处理流程、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

三、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

1.医学文秘职业资格认定滞后于岗位要求

在现有的职业资格认定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没有设立相应的医学文秘工种,也没有开设相应的医学文秘职业资格考试,学生只能报考国家(或四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这就给医学文秘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造成了障碍,也给医学文秘的专业发展带来阻碍.某些希望医学文秘专业学生能持执业医师资格证上岗的医疗单位,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只能舍弃医学文秘而招用临床专业学生.


2.医学文秘学历层次难以满足岗位发展需求

调查表明,医学文秘就业去向多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依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文秘在专业技术和工勤技能岗位方面都无从实现职称评定和晋升.而管理岗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又成为医学文秘专科学生实现发展的一大阻碍.提升学历成为目前医学文秘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一需求又因“专升本”通道狭窄、无对应的本科专业而难以满足.

3.适应岗位需求的医学文秘职业能力标准亟待开发

医学秘书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但在中国仍是新兴事物,广大医疗卫生机构也难以对医学文秘的工作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医学文秘工作任务和责权细分仍处于探索阶段.医学文秘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标准及评价体系等还需要在对工作过程进行分解和细化的基础上,从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描述,需要高校与用人单位一同进行开发和研究,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紧密对接.